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112章
      
      年轻的男男女女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欢乐和洋溢的青春。
      林彩蝶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自己现在的实际年龄还没这里的这些年轻人大,但是却似是看孩子们的看着这般场景。
      想想还有点好笑。
      跟着音乐点了几下头,然后转身迈步离开。
      属于时代的春风已经吹起,若是不来只在村子里,很难感受到这种压抑已久的国人在放开的时候,所释放的热情。
      同样跟着起来的,是自由的市场,是无数小贩、小老板们崛起的开端。
      现在的街道上,看到的是大家对新生活的向往,是对挣钱的野望。
      没见这些人一个个眼睛中都冒着精光。
      只要身处这个时代,而且心里也不甘心,那么很容易就会投进这场浪潮中。
      或是被潮头打落,或是成为弄嘲儿,大多数人都是这其中的一个水滴,随着潮起潮落··· ···
      林彩蝶一直逛到中午,又买了些零碎,然后到一个私营开的小吃店吃午餐。
      现在的私营经济是真的活跃起来了,这小吃店就是几张桌子,在一个临街的小破房里。
      但是人流量真不是吹的,大家不管熟悉不熟悉,都是有地方就坐。
      不拼桌,那你是找不到吃东西的地方。
      林彩蝶点了一份辣炒小海鲜,一碗米饭,一份紫菜汤。
      都是很平常的东西,但是店家掌勺的应该也是大师傅,这小菜炒的很是有味道。
      借着小海鲜的辣味,林彩蝶干掉两碗米饭,又喝了一碗汤,最后结账不到2块钱。
      这让林彩蝶感慨,到底是朴实的年代啊。
      吃了饭后,林彩蝶再次在街道上逛了起来,她也不是一定要买啥,就是想感受一下这个市场。
      “欸,好像是熟人啊。”
      林彩蝶定眼一看,接着就认出来了。
      原来是光子,就是先前帮她,还在她手拿烟的那个。
      “光子哥。”林彩蝶快步走上前,然后笑着打了个招呼。
      光子对林彩蝶的忽然出现还吓了一下。看到是她后才呼出口气。
      “是你啊。”
      他也嘴角上扬的招呼了一声。
      不过看到林彩蝶笑眯眯的样子又略微的皱了下眉头。
      他对林彩蝶这种笑脸是最不适应。看着像是人畜无害的,其实那肚子里心思多着呢。
      “别笑。”
      光子说了这么一句。
      “咋了,看见你高兴,连笑都不能笑了?”
      光子对她也没办法,就说道:“你这来县里是干啥来了,又有买卖做了?”
      林彩蝶摇摇头:“没有,就是来转转,买点小东西。光子哥你还在那个巷子吗?”
      “不在了。”光子也摇摇头:“我现在在城西,春河边上那,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春河,一条贯穿县城的河流,现在的位置还显得有些偏,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县城可用地变少,就会向城西倾斜,那时候,春河两岸就是整个县城最核心的地域。
      “光子哥可以啊,现在已经独立自主了。”
      林彩蝶不是很走心的夸奖了一句。
      光子就横了林彩蝶一眼:“你要是买东西可以过去看看,我还忙,先走了啊。”
      林彩蝶:“你不是怕我过去看故意这么说的吧,躲着我?”
      光子无奈:“我是真有事,你想去自己过去就行,到那提我名,多少都能便宜一点。”
      第152章 开始了
      林彩蝶看光子确实像有事的样子,也不拦着他了,不过她也不打算再逛了。
      原本以为今天卖黄金可能会耽误时间,但是现在这么痛快,也就不用在这耗着了。
      林彩蝶直接往海边走去,然后找个不是平坦的,也少有人过来的地,跳下海,就往南游去。
      县里走海路,她自己游一个小时就到了前海村这边。
      这还是她没有尽全力,而是随意的边走边看海底风景的情况下。
      不得不说,在海底这样漫步和在县里逛街虽然性质不同,但同样吸引林彩蝶流连忘返。
      她感觉在海里还更舒服。
      倘若这个海珠还能提高速度,林彩蝶觉得自己其实可以遨游世界。
      到家后时间还早,林彩蝶就去了大姐家,主要是和姐夫商量家具的事。
      现在房子改了,家具也要重新设计。
      好在林彩蝶早有计划,家具也都想过了。
      堂屋一个方桌带4个凳子,厨房一高一矮两组柜子,2个卧室一共2张床,两组衣柜,2张写字台,一个书柜,另外再要两个床头柜。
      就是一个卧室少放了一个书柜,但是不放床头柜了。
      基本上也就这些了。
      本来林彩蝶还设计了几个其他样式,像是木沙发、茶几等等,但是考虑到赵峥嵘的职业,现在还是别出挑。
      等后期市场更开放了,随时再换就行,现在这些也足够用了。
      和魏广生把这些沟通一下,林彩蝶还给了一些尺寸,也就没事了。
      至于质量,这年代做的绝对保质保量,而且魏广生还会尽可能的给她往完美了做。
      亲戚和外人怎么也有不同。
      接下来,她的生活也就单调了下来,除了每天自己找时间下一次海,主要还是往海珠空间收鱼外,也就是做做饭了。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半个月,接连两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第一个是,村里的电路已经接好,接下来就是每家走线和安装电灯了。
      很多现代人不理解,点灯对于当时老百姓的重要性。
      之所以能成为爱迪生先生最知名的发明,就是因为电灯不仅是改善了人们的照明方式,甚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负责村里的电工挨家给换上灯泡和拉线盒后,看着拉一下就亮的灯,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欢喜。
      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很在意花钱的,很多人家选灯泡都选30w、60瓦的,少有人家选100瓦的,就是因为费电,浪费钱。
      不管什么灯泡都是黄色灯光,只有灯管才是白光,不过这个贵,安装的也少。
      第二个好消息是村里关于渔场承包的时间终于到了。
      这天晚上,三人正吃着饭,村里大喇叭开始广播了。
      “各位乡亲,明天,县里的领导在村里进行渔场承包的落实指导工作,村里有要承包渔场的,明天到村部报名··· ···”
      这声音一听就是村长的,比老王书记要高亢的多。
      大喇叭一连播了3遍,基本上各家各户的也都听到了。
      林彩蝶也在想着,终于开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林彩蝶就到了村部。
      村部特地将最大的那间会议室拿出来,然后一排桌子一摆,有点像是领导席那种。
      上边领导也足,一排坐了6个,林彩蝶认识的有3个,老王书记,村长,村里的会计。
      剩下那三位应该就是县里下来的了。
      但是领导牌面挺足,村民这边倒是不显得多重视。
      林彩蝶来的时候,也只有5个村民,和领导在人数上倒也能对上。
      不过郑家一家就来了4个,这··· ···
      难怪林彩蝶看村长满脸的不高兴,不过老王书记倒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
      其实在老王书记眼中,这渔场承包也是属于那种扯蛋的事。
      这么大的海域,你还划出一片让私人管理或者养殖,这不是脑子烧了吗,谁来承包啊。
      但是上头的精神还是要传达的,上头的指示也要配合,所以,他就是这种不急不慢的状态。
      屋里,一位上边下来的领导,正在给郑海英他们讲解渔场承包的政策,林彩蝶也就跟着听了听,也算有个了解。
      原来是沿海地区都在做渔场,而北方才刚刚开始搞渔场改革。
      在闵省,渔场还是国营的多,但是这种国营铁饭碗,每年的收获堪堪到指标。
      所以建新渔场的时候,借鉴了北方的经验,这次直接一步到位搞承包责任制。
      也省了建设的费用。
      私人承包渔场,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一年1200元,直接买断,浴场完全由私人经营。
      第二种是每年除了承包费之外,还要上交一定量的渔获。
      当然这个渔获是定向收购,也给钱,不过价格没有市场价高,但是渔场承包费用就低的多,每年只要500块。
      这个还用选,肯定都选第二种了,渔民嘛,能出鱼谁也不愿意花钱。
      接着就是政策宣读。
      渔场承包价10年不变,合同可以签10年,也可以签30年,50年。
      但是后期的承包价格肯定要按比例上涨的。
      郑海英看到林彩蝶后,也到她身边来问。
      “小蝶,你家咋就你自己来了,还承包吗,打算签多少年?”
      林彩蝶笑了一下,说道:“我想签最长年限的,能签多久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