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长安幽冥录

  • 阅读设置
    第44章
      
      “陛下,陛下吩咐了太医院的人每日来给娘娘诊脉。”沁墨垂下头,小心翼翼地答道。
      言外之意,无外乎就是没有来过了。
      她倒是没有太多失望,毕竟从很多年前起,她就知道他最愛的人是谁,而她不过是他锦上添的一朵花。
      以前朝公主为妃,这既是李唐的荣耀,也是他们向天下人显示胸怀的手段。从小身在帝王家的她,对此,实在看得太多,也看得太清楚。
      懒懒地示意沁墨将自己扶起来,她道:“那位名医可还在居德宫中?”
      “吴王殿下安排她住在偏殿。”沁墨道,“可要叫人去请她?”
      “去吧。”既然恪儿不在,那问她也是一样。
      “巫姑娘,娘娘醒了,特请你前去。”一个小宫女前来禀道。
      巫箬松了口气,这下总算可以下床了。这几日,那些宫女就因为李淳风的一句话当真一直守着她,真真快把她烦死了。
      下床整理了一番后,她跟着小宫女走进楊妃的寝殿,只见床上的女子已经靠着床栏坐了起来,虽然脸色还没有完全恢复,但精神还不错,眼波流转间,可见当年名动长安的绝色姿容。
      都说高阳公主是大唐的骄阳,可跟这位大隋的骄阳相比,还是要逊色三分。
      “民女见过娘娘。”她正要行禮,楊妃已示意自己的贴身宫女将她扶住。
      “巫姑娘是本宫的救命恩人,这些俗禮都快快免了。”
      宫人搬来了椅子,巫箬谢了恩,坐了下来。
      杨妃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觉这被恪儿盛赞的女子不仅容貌出众,面对她时更是沉静从容,进退有据,眼神中既没有面对权贵的畏惧,也没有想要攀上高枝的贪婪,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妙人。
      心中有了计较,说道:“姑娘医术精湛,不知师从哪位名医?”
      “回娘娘,民女只是普通郎中,并未有幸向名医学习过。”巫箬缓缓答道。
      “姑娘谦虚了,听说我这病,连太医院的人都束手无策,你却药到病除,想来是家学深厚了,不过本宫久居深宫之中,对民间的确是不太了解。不知姑娘是哪里人士?”
      巫箬听得微微诧异,这杨妃不关心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怎么反倒关心起自己的来历了?按理说,她该信任自己的儿子,断不会把有问题的人带进宫来的。
      不过她还是恭敬答道:“民女是孤女,来长安之前,居无定所,四處云游,也不知自己家乡在何處,让娘娘见笑了。”
      “姑娘年纪轻轻,便周游天下,实在让人佩服。”杨妃非但没有鄙夷她的出身,反而露出几分羡慕之色。
      当初嫁入李府,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深深的禁苑,可是兜兜转转,老天却又让她重新回来,实在有些可笑。
      自己这一生,大概再无出去的可能了吧?
      她正有些出神,忽听太監前来通报,“娘娘,皇上的銮駕快到了!”
      知道她醒了,所以终于想起来看看了吗?杨妃心中冷冷一哂,挥挥手道:“那就准备接駕吧。”
      沁墨忙上前来伺候她下床梳洗。
      很快,整个居德宫的人有序地排成两列,跪在了宫门处接驾,远处,一行人缓缓行来。
      先是十数个侍卫开道,接着是众宫女提着宫灯、香炉等物,中间八个太监抬着明黄辇轿,上面正坐着大唐当今的天子李世民,模样与李恪有几分相似,但更有一国之君的威严。
      众人齐呼万岁,行叩拜之礼。
      李世民从辇轿上下来,扶起杨妃,道:“愛妃大病初愈,怎么还到宫门来接?快随朕回房休息。”
      同时对身旁的李恪道:“恪儿,还不快扶着你母妃?”
      杨妃笑了笑,脸上的神情温柔似水,“陛下不用担心,臣妾已经好多了。恪儿这几日一直衣不解带地照顾我,也算是尽了孝心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本该如此。”目光略有所动,注意到人群中衣服不同于宫女的巫箬,“这位莫非就是恪儿所说的巫大夫?”
      李恪垂首道:“回父皇,正是。”
      巫箬走出人群,上前一步行礼,“民女见过陛下。”
      “平身吧,进殿中与朕说说爱妃的病情。”
      “是。”
      几人入的正殿,李世民坐于上首,杨妃陪坐在旁,巫箬和李恪立于座下,将噬魂蠱一事说了一遍。
      杨妃听说自己不是生病,而是中了蠱,有些惊异,倒是李世民面色如常,“爱妃放心,此事朕已交由淳风調查清楚,断不会让巫蛊之事在这宫中再次出现。”
      历史上,多少王朝被这巫蛊之祸弄得动荡不安,他岂容许李唐江山也遭此横祸。
      巫箬不语,心中却想,那李淳风离开也好几日了,也不知調查出什么结果没有。
      从那日李恪的反应来看,这其中大概还是和宫中斗争脱不了干系。如今皇帝要彻查此事,还不知会牵连出多少人来。
      不过这些,她都不太关心,也管不了,只想知道那能炼出噬魂蛊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第54章 重阳糕(六)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为了给楊妃调养身体,巫箬继续在居德宫住着,她猜想大概在查出下蠱之人前,她都回不了她的水月堂了。
      只是经过几日的相处,她越发觉得这楊妃奇怪得紧,没事儿便旁敲侧击她的往事,似乎对她十分好奇。
      今日更是讓李恪领她去四处转转,说什么天天呆在这居德宫,一定憋坏了。
      走在路上,李恪朝她抱歉一笑:“我之前在母妃面前提过姑娘几次,本意是想請姑娘来为她诊病,孰料母妃她好像有些误会了,还請姑娘不要介意。”
      “楊妃娘娘她误会什么了?”可惜巫箬没明白他的意思。
      李恪微微一愣,这位巫姑娘什么都好,似乎在这方面实在有些迟钝。不过也是,不迟钝的话,也不会讓李淳风那家伙那般着急上火了。
      嗯,如果这样就能看到那家伙吃瘪的样子,那他还是靜靜作壁上观好了。
      想到这儿,他淡淡一笑,“没什么,对了,有个人急着想见你,我们还是快走吧。”
      这个谁,自然是几日不见的李太史。
      “阿箬!”看到两人出现,李淳风立刻迎了上去,只是自动忽略了旁边的李恪。
      这人,是叫习惯改不了口了吗?巫箬有些不悦地盯着他,“皇宫禁苑,还请李太史谨言慎行。这几日可查出下蠱之人的线索了?”
      李淳风苦着脸道:“你怎得比老头子还严厉?几日不见,不问问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怎得就只关心这个。”
      言外之意,怎么一点也不想他。
      巫箬却扫了他一眼,道:“李太史的面色一切正常,不用问也知道这几日过得很好。”
      李恪看她一本正经地说出这话,终于有些憋不住,握拳放在嘴边輕笑出声。
      李淳风立马瞪着他,“吳王殿下把人帶到就先回去吧,楊妃娘娘那儿不能缺人。”
      “啧,卸磨杀驴也没你这么快的。”李恪道,“不过本王是个知情识趣的人,就不妨碍你……诉衷肠了。”说罢,当真转身走了。
      巫箬假装没听见他的最后几个字,仍旧问道:“究竟找到下蠱之人没有?”
      李淳风按了按额角,果然希望这个女人一夕之间转了性是不可能的,只得道:“把噬魂蠱放出去后,的确找到了蛊母,可是我到的时候,下蛊的人已经不在了。不过对方的身份倒是不难查出来。”
      “哦?你在哪儿找到蛊母的?”
      “你跟我来就知道。”
      居然还要卖关子,巫箬无奈只能跟着他東拐西走,最后越走越僻静,到了一片陈旧的宫殿旁。
      “这里算是冷宫的一部分。”这一次,李太史總算不用她问,主动说道,“顾名思义,里面住的都是一些犯了錯或者前朝的妃嫔。”
      巫箬微微沉了眉,难怪她觉得这里的怨气如此之深。
      “一般的宫女太监都不愿意被分到这儿来,所以住在这里的也往往是一些年纪大的宫人。”李淳风向守着宫门的侍衛亮了腰牌后,帶着巫箬走了进去。
      只见一牆之隔的里面,再无半分皇宫的气派,只有一片颓败和绝望。庭院里能看见的只有衰草,而廊中挂着的全是布满蜘蛛网的破布,几个年老的宫人用木然的眼神看着他们,不时还有几声尖锐的女子笑声从宫殿深处传来。
      他们走到一间宫人住的屋子前,房门打开着,可以看见里面没什么摆设,雖在白天,也透着一股阴冷之气。
      李淳风率先走进去,点燃了桌上的油灯,然后举着油灯,示意巫箬去看最里面的一面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