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 阅读设置
    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161节
      谢叔问“是干什么的”。
      “是个老师”孟季淞说“我想找个能理解我工作的人”。
      “你自己有主见就行”林晓慧说“有需要我出面的就打电话”。
      晚上吃过饭让他们都回房间歇着,明天回京市。
      林晓慧给谢叔留下钱,嘱咐几个孩子看好盖房质量和速度,一行人启程向京市出发。
      早上出发下午两点多钟才到京市。
      回到家,各自分工生火烧水、打扫卫生、出去买饭。
      林晓慧给孟斌打电话告诉他,她和几个孩子先回来了,晚上让孟季湘接他回来见见两个儿媳妇。
      “季渝,你家这么多的房间啊!”王丽莹问。
      “你可以搬过来住”孟季渝说。
      “可我还要值夜班”王丽莹回答。
      “随便你吧!”孟季渝抱着褥子出去搭晾衣绳上。
      “二哥吃饭了”孟季涵在大门口喊了一声。
      “季渝、季淞吃饭了”孟季洲说着朝外走。
      进屋没见他妈,孟季洲问“咱妈呢”?
      “妈睡了,咱们吃饭”孟季涵说完也打个哈欠。
      晚上孟斌回来,林晓慧拿出两套首饰给李百玲和王丽莹说“这是我当年在疆省买的和田玉料子打的首饰,你俩一人一套”。
      “这些就是那些石头打的”孟季洲问。
      “是啊!五块钱买了一包袱”林晓慧说。
      “妈,丽莹就在京市上班,能不能让她在家里住”孟季渝问。
      “这也是你的家,明天把东西搬过来吧!上班的地儿离咱家远吗?”林晓慧问。
      “明天我骑车带她走走看”孟季渝回答。
      “让大哥开车,咱们去逛街吧!”孟季涵说“就我们四个人,不带你们”。
      “姑,坏坏”平平对安安说。
      安安点点头说“坏”。
      孟季淞说“四叔陪你们扔皮球玩”。
      林晓慧去抽屉里拿出五百块钱给孟季涵说“给你嫂子买两件衣服”。
      看着车走了,回屋才说“你俩说说你们岳家的情况,这媳妇都进家门了,我和你爸还不认识亲家,这以后见了可不好说话”。
      孟季洲说“百玲的爸也是空军,她妈在妇联工作,家里有两哥一姐一妹”。
      孟季渝说“王丽莹的父亲在警备区,母亲是妇产科大夫,两姐一哥”。
      第150章 了解
      林晓慧听着这介绍,挫败的说“你俩也是这样介绍咱家情况的”。
      “介绍是母亲家庭妇女,父亲是军人,家里兄妹八人,我排行老二”孟季洲说“其实这些从填的表格上都能看到”。
      林晓慧看了孟季渝一眼,孟季渝立马说“我说的基本上是一样的,本来她妈听家里兄妹多不太愿意,后来她嫂子问下面的弟妹都是什么文化程度,我如实回答,后来不知怎么就同意了”。
      “那也用不着这么急着办婚事啊!”林晓慧说。
      孟季洲笑着说“妈,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你不累”。
      “结婚是件大事,这也太草率了”林晓慧说。
      孟斌插言道“算了,孩子们都愿意就由他们吧”!
      林晓慧起身去看俩小孩子,见孟季淞正哄他俩睡觉呢?
      “洗澡了吗?”林晓慧小声问。
      “洗白白”平平一骨碌爬起来说。
      抱着去给他俩洗完澡,又喝了奶粉这才睡着。
      他们回来时,林晓慧拿着本《金剑雕翎》看的津津有味。
      “妈,你还看武打小说”孟季湘问。
      “不能看吗?”林晓慧说“这本书很好看”。
      方书瑶回屋看孩子已经睡了,过来说“妈,你早点休息吧”!
      林晓慧站起来说别忘了关大门,就回卧室。
      孟斌在床上看着报纸说“你是要拜访季洲的岳家”。
      “这婚结的急匆匆的,这么不踏实”林晓慧说“还俩人同一天举行的婚礼,真是巧他爹碰上巧她娘,巧上加巧了”。
      “那你想怎么问”孟斌说“人都已经进家门了”。
      “我就是觉得不符合常理,咱们季涵要是有喜欢的人上门,孟斌你舍得她这么匆忙的出嫁吗?”林晓慧问。
      “当然不能就这么匆忙的嫁出去”孟斌说“就因为这个觉得不踏实,也可能他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切,你直接说重男轻女多省事,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林晓慧说“明天我还是要问清楚”。
      “先休息,明天再慢慢的问吧!”孟斌说。
      早上吃过饭,林晓慧发愁怎么开口问才不伤害对方自尊。
      孟季洲过来说李百玲有话想对她讲。
      李百玲坐在林晓慧对面说“妈,我在原来家里是可有可无的人,大姐是我爸妈的第一个孩子,接着是两个哥哥,后来我一岁时,我妈又生了妹妹。我和季洲同岁,妹妹是老师,准备今年十月一日结婚,所以我要先嫁出去。季洲是我自己挑中的,家中的次子,这个排行刚刚好,既不会像长子一样处处做表率,也不会像小儿子一样娇惯的一事无成”。
      “你是用你原生家庭做对比,这样对我家季洲不公平”林晓慧说“季洲是个开朗活泼、阳光帅气的军人,我想知道你是把他当成了什么”。
      李百玲没说话,孟季洲说“妈,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当时我得知百玲同意结婚后我是很高兴的。我性子跳脱她稳重,我急躁她冷静,我俩性格互补,婚礼上的事也是一起商量着办,我觉得挺好的”。
      “我不是难为她,只是婚姻是双向选择,是相互适应相互成就相互理解,婚姻更是一种责任”林晓慧说“在这个家里,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宝,我不希望你们两个在婚姻中受到伤害”。
      除了屋里的孟季洲和李百玲外,孟季湘他们几个在院里摘菜,都听见了这番谈话。
      方书瑶低声说“我以为只有我惨兮兮的,没想到二弟妹也是如此,怪不得看着冷心冷肺的。不知三弟妹是怎么回事,她看着不像是家里对她不好”。
      “你这说的什么话”孟季湘说“你现在和我是一家人,我对你不好么”!
      方书瑶红着脸说“胡说什么呢?季涵还在这儿”。
      “我没听到”孟季涵起身说着向屋里走去“妈,你们说完知心话了没有,说完了让二哥出来干活”。
      孟季洲和李百玲出来,“二哥,你做个铁锅炖吃吧!”孟季涵说。
      “和妈说声咱们去菜市场买排骨”孟季洲笑着答应。
      林晓慧看着这群孩子拿着菜篮子又去菜市场了。
      锁上门,带上存折去银行查货款,分别去了农业和工商两家银行。查完后急急忙忙的回家,孩子们已经回来了,方书瑶、李百玲帮着王丽莹搬物品。
      她回屋给刘成打电话,接通后她问这货款是不是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刘成告诉她货款没错,里面还有肥皂、罐头的钱,酒的价格定不下来,只知道价格是越来越高,钱让她安心收下。
      听刘成这么讲,她放下心来。其实她不知道马江让他们几家的亲戚都参与进来了,从十家变成四十多家做酒、做肥皂,每次交易还是他领着人去,从不假借他人之手。
      放下电话,把存折放好,听见院里传来平平、安安的笑声。
      孟季淞和两个孩子进来,“妈,三嫂上班的医院离咱这儿不远”孟季淞笑着说。
      “那就好”林晓慧说“你休几天假”。
      “休半个月吧!”孟季淞说“队里人手不足”。
      “人手不足你就主动回去”林晓慧说“这可不行,我和你爸还等你孝顺呢”?
      “叔孝顺”安安说。
      “叔坏,奶气”平平对安安说。
      “叔坏”安安立即改口。
      “你们两个小坏蛋,四叔白哄你俩玩了”孟季淞过去抓他俩玩。
      搬完东西,几个人过来坐下,看样子像要长谈。
      “妈,让王丽莹和你讲讲她家的一些情况”孟季渝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
      王丽莹挠挠头说“我不知从哪儿讲”。
      方书瑶说“从你和季渝怎么认识的讲起”。
      “我认识季渝是去年的事了”王丽莹说“我爸是军人,我妈是地方医院的医生,平时都很忙。哥哥是老大,还有两个姐姐,我是最小的一个。我妈生我时已经三十岁,那时候她和我爸整天忙工作顾不上我,就托付给院里的一位老奶奶照顾。应该是我两岁多的时候,家里人发现我很笨,说话说不清楚,也不认识路,姐姐出去玩就把我锁在家里。后来哥哥推荐上了大学,大姐没考上大学进了纺织厂在工会工作,二姐上的中专,我后来考的护理”。
      “三嫂,按你说的你也不笨”孟季淞说“你都能考上学会笨到哪儿”。
      “后来我妈想让我分配时回金陵,我听从学校的分配到京市”王丽莹说“我家有个规定,父母以后有长子赡养,同样他们的财物也都给长子。至于我们这些女孩子结婚后就不再管娘家的事,同样也得不到娘家的助力,姐妹之间也不再来往,安安分分的在婆家过自己的日子。我和季渝认识是经人介绍的,我妈当时不同意是因为她嫌弃妈你是个家庭妇女,后来我大嫂问你下面的弟妹文化程度,她不相信你妈一个家庭妇女能培养出大学生,总之一句话我们家是个亲情淡薄的家庭”。
      “你家这规矩是封建思想”方书瑶忍不住说道。
      “从我记事起,我爸就讲过,以后想要出人头地就得自己拼,家里只管到我们二十岁”王丽莹说。
      林晓慧听的是瞠目结舌,这奇葩的规矩可不就是封建思想,怎么当时运动中也没割了去。
      “妈,你什么意思”孟季涵问。
      “你妈能有什么意思”林晓慧说出心中所想“这规矩在运动中怎么也没割了去”。
      “三嫂,按照你家这规定,你兄姐以后和你不会来往”孟季淞说“我们家兄妹以后可是要来往的”。
      “都去忙你们的”林晓慧把大孩小孩都赶出屋,长叹一口气。
      中午吃着饭,孟季涵问“妈,我和大嫂后天上班,明天你有事安排吗”?
      “没事,对了你们去拍婚纱照吧!季湘和书瑶也去补拍婚纱照”林晓慧想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