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323章
      
      但是现在可不敢,一旦有点意外那才是追悔莫及呢。
      现在的日子这么好,林彩蝶自己都知足的不要不要的,才不会冒一点点的风险。
      算了,不想了,早点睡觉。
      林彩蝶直接进了空间,外界噼里啪啦的声音,哪能休息的好。
      第二日,林彩蝶起来时早上五点多,出了空间后发现,风也停了,雨也停了。
      扒着窗户望了一下,院子里还好,毕竟是水泥地,水也都顺着预留的泄水孔都出去了。
      不过后院的泥地就不行了,打眼看过去都是泥水坑。
      栽种的树,也有两棵被吹倒,这两棵是今年栽的,还没扎下根去。
      她快走两步到父母房间的走廊那处小门,顺着玻璃往外看。
      外边的道也是泥水坑遍地,不过这条路上,洋洋洒洒的散落着好多的鱼。
      有的还在泥坑中甩动下尾巴,但多数都是搁浅在那一动不动的。
      这道上有两个人影,在那弯腰捡着鱼。
      这俩人就是林卫国和杨三妹,都穿着雨鞋,一人一个桶的在那。
      林彩蝶也没办法,劳动人民一辈子的朴实风格,想让他们歇着都难。
      林彩蝶想了下,也找出雨鞋换上,然后拎了个空桶,也出去了。
      “娘,你和我爹什么时候起来的?”
      杨三妹抬头看了一眼:“你咋也出来了,我们也刚起来没多大会。”
      林彩蝶:“我也帮你们捡捡。”
      那边的林卫国听到了,也转头看过来。
      “你别拣了,这些也不多,你那肚子能蹲的下,行了,回去待着吧,这里一走一脚泥的,你在陷进去摔到。”
      林彩蝶低头捡了两条鱼,说实话,确实不舒服。
      她又站起来:“那我就不捡了,你俩也就捡捡这条道这,别往村子那边去了。”
      村子那边的沙滩和码头,都是平时大家淘海的长去处,今天那边肯定也有不少货被打上岸,但是人也肯定少不了。
      杨三妹:“不去,就在家门口这边捡捡,唉,你爹说了,这些都是你渔场冲出来的。”
      林彩蝶:“很多都是深海的被卷到渔场这边来了,说不定现在渔场里的鱼还多了呢。”
      说着,林彩蝶就往道路另一边走了两步,看看渔场啥样。
      嗯,围网还飘在那,但是里边还有没有鱼,她也不知道。
      渔场的海面还在翻滚,时不时的荡起一朵朵浪花。
      这种海面的小波浪其实没啥大影响,不过内海就不一定了。
      正常台风过境,他们渔民要出海,也是要停个半天一天的。
      第444章 台风过后
      一般台风天过后,都有几天丰收的日子,海里拖网的鱼获会比平日里多。
      而且价值也会高,说不定就拖网遇到深海鱼和价值高的鱼。
      看着眼前的海洋,林卫国也心里有些欲望,真想开船出去拖一网。
      现在的海面,他那条大船在近海处是可以的,家里之前那条十几米的就不行了,风浪能直接让船不稳。
      林卫国说了一句:“我等下吃完早饭就去开船,现在近海拖一网。”
      林彩蝶:“你自己怎么拖,到时候连个分拣的都没有。”
      这船最多的时候,随便一网下去都是3000斤左右,最多的时候,一网都能上来个6000斤。原本林卫国出海,船工都是6个,主要的就是分拣。
      船上的设备多,平时捕鱼时需要出力的地方还真不多。
      林卫国:“我也是开船回来的时候顺便拖一网,今天这情况一网也够了,回来再找人分拣就好了。”
      30多米的船,也是吃油的大户,既然动了就拖一网了,反正也是回渔场码头,拖网后正好上岸。
      林卫国驾驶的这条船,不仅动力强劲,还是双发动机。
      若是发动机失灵或者出了毛病,那备用发动机开始工作。
      林彩蝶:“你要拖网也行,不过你别自己去开船了,喊上两个船工一起过去。”
      船工开支都是按月算的,天气不好的时候,不出海,也是要给钱的。
      这样当然要喊上了。
      林卫国点点头:“行,一会我去喊。”
      今天这路到处泥泞,从渔场这里走到村里,也相当难走,林彩蝶是不会去的。
      拎着一个装了好多鱼的桶,林彩蝶就去了后边的伙房,这些今天都能收拾了吃掉,还新鲜的很。
      在海边,即便发不了财,但是吃吃喝喝的每天拣点也是能够的。
      进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刘福和于主任带着张贺他们往出走。
      看到林彩蝶也招呼道:“小蝶也这么早就起来了,这桶里是啥?”
      林彩蝶:“门口捡的鱼,被台风打上来了,刘叔、于叔你们也要出去。”
      刘福点点头:“昨天的台风挺大,我得到渔场看看。”
      其实现在没船,看看也只是在岸上看,但是那也得看一眼,不然他不放心。
      林彩蝶:“那我把这些拎到厨房,等下就能吃了。”
      杨霞已经开始做饭了,看到她拎着一桶鱼,也赶紧过来接过去。
      “这哪来的鱼?”
      “前门捡的,昨天浪头打了很多鱼上来,我爹娘早上就去捡了。”
      杨霞一听很是后悔:“哎呀,我都忘记去看看,就急着做饭了,早知道也早起一会,去看看鱼。”
      她也是知道的,有台风时要去赶海,主要是现在吃饭的人多,要是不早点准备,她都怕耽误了。
      自己饿点没事,但是要因为吃饭耽误林彩蝶的正事就不行了。
      所以她一直都是提前过来准备的。
      林彩蝶笑笑:“我娘他们捡就可以了,小帆昨天没被吓到吧。”
      杨霞笑着摇头:“没有,昨天她还很兴奋的,雨大的时候,就趴着窗户看,说这是第一次住台风天不漏水的房子。”
      看的出来,杨霞也感觉很幸福。
      这其实也是常态,包括镇里,只要不是新建的房子,台风天都是会漏水的。
      林彩蝶:“昨天晚上,前边浪头高的很,很多浪都比房子高,打在窗户上和墙上,声音都是pang~pang的。”
      她爹娘的房间,外边都是钢筋的栏杆,昨天台风前,提前又用木拍子挡住,不然昨天那玻璃都得碎了。
      杨霞也感慨:“那还真够大的,那姑姑和姑丈住那屋没事吧?”
      别看她也是渔村人,但是也没在台风天看过海。
      后海村那边,村子离海边和前海村差不多,走出去也都要十分八分的,没有谁在台风天出来。
      除了林彩蝶这种,直接把房子建在海边的,还真没谁能在台风天感受一下大海的咆哮。
      林彩蝶:“没事,提前上了拍子,这边也是围墙,就是大门处进来了不少的水。”
      大门那里包括进来的几步,地面当初也是做了硬化处理的,就是水泥地。
      但是这次台风,林彩蝶还是发现了问题。
      这进来海水直接分流到两边,一边还好,就是竹丛和鸡鸭棚子,但是也有点影响。
      另一边就是她们前边的院子,虽然也有预留的排水沟,但是海水灌进来还是流的哪都是。
      这个后边还是要重新修整一下,前边道路也要留个出水的地。
      不过道路这块,短时间还真都是这种泥水坑,指望着村里修,十年都不行。
      林彩蝶印象中,村里通镇上和县里的大路,九几年就开修了,但是村子里的那些道,都是千禧年之后村村通的时候才开始修建的。
      杨霞:“等我把饭煮上,也过去看看,院子里还是得收拾一下。”
      林彩蝶:“没啥好收拾的,等着看这天气什么时候热了,地面干了再说吧。”
      现在的海洋里垃圾还少,被卷到岸上的最多就是一些海草和贝壳,不像后世,台风天涌动着,把大量的海洋垃圾也带过来。
      塑料瓶、塑料袋是最多的。
      杨霞把稀饭煮上,然后又煮了一锅鸡蛋,这才过来收拾这桶鱼。
      都是小的石九公、跳跳鱼多,也有几个海螺,就是一个新鲜。
      杨霞:“这些中午时做个鱼汤吧。”
      林彩蝶点头:“也行。”
      想起鲜味浓郁的鱼汤,她也有点馋了呢。
      到了这边,她也不着急走了,也跟着杨霞帮着做点啥。
      现在这年代,早餐吃干的比较少,不过林彩蝶每天都安排着做点干的。
      她们这边不产面粉,不过玉米是有种的,林彩蝶大多数都是直接煮了啃着吃,不过也有人磨了玉米面。
      今天早上,杨霞做的就是玉米面饼,里边还添加了白面,现在在锅上蒸着了,热气呜呜的向外散着。
      要是让林彩蝶经常吃,她肯定不习惯,玉米面相对来说比较粗,但是偶尔吃一次,她觉得还是挺香的。
      现在,顺着水蒸气出来的味道,就带着一点淡淡的玉米味,她都有点想吃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