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448章
      
      林彩蝶看着他点头微笑,然后又说了一遍:“谢谢你,混蛋。”
      许是林彩蝶表情太和善,司机嘀咕了两声,不过终于不那么碎嘴了,开车出发。
      绕来绕去40分钟,车子停在一个街道口,这黑人小伙转头巴拉巴拉的又说了一段。
      林彩蝶听不懂,但是她看到外边街道口的牌坊了,心里有数了,这里就是唐人街。
      林彩蝶转头看向车前的计价器,嗯?没有。
      林彩蝶又看向黑人小伙,笑了下,问:“多少钱?”
      她也知道他听不懂,再问的时候,还用手比划着数钱的动作,然后竖起一只手指,意思是10块钱。
      黑人小伙也算灵通,大手笨拙的伸了三根手指出来,还不停的强调着什么。
      第622章 唐人街
      30?会不会贵呢?林彩蝶想着就看到外边有个华人路过,连忙开门下车。
      “喂、hi&*¥&@··· ···”小伙又是一阵叽里咕噜,然后也赶紧开车门下车,生怕林彩蝶跑了的样子。
      林彩蝶没跑,对着外边这个大概有五十岁的东方面孔,问道:“你好,能帮我个忙吗?”
      这个人听到后就站住了,果然是同胞,能听的懂。
      他站住问:“是叫我吗?”
      别说,普通话挺标准。
      林彩蝶点点头:“对的,大叔您能帮我和这个出租车司机说一声吗,看看过来的车费是多少。”
      大叔看了她一眼,这才对着追过来的小黑子叽里咕噜的说了起来,两人对话了几句,然后,这个大叔就转头对着林彩蝶说道:“30块。”
      林彩蝶一听自己没听错,然后说道:“我要票据。”
      然后开始拿钱,可是小黑没有票据。
      林彩蝶就知道自己肯定被黑了,这里应该用不了30 的,不过这时候倒是没必要在这耽误。
      掏出钱直接给了,那个小黑接过钱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没问题,这才装起钱,冲林彩蝶打了个口哨,然后一边走一边有节奏的点着头,钻进了车里,汽车冒出两股黑烟,直接走了。
      林彩蝶笑了下:“谢谢大叔了。”
      这位大叔这才看向林彩蝶:“姑娘,你不会英语就敢自己乱跑?”
      林彩蝶:“没事,这是白天总不会有啥事吧。”
      这大叔笑了下:“是过来找人吗?”
      林彩蝶点点头:“对的,谢谢您了,我先进去了。”
      再次道谢后,林彩蝶步入了唐人街。
      这里的华夏氛围要比国内还浓郁,现在也是春节刚过不久,街道上还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红灯笼,火红的华夏节,对联··· ···布满了华夏元素。
      走入唐人街,这里大多数都是华人,似乎也是刚刚过完年的缘故,大家都喜笑颜开,穿红挂彩的,还有不少人在一个小平台上在舞狮子。
      反正整个唐人街入目所及,都是热闹的感觉。
      林彩蝶这时候反而没了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就是感觉在国内后世的时候的那种感觉,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林彩蝶四处走动着,看着,这里的招牌居然也是以汉字为主,一面面的牌匾看着都很有亲近感。
      更让她亲切的是,这里人说话聊天也用汉语,少用英语,这感觉就舒服多了。
      看到有个超市,林彩蝶径直走了进去,她还记得饭店老板说的,要买帽子和围巾的事。
      听人劝、吃饱饭,还是准备上吧,反正现在是冬天,围的严实点也没啥。
      超市不是大超市,但是是自选超市,这个现在国内还没有。超市里边也多是生活用品和食品这些,林彩蝶走了一圈,才在一个挂着毛巾的地方看到有帽子。
      这里不仅是毛巾、帽子,还有围巾、手套、袜子这些。
      林彩蝶看了下,质量还都行,样式也还好,就挑了一个粉红色的毛线帽子,两边还有竖下来的像辫子一样的设计,挺好看。
      林彩蝶记得在后世,这个样式还存在呢。
      又挑了两条围巾,一双手套,袜子她挑了七八双,然后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拿去交钱。
      这么多,放在一起也才30多块钱,不对,是30多刀。
      交钱的时候,看到收款台下边居然还有电子表,她也买了一个:“我再买一块电子表吧,麻烦帮我调一下时间。”
      老板点头:“行,要哪个颜色的?”
      林彩蝶指着一款红色的说道:“这个就行。”
      老板拿出来给对了下时间:“时间都对呢,这个五块。”
      林彩蝶掏出一个五块的纸币递了过去。
      这边的时间和家里那块表不对,林彩蝶不想调那块,那就买一块,等回去了,再调就行。
      拿着这些东西,林彩蝶出去就戴上帽子,围上 围巾,剩下的先放纸袋子里,然后一路走着,纸袋子就慢慢的空了。
      意识直接把里边的东西都收到了空间里,剩一个空的袋子,拿不拿影响不大。
      然后林彩蝶就四处转了起来。
      这里卖吃的的很多,也有很多小门脸的店铺,里边就是小吃,也有超市、茶叶铺子等,都是华国特色。
      林彩蝶在这里就再也没有登陆老美之初的迷茫,相反还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
      既然这里就有东西能买,林彩蝶也在这开始了采购。
      首先就是童车,她要买一辆能放两个孩子的童车,现在老美这里就有卖。
      可惜林彩蝶转了几家超市也没有找到,没办法,这种超市都是比较小的,卖的也是以日常用品为主,而童车好像已经超出日常用品的范畴了。
      买不到也不着急,反正也不是到这就走,再找就是了,不过林彩蝶还是和一个超市的营业员打听了一下。
      营业员是一个小姑娘,说话声音很清脆:“要是买童车你最好到大超市或者孕婴商店去买,在这种小超市是没有的。”
      林彩蝶也就告辞了,不过倒是买了几个玩具,有魔方、陀螺、毛毛球这些,都是小东西,后世不算稀罕的东西,但是这年代的国内还是极为稀少的。
      买了这些东西后,林彩蝶又在其他店面一个个的逛着,衣服服装她没买,擦脸的洗脸洗发的倒是买了一些,不过也没多买,这时候的这些东西就是比国内的好一些,但是要说有多好倒是不一定。
      反正她生机滋润,皮肤不用这些都是特别的好。
      她还买了些咖啡,又买了好多的卫生纸和卫生巾,这边的卫生纸比国内的要白要柔软,至于姨妈巾,国内现在还没有。
      当然在唐人街这里,能买的也就这些了,林彩蝶打算回头去附近的大超市看看,这边人说了,在这边叫超级超市。
      林彩蝶继续转,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向导或者临时的导游,带着自己去买些需要的东西,或者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信息以及情报,让自己能够有目的性的去找。
      第623章 老乡~
      都板街,就是林彩蝶所在,这里就是唐人街的核心,是老美西部最大的华人聚集区。
      林彩蝶此时就在街道上的一个茶馆门口,听着一个老头在那摆龙门阵,讲着这边的历史。
      林彩蝶也挺感兴趣的凑了过去,听老头白话。
      老头讲话中带着得意:“咱们这的唐人街是最有年头的,当初大量的国人过来,身处异乡、语言不通,怎么办,只能聚集起来,不然没法谋生啊··· ···”
      在老人的讲述中,林彩蝶也了解了这边的由来。
      唐人街,顾名思义,就是华人的聚居地,而旧今山唐人街可以说是最早的,甚至还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样板。
      开始的时候不是叫唐人街。
      在30年代开始,大批闽粤地区居民背井离乡,远赴老美西海岸。
      他们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为谋生只好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国人居住的地方,形成了一条条富有华夏特色风情的街道,街道上牌楼矗立,宫灯高挂,醒目的繁体汉字招牌比比皆是。
      华夏元素贯穿着每家店铺,甚至很多都是以国内老家的街道命名。在菜市场,顾客与商贩用当地方言讨价还价,若是不注意他们手中的钞票,还以为自己置身于国内的某个地区菜市场。
      每逢佳节,唐人街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人们舞狮舞龙、耍龙灯。许多华人携家带口来到餐馆吃家乡饭,叙同宗情,永远难忘故乡的土壤。
      在这里,他们将传统文化一代代传递下来,英语国家将这类华人聚集的地方叫作“chinatown”,也就是唐人街。
      这些人开始是怎么过来的呢。
      从清末开始一直到民国中期,国内沿海地区居民为了谋生,开始远赴海外,当时是以劳工的形式出现的,比较有名的是老美西海岸、下南洋等等。
      这一时期输出的劳工超过1000万人口。
      而在清末时候,加利福尼亚这里淘金的国人就有之多。
      华人移民聚集在旧今山,淘金之余,他们打起了零工,做起了小买卖,并以其高超的手工技艺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