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秋不至

  • 阅读设置
    第5章
      
      残破的地砖,年久失修的路灯以及无人在意的垃圾桶……都是小镇独特的印迹。
      盛夏还在继续,晌午过后,猛烈的阳光照在身上,跟火烤似的。
      树荫底下,有摇着蒲扇下象棋的大爷。
      屋檐底下,卧着熟睡的橘猫。
      小孩子倒像是不怕热似的,顶着大太阳追逐嬉戏,脸都被晒得红彤彤的了,还是不肯停下。
      河边应该会凉快些,这样想着,方夏就往小河的方向走去。
      这个时节,河边的柳树正绿,柔软的枝条随风招摇。
      小河边上,坐着不少钓鱼的人,既能乘凉,又能钓到鱼,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其中一个背影,看着有些眼熟,方夏忍不住盯着多看了几眼。
      那金晃晃的头发,可不就是陈槐吗?
      第5章
      恰巧对方也在这个时候回了头,两人的视线就直直地撞在了一起。
      方夏怔愣了一下,第一反应居然是躲闪。
      偏过头后,她意识到自己又没做亏心事,干嘛要躲,于是又把头转了回去。
      陈槐的唇边浮起一抹笑。
      他朝着方夏招了招手。
      方夏看懂了,那意思好像是在让她过去他那边。
      方夏以为陈槐有什么事找她,就顺着栏杆旁的台阶下到河边。
      “你叫我干嘛?”走近后,她问。
      陈槐笑出声来,语气很欠:“你不是在看我吗,走近点看,这样才能看得清楚。”
      方夏白了他一眼:“自恋狂,谁想看你,我是觉得看着眼熟,才多看了两眼。”
      “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了,陈槐一看见方夏,就想逗她玩。
      他握着钓竿,注视着平静的水面,闲散道:“但说真的,我确实没想到,隔了这么远,你都能认出我!”
      平时在烧烤店里遇到方夏,她都摆着一副高冷的表情,好像只有在跟客人说话的时候脸上才会有笑容,但那也不是真正的笑。
      今天倒是活泼了许多,表情也更生动了。
      方夏无奈地摇摇头:“拜托,你看看你自己头发的颜色,整个镇上除了你,还有谁可能顶着一脑袋的金毛。”
      陈槐抬手摸了一把自己的头发,表示赞同:“那确实。”
      小镇上的人,老人居多,思想也是传统居多,没有多少人染头发。
      就算要染,一般也只是要求理发师把白发往黑了染,又或者选棕灰色这种不太起眼的颜色。
      好像也就只有陈槐,染了这样大胆又显眼的颜色。
      一眼望过去,不需要看清长相,只要看到那一头明晃晃的金棕色,就能确定那人是陈槐,准错不了。
      “今天没事?”陈槐状似随意地问着,偷偷去看身边站着的女孩。
      “没事,赵婶说让我们休息一天。”
      方夏今天没扎头发,乌黑的长发就那么披在肩上。
      微风吹过,发梢轻摇,像河边那些柳树的枝条,看得陈槐移不开眼。
      “那你不去街上玩玩,跑到河边干什么?”
      “街上有什么好玩的?”
      “好像也是。”陈槐点点头,这镇上几乎没什么娱乐设施,没有电影院,没有游乐场,没有公园,连奶茶店都只有一家,的确没什么好玩的。
      陈槐指着一块干净的石板:“那你坐这儿看我钓鱼,我正缺个人说说话,一个人快闷死了。”
      反正也闲着也是闲着,就算回了赵婶家也没什么事情做,方夏就在旁边的石板上坐下了。
      她打量了一下,一旁的桶里,已经装了好几条鱼了,看来陈槐应该是个钓鱼的老手。
      鱼儿在桶里摆着尾巴游动着,吐着泡泡。
      “有了。”方夏听见陈槐的声音,抬头去看,水面的浮漂果然在晃动着。
      陈槐娴熟地一提一拉,收起鱼线,一条活泼乱跳的鱼就被拉上了岸。
      “怎么样?厉害吧?”陈槐把挣扎着的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桶里,扬扬下巴,得意地看着方夏。
      方夏歪头看他,眸光流转,笑了一声,没说话。
      他还是喜欢在她面前显摆,好幼稚。
      但这幼稚的举动,确实能让她心情好点,她也就不觉得反感。
      陈槐拿了新的饵料挂上鱼钩,轻轻地往河面上一扔,鱼钩又回到了水里。
      方夏以为陈槐这次又会给她讲他之前打架逃课的“光荣事迹”,但他没有。
      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对了,你住在哪?”陈槐这样问道。
      方夏照实说:“赵婶家。”
      “你不是本镇的人?”
      “对。”
      “怪不得,我说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你。”
      这镇上又不大,附近的村子也就那么几个,陈槐从出生起就住在这里,大部分人他都见过。
      本镇的人,陈槐就算不认识,看着也会觉得眼熟。
      方夏确实是个生面孔。
      风在吹着,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坐在阴凉的河边,吹着风,说着话,钓着鱼,其实也挺惬意的。
      也就是在这个下午,陈槐知道了方夏是从隔壁菖兰镇的村子里一个人跑出来的。
      她外婆去世之后,舅舅舅妈一家都不待见她,所以她只能走。
      但她胆子又小,不敢跑得太远,就来了云江镇。
      阳光越来越柔和,风越来越凉爽。
      金灿灿的夕阳渐渐铺满了河面,波光粼粼。
      鱼钓也得差不多了,陈槐收起钓竿,看向坐在一旁的方夏:“我要回家了,你是继续在这儿坐着,还是?”
      方夏站起身来,她都没发觉,她就这样在河边跟陈槐一起待了一个下午。
      “我也回去了。”
      陈槐一手提着装鱼的桶,一手拿着东西,顺着阶梯往上走。
      他的摩托车就停在旁边的一家杂货店门口。
      “你帮我看着鱼。”走到车边,陈槐把桶往地上一搁,往店铺走去。
      方夏看着他的背影,在后面喊:“你干嘛去?”
      “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陈槐走过去,不知道跟店老板说了些什么。
      不一会儿,他就拿着两个塑料袋回来了。
      “给。”陈槐把塑料袋往方夏手里一塞,指挥她,“把袋子撑一下。”
      “哦。”方夏揉搓了一下袋口,撑开塑料袋,方便他往袋子里放东西。
      陈槐先把桶里的水往袋子里倒了一些,又放了几条鱼进去。
      两个袋子都装好,陈槐让方夏提着其中一个,然后自己提着另一个袋子,拿去送给了杂货店的老板。
      他走回来,收拾了地上的东西,把车钥匙插上,打燃摩托车,一副径直就要离开的样子。
      “欸,鱼!”方夏以为他忘记了,好心提醒。
      “送你了,”陈槐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扔下一句,“你拿回去,晚上和赵婶她们一起吃。”
      话音刚落,他一脚油门,车子就蹿了出去。
      那副不正经的模样,看着痞帅。
      但眼神,分明又是严肃的。
      方夏看不懂陈槐。
      但她总觉得,他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才对。
      第6章
      方夏就这样一头雾水地提着一袋子鱼回了赵婶家。
      赵婶开了门,惊讶道:“哪来的鱼啊?”
      “陈槐钓的,说送给我们吃。”
      “好耶!”小敏忙不迭地跑过来,“我最喜欢吃这种河里钓的鱼了,跟街上卖的不一样。”
      方夏和赵婶一起处理鱼,准备晚饭。
      陈槐钓的是黄骨鱼,这种鱼个头小,但味道鲜美。
      以前,方夏也常常跟外婆一起去山边的小水沟抓这种鱼来炖汤喝。
      外婆把处理好的鱼放在铁锅里,煎得两面金黄,倒入一大碗开水炖着。
      再把自家做的豆腐切上几片放进锅里,出锅前撒上一把绿油油的藿香叶。
      香气就从厨房飘出来了,满院都是。
      可是,这些都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方夏,没有了外婆,还只能住在别人家里。
      虽然赵婶对她很不错,但她还是觉得不自在。
      她生怕自己会做错事、说错话,会让人讨厌。
      另一边,陈槐也在做鱼汤。
      灶台下的柴火烧得很旺,煎好的鱼在沸腾的水里翻滚。
      他不肯让奶奶帮忙,一个人把饭菜都做好,端上桌了,这才去屋里叫奶奶来吃饭。
      这些年都是这样,从陈槐会做饭起,只要他在家,他就很少让奶奶动手做饭。
      他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地大事,唯有在这些小事上努力减轻奶奶的负担。
      多做几顿饭,多洗几个碗,多劈几块柴,多挣几块钱。
      陈槐盼着自己多做一点,奶奶就能少做一点。
      -
      新一天的太阳升起了,阳光穿透山间的薄雾,洒向静谧的土地,照着地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