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奸臣洗白计划

  • 阅读设置
    第43章
      闻时钦闻言,立刻噤声:“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待到回我们的住处,再跟你说。”
      正这般痴缠间,前方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巧娘,你怎么在这?”
      苏锦绣抬首,见是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玉色直裰、手中执一卷书的易如栩,连忙惊喜道:“如栩哥,真是巧了!”
      她一心系在闻时钦身上,竟忘了同来白鹿洞的还有易如栩。
      闻时钦方才还俯身软语相哄,待见了易如栩,又见苏锦绣那声“如栩哥”唤得热络,脸色骤沉,缓缓直起身来。
      易如栩此刻见了闻时钦,心中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怯意。不知何故,闻时钦总爱与他一较短长,无论学识还是其他诸事,皆稳稳胜他一筹。他早已被比得心灰意冷,凡事只求稳居第二。
      苏锦绣未察闻时钦周身的低气压,只念异乡逢故交实属难得,更何况他们皆是绣巷孤苦之人。便约了谢鸿影,在江州一家酒楼共叙午膳。
      席间言及绣巷旧友,苏锦绣环顾座中,方觉唯独少了兰涉湘。她便娓娓道来,说起先前在汴京时,曾助涉湘解了那桩联姻。如今涉湘不日或将与心上人终成眷属,双宿双飞。
      说罢,她眸中满是真挚的祝福。
      易如栩听了,温声道:“是吗?那真是可喜可贺,涉湘也算是苦尽甘来,修成正果了。”
      易如栩说罢给她夹了一著芥辣瓜儿,腌得脆嫩的黄瓜条裹着细密的芥子末,色泽鲜绿,隐带辛香。闻时钦见状立刻夹了一块清蒸石首鱼的腹肉,稳稳当当压在了那撮芥辣瓜儿之上。这石首鱼是江州浔阳江特产,非寻常人家能食,其味极鲜,恰能压过芥子的辛气。
      苏锦绣正谈得入神,并未察觉这细微的较劲。
      “对呀对呀,届时咱们去讨喜酒喝。”
      正要继续说下去,大腿根突然被闻时钦不轻不重地掐了一下。
      她浑身一僵,先假装低头扒了口饭,再不动声色地看向身旁的闻时钦。
      闻时钦对她笑笑,只道:“吃菜。”
      他本想着,若是她只吃了自己夹的菜,那便也没什么。
      可苏锦绣哪里知道他的心思,只听见闻时钦说让自己吃菜,便连着易如栩夹的那份,一同吃进了腹中。
      是而他的手便不再收敛,探进外袍,只隔层裙纱在她那骨肉匀停的大腿上肆意摩挲起来。苏锦绣被他掌心的温度烫得一抖,未握筷的那只手迅速伸到桌布下,死死摁住了他的手。
      随后她悄悄偏过头,微微皱眉,用口型无声地对他说:“别发疯。”
      两人于桌下暗潮汹涌,各不相让。面上却笑意盈盈,亲昵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闻时钦柔声问:“菜好吃吗?”
      苏锦绣也笑着回答:“好吃。”
      桌下的手却死死掰着他的大手,寸步不让,绝不让他再往里探。
      因着早上客栈里有绣娘在场,谢鸿影为维持翩翩风度,没敢多吃,此刻早已饥肠辘辘。
      方才他不管桌上风云变幻,只顾闷头猛吃。此刻吃饱了,便将碗往桌上一放,双手枕在脑后,打了个饱嗝,才慢悠悠看向苏锦绣和闻时钦:“你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苏锦绣被闻时钦这反复无常的性子磨得也比从前敏锐了些。
      她顺藤摸瓜,飞速思虑一番,猜着大约是方才易如栩给她夹菜惹了他不快。想通之后,她便不再死死扒着他的手,只是在他手背上轻轻抚了抚。
      闻时钦挑眉,方才周身寒冰似有融化之兆。
      苏锦绣见状,连忙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柔声说:“这个拨霞供,我知道你爱吃。”
      这顿饭才堪堪没有起事故。
      苏锦绣一行人本打算在江州最多停留五日,可闻时钦硬是将行程拖了快十天。
      如今苏锦绣的汴京生计实在耽搁不起,白鹿洞书院亦在明日开课。是以闻时钦再提留滞,苏锦绣便直言拒绝,说明日船已订好,必须启程。
      破晓时分,苏锦绣便临镜梳妆,可她身下坐的不是凳子,而是闻时钦。
      只因闻时钦说待会儿便要分别,便一刻也不想浪费,只想紧紧贴着。是而方才他不让她坐凳子,径直自己坐下,将她抱进怀里,让她就这样在他怀中打理。
      苏锦绣拗不过他,又不想耽误启程,只好依了。
      闻时钦凝视怀中人,复观镜中影,只觉眼前姝丽若月里嫦娥,镜中娇容似吴带当风。
      他望着她小巧琼鼻、丹蔻朱唇,及那玲珑耳垂,不禁长叹,将脸埋入她颈窝,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疼惜。
      苏锦绣理罢云鬓,望向镜中埋首于己颈窝的闻时钦,玉指轻抬,拂过他的侧脸,声线柔婉如春水:“又不是不见了,春闱后不就回来了吗?”
      “春闱后就回来了……”闻时钦默默重复了一遍,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随后他猛地抬头,与苏锦绣对视,语气坚定:“阿姐,我定会一举夺魁。你且在汴京等着我,等着我去娶你!我这几日忍得辛苦,到时候洞房花烛夜,到了紧要关头,你可得好好疼我,好好补偿我。”
      自从那日初到江州,两人同床共枕后,闻时钦便越发色胆包天。
      这十日来的每一夜,他虽未动真格,却有的是手段不让她好过。
      只因闻时钦听过她管教自己、听过她责骂自己、听过她劝告自己,就是唯独没听过她软语求自己。
      是以每一夜,他都非要逼得她哭着求着喊一声“哥哥”,才心满意足,才善罢甘休。
      苏锦绣实在后悔第一夜没有强硬拒绝,才酿成这般予取予求的局面。
      如今他三句话不离浑话,嘴里再也吐不出象牙。
      她定了定神,决心要改改这风气,便硬气起来,直接从他怀中站起身,去收拾包袱。
      正收拾着,闻时钦的手从旁探来,掌心躺着两个摩喝乐。
      那是一对男女偶,男偶金冠锦袍,女偶双鬟垂肩,俨然一对缩微璧人,最妙的是它们相依相偎,底座还有卡槽能固定住相拥的姿态。
      苏锦绣一见,硬气又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满心欢喜地拿起来细细打量。
      闻时钦轻声道:“原是七夕要送阿姐的,却忘了被事耽搁了。这男偶你拿着,见它如见我。我留着女偶,见它如见你。待我回来,便把它们合在一起。”
      “……我们也合在一起。”
      苏锦绣本被他说得感动,结果他最后一句又把气氛带偏。
      她自动忽略最后一句话,只将摩喝乐拿到书案前,在男偶底座写上“阿钦”,女偶底下写上自己的小名“巧巧”。
      “巧巧?”
      闻时钦凑过来,依着底座上的字唤了她一声。
      苏锦绣顿时浑身一颤,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这小名,曾经只有外婆和知心好友才这么叫她,如今旁人都唤她锦绣或巧娘。
      她连忙道:“你不许叫,别叫这个。”
      闻时钦觉得有趣,追问:“为什么呀?巧巧。”
      “你就是不许叫!”苏锦绣脸颊微红,语气却很坚决。
      闻时钦却笑得更欢:“叫巧巧不好吗?我还正愁着,晚上我叫你阿姐,你哭着又叫我哥哥,辈分全乱了。如今我叫你巧巧,你再叫我哥哥,这不正好吗?”
      “巧巧?”
      “巧巧?”
      第38章 闲言忌 谣言随浪散,公道自归人。……
      苏锦绣回到汴京, 舒舒服服地睡了两三天难得的好觉。
      每夜都是沾枕即睡,安稳踏实。连日来的舟车劳顿和江州的缠绵悱恻,都在这酣睡中消散了。
      醒时只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
      如今时近惊蛰, 料峭寒意渐褪, 暖阳熏人欲醉。她已搬回绣巷旧院, 白日里便去华韵阁做活, 归来理弄庭中花木。见那枯藤抽新芽,疏梅落残英, 心中暖意自生。
      待得春风渡, 良人归不归?
      每隔两三日,苏锦绣就能收到闻时钦的书信,只是自她从江州回来后, 闻时钦的信里就多了些不堪入目的私密话语。
      那日在华韵阁,她刚拆开第一封, 便惊得心头乱跳, 险些以为他是被人夺了舍。那个平日里饱读圣贤书、笔下尽是珠玑的人, 怎会写出这般狎昵露骨的混账话?
      恰逢此时有绣娘上前欲与她搭话,刚一开口,苏锦绣便吓得连忙将信纸死死攥成一团藏于袖中。若是叫旁人瞥见只言片语,她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再无颜面在这汴京城立足了。
      后来, 苏锦绣在华韵阁收到信, 便立刻揣进包袱里。只敢等到夜深人静, 回到自己的小院才敢拆开。
      她在回信里写尽斥责,满纸都是教训的话语。
      还不如像以前一样,两人各表情意, 写一些干干净净的话多好。他偏要这般胡闹,把这些情感都染得那么别有意味,待他回来定要好好治治他这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