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住酒店的纨绔

  • 阅读设置
    第66章
      
      当天下班后,姜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妈妈做了她爱吃的虾仁鲜肉饺子,她一口气吃了六个,撑得直打嗝。
      “今天怎么胃口这么好?”丛文芳欢喜,女儿脸上泛着光泽,想必是恋爱谈得顺心,好的爱情会滋养人。所以她一直觉得女孩子不能光有事业,找个疼人的老公也很重要,即便姜守国古板没情趣,但这大半辈子过来,还是很心疼老婆孩子的,这在她们那个年代的人里,已经算不错了。
      “汪汪啊,什么时候把小高叫来家里吃饭吧,他喜欢吃什么,告诉妈妈,我提前准备。”丛文芳趁势邀请,也为能让俩人感情更进一步。
      说到高止行,姜守国面露笑容,频频点头:“这小高真是不错,有风度有涵养,还有你们年轻人看中的颜值!”
      “还有编制。”姜河插科打诨,
      丛文芳噗嗤笑了:“确实,哪哪都合了你爸心意。”
      姜河也抓住机会,说:“爸,咱酒店已经和那个晒石镇合作一段时间了,晒石镇作为本土菜供货商当然没问题,但咱们迟早还是要建自己的生态园的。”
      “回家不谈工作,吃饭。”姜守国这些天接到政治任务,需要静心。
      “但这个事我只能回家和您说呀!”姜河凑到父亲身边,给他捏肩膀:“爸爸,你也知道,虽然会议招待是咱们的大业务,但我看了财报,昆仑这几年的会议接待明显少了,而且现在厉行节约,就算开会,也都本着规模小价格低的原则,咱们还是得自己想其他出路。”
      “你这话说的,好像爸爸没想过其他出路似的。”
      “我没有怪您的意思。我就是看网上说,滕氏悦海那边也做会议接待,而且规模很大,好些人去了后就拍照发视频,他那边建得豪华,客人进去后也觉得有面子,这也是人之常情嘛,尤其一些企业的会,更看重办会环境,咱这里规规矩矩,不气派,人家也不愿常来的。”
      “那照你这么说,昆仑就得里外重新再装修喽?”
      “那个得徐徐图之。”姜河笑得不自然。
      “好嘛!”姜守国眼里有笑,点了点女儿额头:“你这丫头还没站稳脚跟,就想着要夺权了!”
      姜河随着他笑,俏皮道:“不敢不敢,伴君如伴虎啊!”
      “这个事呢……也不是不行,等你和小高结了婚,我就提前把昆仑装修一番,作为嫁妆送你。”姜守国半开玩笑半认真。
      姜河想见好就收,但又心虚,咳嗽一声,稳住气息:“那个爸,我觉得还是把生态园做起来,规模大了,我们也可以卖自己的产品,不用与谁合作,其实不难的,晒石镇有现成的土地可以利用。”
      姜守国拧着眉。
      “我和高止行都考察过了。”她硬生生补了句。
      “我想自己赚嫁妆。”她咬咬牙,不自然笑了下。
      姜守国依旧眉头紧锁。
      从文芳看在眼里,心里思索女儿的意思,自己不算个合格的母亲,自从姜河上大学后,她们之间再也没有过分亲昵的举动,要么不好意思,要么说着说着就变成说教,气氛也跟着变了,但她很清楚女儿脾气,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也觉得适当补偿不为过。
      一分钟钟后,丛文芳发话:“你和小高倒是能想到一起去,看来结婚是迟早的事,她爸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倒觉得汪汪这个想法得尽快促成。”
      姜守国囫囵吞着饺子,吃完抽出纸巾擦嘴,终于松口:“行吧,那我明天就去找财务拨款。”
      昆仑大酒店接到的这个“政治任务”十分艰巨。
      而且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遇上,如果办得好,是可以写进登海历史的。
      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溃退台湾,除了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携家眷离开大陆,还有被裹挟到台湾的底层士兵。这些人来自大陆的各个省份,由于战争不得不背井离乡。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部分国土未解放,包括西藏、海南、台湾等地。上世纪60年代初,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两岸局势一度剑拔弩张。
      1978年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大陆和台湾才开启了日渐密切的互动交流。这些年来,大批曾经离开故土的台湾老兵及其后代纷纷开启了前往大陆的寻根之旅。
      姜守国接到的这个任务就是招待一位来登海寻亲的台湾老兵,以及跟随他一同前来的几名亲眷,还有志愿者团队。
      这位台湾老兵叫高孝平,已90岁高龄。14岁时跟着国民党军队去到台湾,由于年龄小,到台后只能自力更生,当过小贩、家仆,后来赚到钱后,又去学校读书识字,有了文化基础后,开始做点小生意。他那时跟着同乡一起逃难,结果同乡死在路上,只剩他一人,回不了家,也没法写信,但心里一直忘不了登海老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在异乡的日子,充满艰辛苦楚,由于思乡心切,他尝试学做家乡的食物,记忆早已模糊,可自己却始终记得母亲在他最后离乡时亲手做的手擀面。
      后来,高孝平用积蓄开了家面馆,说是家乡口味,可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口味,后来又根据当地人喜好进行改良,面依旧是手擀面,可汤是牛大骨吊的,加入牛肉或者牛附件,又配上时令蔬菜,当地人统称为“孝平牛肉面”。
      孝平面馆在台湾有几百家分店,高老先生虽然早已退休,面馆已经传到孙子辈,但始终顾念大陆老家的亲友。二十一世纪初他曾联系过老家这边,得知父母早已入土,家里只剩年过半百的弟弟妹妹,加上忙生意,只托人寄了一笔钱让当地政府转交。
      如今他耄耋之年,依旧健在,可老家同辈的亲人就只剩一个妹妹了。这次回来估计也是自己生前最后一次探亲,一是祭祖,二是介绍晚辈们认亲,不能人没了,根也没了,中国人讲究追根溯源、落叶归根,这份血浓于水的亲缘不能被山海阻断。
      “市政府、政协还有统战部的领导都提前开过会,这次台湾老兵归乡祭祖意义非凡,除了政治因素,还涉及投资,与本地企业合作等,工商联这边也开了动员会,所以我们在接待上要极为用心。这也是上头对我们酒店的看重,毕竟昆仑大酒店曾主要负责接待外宾和各地考察团,这点经验还是有的。”
      姜守国把中层以上领导集中起来,开个特别会议:“时间就定在中秋节假期,取个团圆的寓意。”
      但大家心里也有数,中秋国庆这种大火的节日,滕氏悦海那边几乎天天满房,不然这个机会怎么能落到昆仑头上。不过机会也要辩证看,有时是机遇,但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危机,鉴于上半年胡志远在政务会安排上出大纰漏,姜守国钦点姜河来做调度,许静雅、郭珍、张茂、张涵这些部门经理负责协调配合。
      众人翻看着材料,姜河提到:“高孝平先生会带着团队在中秋前一天抵达登海机场,我们酒店负责接机,机场会有一个简短的亲属见面仪式,入住客房后,我们要做好各项服务,尤其是医疗保障团队得就位,中秋节一早酒店安排专车送高家人去老家高疃村祭祖,见亲人,下午市里领导来探望,进行简单座谈。这期间呢,市里大小媒体也都跟随报道,酒店这边要做好安保、舆论和餐饮服务等方面工作,保证团队在酒店住的舒心,也是让上级领导放心。”
      副总武宗明也点头,表示在后勤保障上要做足功夫。
      “其他人看看还有没有特别注意的?”姜守国问。
      姜河把前段时间收集的材料整合成报告发给众领导,“我根据昆仑大酒店之前接待考察团的经验,结合这次台湾老兵回乡行程,做了个简单的汇总。”
      她正了正身子,把材料上标好的重点内容重申一遍:“首先考虑高先生年岁已高,有慢性病,虽然通知说他带了医疗保障团队,但咱这还是要做好各种准备,酒店医务室的几个医生可能力量薄弱些。这方面我们酒店是不是要和上级报备,看是否可以安排附近医院开绿色通道,万一出现问题也好补救。”
      她压了口茶,点到为止,继续说:“在餐饮上,我和许经理聊过,还是以传统家乡口味为主,我看这个通知上也没标老先生的口味和禁忌,所以……”
      胡志远打断:“我说姜助理啊,你也不能什么都是家乡味家乡味的,你那个本土菜主要还是面向游客,为了吃个新鲜,人家高老爷子怎么说也是大老板,还是以吃好为主。”
      姜守国嘴角向下,交叉手指,在转椅上左右转转。
      众人会意,这是领导想继续听下去的表现。
      姜河也不理论,以和为贵:“那我们就两手准备,高档食材、本土菜还有台湾风味也准备些。”
      “这恐怕不现实。”胡志远否定,“咱这的厨师就是咱这的水平,咱们只能拿出最能显示水平的东西来,你要什么都弄,反而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