•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119章
      
      好在现在手上钱不少,加上赵峥嵘的,差不多2万块,干啥也都够了。
      实在不行,再找机会再卖一点黄金。
      反正只要干了,林彩蝶就会坚持下去。
      这也是作为见识不多的重生者,现在最能把握到的机会之一。
      静德作为地级市,城市风貌虽然不比省城,但是依然显得繁华的多。
      而且这里也是靠海城市,海域资源甚至比林彩蝶家所在的峡湾还要好。
      这里海阔港深,海岸线长度近900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9.34万公顷,可供作业的海域面积是境内陆地面积的3.3倍。
      当然不是说峡湾那边就不好,但是这边很多环境和峡湾是一样的,有一个良好的海湾。
      当然林彩蝶也不会妄自菲薄,国内良好的渔场多了去了,哪能一个个的比呢。
      而且即使比了,她那渔场也不差,本身水温恒定,内湾少有波浪,上游就是河流入海口,已经是最好渔场的地理位置了。
      收拾了心情,林彩蝶开始逛这个沿海城市。
      可以说,这城市给林彩蝶的第一感觉就是疯狂。
      林彩蝶看了,这里有很多街道都有摊位,而且都是走私品的摊位。
      甚至还有店铺在销售。
      像是录音机、录音带、布料、衣服、鞋子这些。
      国内经济野蛮生长的年代,这种情况在沿海城市其实并不少见。
      但是像静德这样,堂而皇之的在主街道上开店铺的,在她们那边还真没有。
      这不能不说是胆子大,不仅做生意的老板胆大,这里的政府胆子也够大。
      林彩蝶在各个摊位间走走看看,遇到感兴趣的也会盯着看一眼。
      一堆头绳就很吸引人,是皮筋,上边是各种造型,在后世就是烂大街的东西,但是在这时代就是稀罕的东西。
      欸,玩具。
      林彩蝶看着很多火柴盒小车玩具,感觉就很是有意思。
      这年代的小车都是铁皮的,而且色彩都很新鲜,林彩蝶也挑了几个,拿回去正好送给阿明和阿泽。
      看来看去的,林彩蝶又买了几双橡胶手套,就是线手套外边包着橡胶那种,就是一个结实。
      很多卖衣服的,林彩蝶看着那些衣服,花样色彩上都很不错,但是林彩蝶一件没买。
      因为他根本分不出这些衣服是不是洋垃圾,也就是进口的旧服装。
      她宁肯买布料回去自己做,也不会买成衣。
      正好上次捡的布料还有好多在呢,也就不用买了。
      不过,看到一种毛线毛茸茸的,看着就好看,她买了不少。
      回去自己织毛衣还是可以的。
      街头街尾看了一圈,又买了两支钢笔,这是给林成龙准备的。
      还买了两双皮鞋,这个是浙省生产的,按照鞋码给林卫国和赵峥嵘一人一双。
      其他的虽然也让人觉得眼花,但林彩蝶都没买,也用不到,有啥好买的。
      至于马上要结婚,所谓的三大件林彩蝶也没啥感觉。
      现在城里都是新三件,电视、冰箱、洗衣机了,但是在峡湾镇,在前海村,其实还是老三件。
      手表、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她有了,虽然是电子的,但是好用就行。
      自行车岛上有一辆,也没必要买新的。
      至于缝纫机,林彩蝶根本就不想买,真要做衣服拿去找大姐就好,她不是个会的,简单缝缝补补还行,踩缝纫机她两辈子就没练过。
      新三件虽然也买得起,但是更用不到了,岛上用电都是风力发电,那点电量也就够部队的日常所需,平时大家还是靠煤油灯度日。
      不过戏匣子倒是可以买一个,放电池听听新闻也好。
      第162章 卖菜
      翌日,林彩蝶一大早天不亮就起来了,她要到昨天下午踩好点的市场上卖菜。
      反正在这等着也是耗时间,不如把这时间利用上干点啥。
      昨天下午她转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菜市场,也问了早上开市的时间,还特地的准备了两个筐和一个秤。
      晚上休息的时候,也是就在这附近,这不早上刚把筐支上,周边也慢慢的有人过来了。
      一个挑着担子的大姐,把摊子放在了林彩蝶旁边,看她一眼,笑着说:“妹子你来的够早啊。”
      然后又打量了她一下,说道:“瞧着眼生,你是第一次来吧。”
      林彩蝶笑着点点头:“嗯,是第一次。”
      那大姐看了一下,说道:“你这是卖的菜啊,别说,你这菜长得还真好。”
      林彩蝶解释了一下:“都是自己种自己管的。”
      “是个会干活的,妹子你这菜怎么卖啊?”
      林彩蝶笑笑:“都是1毛钱1斤。”
      大姐皱了下眉:“妹子你这怎么都一个价格啊。”
      林彩蝶昨天倒是都看了,这市场上茄子7分钱,芹菜1毛钱,白菜4分钱等,价格是有高有低。
      但是林彩蝶对自己的菜有信心,而且1毛本身也不贵,不说口味了,吃了说不定对身体还好,1毛钱哪里贵了。
      若不是因为年代不同,这菜要是在后世,她肯定是按有机生态蔬菜卖,价格能超过猪肉。
      当然,在这时代,要是卖到肉的价,那就不用想了,肯定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但是林彩蝶对自己的菜有信心,也不着急,找个纸板写上,精品蔬菜,1毛1斤。
      然后就在那等着了,颇有些姜太公钓鱼的意思。
      隔壁大姐本来还想照顾下新人的生意,不过看这价格,也就笑了下,说:“等下给我留2斤番柿。”
      番柿就是西红柿,也叫毛柿子。
      林彩蝶笑着点头,拿了四个递过去:“不用留,大姐拿着尝尝。”
      “多少斤,多少钱?”
      “自己家的,大姐拿着吃就是了。”
      反正她也是就这一次,就当是体会生活了,4个番柿也就5毛钱,给了也就给了。
      “这怎么好意思。”大姐有些不好意思了,然后拿着自己摊位上的米糕,用纸包上。
      “妹子你没吃早饭吧,来,尝尝大姐的米糕。”
      大姐直接递了过来。
      这下轮到林彩蝶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大姐倒是挺直爽,直接塞到她手里。
      “拿着吧,都是我亲自做的,你也给点意见。”
      林彩蝶不好拒绝,也就吃了起来,别说,这米糕还真的挺好吃。
      软糯甜香,还有浓郁的米香。
      看大姐看着她,林彩蝶边吃边点头:“很好吃,大姐你的手艺是这个。”
      说着,伸出一个大拇指表示好吃。
      那大姐哈哈一笑:“我也觉得好吃,饱了吗,再来一块?”
      林彩蝶连忙摇头:“谢谢大姐,我吃饱了。”
      大姐也就不再客套了,这都是卖钱的。
      慢慢的人越来越多,林彩蝶另一边也摆了摊位,是卖鸡蛋的。
      随着天色亮起,市里人有的拎着篮子,有的拎着筐,都来买菜了。
      然后林彩蝶这里也开了张,一个老太太在她这买了西红柿和芹菜,一共7斤,7毛钱。
      随着人越来越多,林彩蝶和旁边大姐,还有卖鸡蛋的都有人买。
      不过,综合下来,还是林彩蝶这里卖的最多,没办法,她这菜长的太好了。
      虽然价格贵几分,但是5斤也才5分钱,这时候,也不是就差这几分的。
      林彩蝶两大筐菜,不到两小时就卖的干干净净,一共收入18块3毛钱。
      看她卖光了,旁边大姐很是感慨的说道:“没想到是妹子你先卖光了,你这菜还真好卖。”
      林彩蝶笑笑:“我也没想到,那我就先回去了,大姐你这慢慢卖。”
      “好,妹子慢走。”
      看看时间,现在才8点多,也不知道刘福那边啥样了,不过也没别的事,林彩蝶还是向着水技站走去。
      也没坐公交车,路程本来也不算远,加上时间还早,她也就不显得那么着急。
      到了水技站,刘福办公室没人,同办公室的一个人说,刘技术员到领导那里去了。
      林彩蝶就在这办公室等着。
      一个小时后,刘福满脸高兴的回来了,看到林彩蝶,就更高兴了。
      “小林同志你来了,等久了吧?”
      林彩蝶站起来:“没有,刘老师回来了,看您这样子是有好消息?”
      刘福笑了:“是好消息,领导同意了。”
      “太好了。”林彩蝶也高兴的一拍手:“那刘老师,咱们先签协议,等签完协议在去省里交表,然后我就安排研究中心的建设。”
      刘福点头:“行,咱们去领导办公室。”
      领导是一个五十多岁有些秃顶的小老头,看着很是有些接地气。
      刘福到屋里后说道:“站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峡湾镇的林彩蝶同志。”
      然后又给林彩蝶介绍:“小林,这是我们张发成张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