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要是买了,这房肯定得改造一下,但是受限于这个年代其实也改造不了太多。
但是林彩蝶有信心能改造的好一点,毕竟是有过见识的,而且空间里建筑材料也不缺。
最起码,绝对是水泥楼板,钢筋混凝土支撑,绝对不能是这木头的了。
木质楼板不是不好,但是他不隔音啊。
当然这些都是买了后才能考虑的问题,现在还不需要详细的去考虑。
林彩蝶离开这里并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直接就在中山路转悠了起来。
相比局口街,中山路才是林彩蝶真正想买的地方。
全国有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而且多数都是核心的商业街区。
鹭岛这里也不例外,别看现在的中山路不是最繁华的,但是用不了十年,这里就开始好起来了。
中山路是鹭岛最老牌的商业街,是保留较完整的,能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沿街均为闽南风格的骑楼建筑,富有时代韵律。
这里都算是属于民国时期的建筑,虽然比不上沪市的万国建筑群,但是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种有着独特风格的老街区,建筑质量还好,还都是民国老建筑,这样的地方想不发展起来都不行。
林彩蝶在这四下的看着,这条路是真的好短,仅仅600米,从这头就能看到那头。
其实后世联通的几条街都算是中山路商业区,但是只有中山路的房子算是好一点,周边的街区就都是老房子了。
林彩蝶转悠了一下,也不确定有没有要卖的,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还是国营单位的办公场地呢。
林彩蝶觉得想要在这买铺,还真得在房管所去看看,要是有也只能在那找到。
要是没有,也没办法。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国内房产真正出现井喷还要在千禧年之后,还有20年的时间足够她准备。
但是这次既然过来了,当然也要到房产所去看看。
现在的房产所还是按区来登记的,林彩蝶打听了一下,是要到区里去。
一路问着,房管所已经在中山路外很远了,好在她来的还算及时,现在的区房管所还没下班。
林彩蝶进屋后,照例有人问她来干什么。
林彩蝶据实回答:“我是想看看咱们区中山路这里有房子出售吗?”
问她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年轻的男同志,在林彩蝶看来就是一个小哥哥。
小哥:“你要买房?”
林彩蝶点头:“对,就买中山路的。”
小哥:“你是哪里人,为什么要在中山路买房?”
现在买卖房屋虽然是允许的,但是也不像商品房那么随意,毕竟知青回城后本来的城里住房就紧张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知青回城,才出现房屋买卖频繁的情况,家里住不下,孩子也结不了婚。
卖小的,换大的,或者卖这里的,换其他地方的。
总是奔着好去的。
林彩蝶现在的户口是在岛上,户口证明也是在岛上。
现在的户口本还是白色的封皮,还是硬纸板的,上面是红色的“户口本”三个字,下边是某某公安局。
但是部队的户口本封面上是多个五角星的,下边也不是公安局,而是**部队**师。
主要是南山岛是军管,还没交地方,军属虽然不在军籍,但是户口是部队所在地。
林彩蝶一边拿出户口本,一边说道:“家里那边不太方便,所以想在这边买个屋。”
这小哥一看户口本封皮,再一看内容,态度也好多了。
这个年代,部队在各方眼中还是很有威望和信服感的。
“不好意思,没想到你还是军属。”
林彩蝶:“没什么,就是事情还是要麻烦你们了。”
小哥:“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吗,来,你先在这边坐一下,我去统计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中华路的房子。”
“好的,谢谢您。”林彩蝶道谢后坐下,非常的有礼貌。
林彩蝶其实心里也打鼓,她知道这年代能买卖房屋,但是具体的需要哪些手续和条件,就一模两瞪眼了,完全是靠着多活一世的厚脸皮来问。
要是上辈子的性格,她指定不敢出来问。
第460章 明天见
其实林彩蝶也是想多了,虽然这年代买房有限制,但是具体细说下来,也等于没有。
现在还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更多的看的都是人的意思。
人家看你顺眼,或者给你面子,这个事情说不定就成了。
要知道国内的首次商品房销售可是在79年,到现在,改革的春风早就吹满祖国大地,作为特区,自然很多方面都是走在前列。
买卖房屋自然不是事了。
林彩蝶看到小哥到里边在一个像是领导的人旁边说了几句,然后两人交流,再然后小哥就到一边的一个桌子上拿起了一个硬纸的文件盒,打开一个个的看了起来。
林彩蝶看了下,就收回目光正襟危坐。
过了大概十分钟,小哥过来了。
“同志,我查了下,中山路上没有,不过路后边有一栋民宅是要出售的,你看行吗?”
林彩蝶:“是在哪里?”
小哥:“就在第三巷子,中山路后边第一排。”
林彩蝶看了下位置,然后问道:“我想到房子那里看看。”
小哥抬手看了下时间:“这样,我这也快下班了,你稍等一下,我带你过去看看吧。”
房管所是没有带人看房的业务的,就是管理和登记。
不过下班后人家管你,那就是帮忙了,林彩蝶赶紧表示感谢。
“太谢谢你了,真的是麻烦你了。”
小哥:“没什么,一点小事,你稍等会。”
等了半小时,小哥就笑着过来了:“林同志,咱们走吧。”
林彩蝶笑着站起来:“好的,还没请教同志贵姓。”
小哥:“我叫林子峰,也姓林。”
林彩蝶就笑了,好像在这个时候,一个姓氏就能拉近好多距离一般:“那可巧了,林同志,今天实在感谢,不然我肯定找不到地方。”
林子峰:“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们的宗旨,林同志不用客气。”
说完后,两人同时笑了,因为彼此称呼都是林同志,也确实有点喜感。
林彩蝶:“我应该比你大吧,要不你叫我林姐吧。”
林子峰看过林彩蝶的户口本,确实比他大一岁,他点点头:“行,林姐,那你叫我阿峰就好。”
两人忽然间就感觉更亲近了几分。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陌生的两个人在一起,彼此都会有些防备,这个时候若是有什么事或者契机打破陌生感,就会忽然间觉得,欸,还挺有默契的。
这个是任何人之间都会产生的心理变化。
林子峰到一边推了自行车出来,林彩蝶有些尴尬,她可没有车子。
林子峰也不好说带着她,就说道:“咱们走过去吧。”
林彩蝶点头,跟着一起走着过去了,这一来一回,林彩蝶就感觉有些脚酸。
若非是海珠,怕是早累的动不了了。
不过好在是坚持过来了,也只是一点疲劳而已。
林子峰对这里明显是相当的熟悉:“中山路这边的房子还是都不错的,主要就是面积够大。”
他们这算面积都是只算占地面积,地上建筑这些,也没谁会管。
“这套面积182平方米,已经属于大房子了,就在这边。”
然后带着林彩蝶从中山路的一个巷子进去。
整个中山路600米长度,街道两侧所有房屋加起来,通往街道骑楼后面的巷子其实没几条。
而眼下要卖的这个房屋,就在骑楼后边,第一排的一个独立屋。
“这家的情况是家里老人没了,两个儿子也都有住的地方,这个是老房屋,就卖了分钱,也有人来看过,不过因为价格问题,一直也没谈拢,你看看吧。”
林彩蝶已经压制不住心里的火热了,这里虽然不是第一排,但是就在第二排,还是独立的,房子虽然很老旧,但是位置其实一点也不比前排的差。
这里不管是自住还是作为商业,其实也不影响什么的。
最最关键的是,林彩蝶知道了,这里居然是宅基地。
要知道,宅基地和普通商品房是完全不同的,除非开发占地,否则就可以一直继承下去。
而林彩蝶清楚,虽然这里算是鹭岛市中心街区,但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和人文,这里以后是不会开发的。
包括先头她看的局口街都是,后来鹭岛的主要现代化开发其实都是在内陆,岛上还是以原本的建筑为主。
“这个他们打算卖多少钱?”
“6000块,两兄弟一人3000。”
其实两兄弟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也都分了房。
也不是说这个房子就不想留,但是卖了更适合他们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