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但是林彩蝶听到后却是眼睛一亮。
这可是好消息,这算是科技成果共享了。
因为林彩蝶知道,最后一定会研究成功的。
若是能共同占有这个成果,那么,就算让她出资建房她也认了。
第160章 谈合作
林彩蝶心里雀跃,脸上也放松下来。
她问刘福:“刘老师,您确定这个事情吗,还有,我这是私人渔场,这种合作能行吗?”
刘福也惊讶了:“你是私人渔场?”
这个时候,大多数渔场都是国营的,私人的还真不多。
林彩蝶点头:“对,属于渔场改革承包的,也是实验性的,正好省内的几个项目也是实验阶段,这不才给我您这边的信息吗。”
刘福犹豫了:“私人渔场也不是不行,不过这实验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说不得得十年二十年···”
他犹豫着说不下去了,研究是吃钱的,这种私人的渔场能支持他做这么久的研究吗。
当然能,只要共享成果。
林彩蝶可是知道,后世大黄鱼的大规模养殖是在千禧年才开始的,当时峡湾这边还搞了一个仪式。
但是并不是说,在现在到千禧年的过程中,中间就不会出别的成果了。
而且也不是说,就不能得到支持了,只要研究迈进一步,就能申请到专项资金,多少也是帮助不是吗。
林彩蝶斩钉截铁的说道:“刘老师,只要能签合同,所有研究成果共同拥有,那研究中心我来盖。不管研究多少年,我都支持下去。”
看到林彩蝶说的这么干脆,刘福真想一下就答应了,他们现在的研究有真的就需要这样的支持。
从他搞研究开始,就很简陋,然后就一直没富裕过。
没有育苗池,自己动手挖了两口土坑做育苗池,找两口大陶缸就是孵化缸。没有水管,他们就去山上砍来毛竹,掏空内部,当作水管,同时制作木塞当作阀门。
就这样,现在也坚持不下去了,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这个项目不能这么简陋的搞下去了。
刘福是想现在就答应,但是他自己做不了主。
“这样,林同志你能等等吗,我要和领导商量一下,才能给你准确答复。”
假如对方是国营的,那不用说,直接就答应就行了,可偏偏是个私人的。
林彩蝶表示同意的点点头:“好的刘老师,那我明天早上再过来。”
不过临出门时,她要了一份研究中心资料。
刘福送她出门,然后就急匆匆的去找领导了。
林彩蝶出门后想了一下,决定也做个准备。
她拿着资料看了一下,决定有些事情还得提前做好先手。
她找个商店买了纸笔,然后到一个饭店点了菜,就在纸上画起草图。
她画的是一个大院子,里边两排房屋,一排是工作人员宿舍,一排是研究中心。
而研究中心,她设计的都是大房子,里边不仅育苗池、孵化池都有,而且不止一个,还很大。
同时中间还有资料室、办公室、食堂等等。
林彩蝶不敢说和后世的比,毕竟差距明显,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能给刘福团队提供这种条件的,林彩蝶相信就没有。
当然,她也只能提供这些条件,像是硬件设施只能他们自己弄。
当然,这年代的硬件设施也简单,无非就是一些渔网、围网、盆盆罐罐之类的。
不像后世,还有生物实验室之类的。
林彩蝶设计的房子不仅大,而且还是平顶的,可以直接加盖二层。
等后期研究需要了,那就直接再盖就是了。
林彩蝶势必要把研究团队牢牢的绑在一起。
要知道后世的大黄鱼产业价值几十个亿,占国家出口鱼类比重的17%。
可以说,抓住刘老师的团队,就等于抓住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啊。
林彩蝶画完的图,然后收起来,在饭店要了一份鱼丸汤,一份魔芋糕吃了起来。
静德属于闽东,在吃食上和峡湾还是有些差别的。
林彩蝶吃的很细,体会着这边食物的细微差别,一边考虑着再找刘福老师的事情。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都是留给主动出击的人。
林彩蝶在饭店坐到下班的时间,然后就盯着对面的水产技术推广站门口。
说句实话,林彩蝶就不信对方不动心,她画的草图比这推广站都大,这样的条件又有谁能提供。
看了半天也没看到刘福出来,林彩蝶就很疑惑,这人他不回家的吗?
带着疑惑到门口的门卫室去问了一下。
原来刘福是住在宿舍,他家也不是在静德。
林彩蝶乐了,这样对自己来说更有优势。
于是她又进了这院子,然后找到了刘福。
他正在用电锅煮挂面,看来一个人的生活也不咋地。
“刘老师?”
林彩蝶主动上前问道。
刘福一看是她,也意外的站起来:“小林同志?请坐。”
然后放下筷子问道:“你吃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吃点?”
林彩蝶赶忙摆手:“不用,我吃过了,刘老师您先吃。”
刘福也没再客气,就是一边煮面一边说道:“小林同志,这个事我和领导说过了,不过具体行不行得明天才能知道。”
林彩蝶表示没关系,自己就是来拜访一下。
然后两人聊着天,刘福捞起面条,边吃边说道:“小林啊,你这渔场是直接承包的?承包了多少年?”
林彩蝶:“五十年,在未来五十年我拥有渔场海域的使用权和开发权。”
“五十年,你倒是有气魄。”
这年代要是直接承包一个渔场,还是五十年,是很有决断的事了。
林彩蝶笑着说道:“所以才来刘老师这里寻求帮助,我认为,未来海洋渔业资源会逐渐枯竭,只有人工养殖能缓解甚至补充海洋渔业资源的消耗。”
林彩蝶的话也让刘福认同:“你说的不错,从近几年海洋渔业的捕捞情况来看,现在渔民打渔有些竭泽而渔、过度捕捞了。”
不然他也不会研究大黄鱼。
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对海洋捕捞使用设备上明确的规定。
绝户网等还在使用,虽然已经被渔业管理部门重视,但是真正禁止推广还是需要时间的。
林彩蝶和刘福聊了下去,发现两人聊得还真是挺投机的。
第161章 透底牌
刘福很快一碗面条吃完,用手绢擦了下嘴。
林彩蝶笑了一下:“刘老师倒是简朴。”
刘福笑了一下:“一个人对付一下就好。”
林彩蝶这时候把自己画的图拿了出来:“刘老师,你看一下。”
刘福拿了过来一看,全是平面图他也看不出什么。
“这是?”
“这是我得诚意,也就是刘老师若是和我得渔场合作,那我就开始建造研究中心,这是我画的平面图。”
说着,林彩蝶就给刘福介绍:“您看,这是办公区,这是资料室、这是办公室、这是培育池··· 这边是居住宿舍、食堂,如果刘老师您这边确定了,那么我就回去组织建设,最晚出了正月,所有的都能建设好。”
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如果加紧建设的话,两个多月,林彩蝶有把握建设起来。
看到林彩蝶准备的这么充分,说实话。刘福被震撼了,也被打动了。
这简直太有诚意了,刘福相信,没有谁能够拿出这种诚意。
他看着林彩蝶,语气都客气了很多:“小林同志,真是没想到你能决定这么做,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决心向领导反映。”
林彩蝶:“我只是想告诉刘老师和咱们单位领导,我这边除了不是国营的外,其他任何一点,我都会比国营的做的好,也会全力配合咱们得研究。”
刘福点头,这个他也感受到了,他也想和林彩蝶合作,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他会向林彩蝶倾斜。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研究人员而言,国营和私营对他而言不是最重要的。
能提供最好的研究场所才是最重要的。
林彩蝶达到目的后也告辞离开,心里却在想着渔场建设的事情。
首先就是地皮,渔场周边的大块平底倒是很多,直接和村里买就好,反正这时候买地价格便宜,而且位置也好。
再就是建设成本了,若是真的敲定了成为大黄鱼的合作方,那两排房子下来最少也得3000块。
再加上一些必须需要的装修,尤其是大量水泥的需要,很有可能这些钱都打不住。
而且若是鲍鱼项目拿下,可能这些地方还不够,还得扩建,这样的话,两排房子都不够。
不过林彩蝶现在也有想法了,就是鲍鱼合作,她都想拿到研究成果的共有权,哪怕多花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