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320章
      
      反正只要送上船,自己就能收了。
      这些家具还是赵峥嵘以部队需要的名义才做的,这些要是收到空间里,基本上能摆放个差不多。
      马上要来台风,这个时候装船,未必行的通,关键是她爹肯定也不会让她出海。
      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自己十拿九稳的事情,也必须得考虑一下其他人怎么想。
      ··· ···
      一直到下午一点,看还没人回来,林彩蝶就出去看看。
      到了码头,恰好看到船往回开,船上的人谈兴正浓,讲的热烈,不过好几个人身上都是湿漉漉的。
      林彩蝶在码头处迎了片刻,等船靠岸后,一群人下船,她才问道:“堂哥、海军,你们还下水了?”
      两人都笑了,一边刘福解释道:“不下水不行,还真亏了他俩能干,这次加固后倒是能顶一段时间了。”
      林彩蝶:“那快进屋,让我爹给找个衣服换。”
      大堂哥摆手:“不了,直接回去换了。”
      林彩蝶:“家里饭都做好了,就等着你们回来呢,接下来也不出海了,下午也都没事了,中午你们好好喝点。”
      大堂哥:“一点活,就回去吃了。”
      林卫国也跟着劝说:“做好了就在这吃了,现在都一点了,回去你家里人也都吃了。”
      林彩蝶也肯定留他们啊,怎么说也帮了大忙:“都做好了,还回去啥,这样,哥你和海军先回去换衣服,然后赶紧过来。海军你姐还在后边帮着做饭呢。你俩换好衣服就来啊。”
      本来郑海军也想着回去了就回去了,这样一听,那就过来吧。
      他和大堂哥互看一眼,确定了下,然后点点头:“行。”
      林彩蝶:“前院自行车你俩骑回去,回来还能快点。”
      这俩人也不墨迹,跟着进了院子,推了自行车就走。
      林彩蝶又招呼着大家赶紧到后院先去洗手,然后准备吃饭。
      然后又张罗着找酒,还是本地的米烧酒,普通酒,46度,但是比散酒要好。
      其实他们本地最多的是散酒,再就是高粱酒,鹭岛的丹凤高粱卖的比米烧酒还要好。
      不知道是不是地域的原因,对面的湾岛也是金门高粱酒有名。
      不过对于家里的人来说,米烧酒也算是不错的了,包括刘福和于主任,喝这个也感觉很不错。
      林彩蝶在餐厅的一边摆了个柜子,里边就放了一箱这个酒。
      这年代一箱可是都是24瓶的,里边还有一桶散白酒,酒杯什么的。
      其实林彩蝶想着的是,谁要是贪杯来两口,直接拿着喝就好了。
      但其实她不在的时候,很多时候林卫国回来也只是倒点散白酒。
      林彩蝶想着回头让赵峥嵘泡点药酒,放在这边,谁喝都能舀一点,还能保健养生。
      其实林彩蝶让林卫国喝点酒,主要是因为她爹腿上风湿比较严重。
      现在的大船算是条件好点了,但是以前出海的时候,是经常需要下水的,就是秋冬天有时候也是要下去的,什么腿能扛得住啊。
      把酒拿出来,氛围也起来了,酒桌上,几个男人很容易就带动起氛围。
      林彩蝶在女的这一桌,也拿了一瓶酒:“能喝多少喝多少啊。”
      她知道的,杨三妹就能喝两盅,郑海英和杨霞少少的喝一杯也没啥事。
      这年代女人喝两口白酒在农村好像也挺正常的。
      何况郑海军和堂哥、表哥也在这桌。
      虽然是分两桌,但是就是挨着的,喝酒敬酒的两桌在一起,也不影响。
      林彩蝶有孕在身,自然不会喝酒,自己装了饭,就着炖的肉和红薯粉,倒也香香的。
      今天林卫国还留下了两条大堂哥他们网上来的两条魔鬼鱼,中午一起烧了。
      这个鱼,边缘的那层软骨吃着味道是真的好,外面的胶质都有点粘嘴。
      林彩蝶也是真的喜欢,连着吃了两三口。
      第440章 离海太近了
      林彩蝶吃的快,在感谢了大家对渔场的付出后,也早早的放下了筷子。
      坐在一边都有点犯困。
      刘福也是看到林彩蝶的样子,就喊她:“小蝶,你回去休息一会吧,我们这时间还长着呢。”
      现在渔场这边的氛围挺好,大家处的也不是老板和伙伴,更多的像家人和朋友,林彩蝶现在孕肚这么大,大家也都关心着她。
      刘福说完,其他人也跟着看过来,看她精神有点不好,也都直接的劝说了。
      “是啊,下午也没啥事,我们慢慢吃喝,你回去休息一下吧。”
      林彩蝶看着他们确实得一会才能结束,索性也就顺应民意,回去休息了。
      离开了食堂,外边已经有些湿意了。
      走到前院,能听到海浪翻滚间冲刷着码头和岸边崖壁的声音。
      想着从来没在台风天看过海,家里这么近,这次或许是能看到了。
      也不知道台风大了会不会把瓦片给吹飞了。
      村子里的大喇叭也开始宣传台风要来的消息了。
      循环播放着:“各位村民,请大家注意,台风即将到来,请做好防台准备。各位村民,请大家注意··· ···”
      每年的台风天基本上也是这样,提前告知大家做好准备,一个是房屋的维护,台风天容易出事,再就是一些有渔船的,该停靠避风港的就赶紧停靠。
      林彩蝶听了下,然后也看了眼家里。
      现在的新房,修的都不是石头房,而是红砖房,也是水泥建的。
      别的不好说,抗风雨能力肯定比石头房结实。
      就是这窗户、门都是木的,这个的密封性和后世的那种铝材的没法比。
      不过,已经算是条件好了。
      村里多少人家,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林彩蝶小时候也没少住这样的房子。
      她又走出去,到渔场看了看,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她也不懂那些所谓的技术,也只是看看浪大不大。
      其实下水看她还是可以的,不过也没啥必要。
      但是看眼下的浪,想开船出去肯定没人会同意,即便家里的大船能扛住这个强度的风浪,也没谁会同意她开船出去的。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这几天,基本上她只能在家待着了。
      不过还好,现在她也不适合出去乱跑,和平时也没什么两样。
      渔场这块她是真的庆幸自己当初把刘福他们拉过来,不然不说以后,单单是眼前的很多问题她就解决不了。
      随便转了下,又把家里的鸭子往回赶了赶,这些鸭子也是知道可能的风险,也是早早的就远离海边。
      林彩蝶赶着鸭子回去,然后关了大门,只把小腿高的小门开着。
      回到房间,感觉有些无所事事,也只能回空间里收拾一下了。
      关好门,进空间。
      林彩蝶找到一个空的集装箱,然后用粉笔在这集装箱上开始画线。
      这个集装箱是40英尺的那种,面积在25平方左右,内部长度11米8,宽度2米13,高度2米72。
      标准尺寸的高柜。
      这次也只弄到这么一个高柜,林彩蝶想着这个加工一下弄一个小房子出来。
      她自己画来画去的,其实也只是画两个窗户,其他的,这玩意也没有什么设计的可能。
      其实她有印象,曾经刷视频刷到过,有的集装箱房屋把一侧通通打掉,装上落地玻璃,或者打掉大部分。
      那种的肯定很好,放在空间的岛上甚至还有好的视野。
      不过林彩蝶也好,赵峥嵘也好,想实现这个恐怕有点难。
      其实林彩蝶不知道的是,自己有点封闭了。铝材门窗甚至是断桥铝门窗在现在国内已经有了。
      要是想找的话还是很容易找到的,不过村子里大家不知道也没必要用那种的罢了。
      一个是渠道信息不通畅,再就是能省钱,谁也不想花高价。
      林彩蝶画来画去的,其实心里也是心不在焉的。
      这个时候她还有点担心赵峥嵘的,还好这次不是出任务,不然更担心。
      这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到底是落后,这要是有手机,就方便太多了。
      一下午,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林彩蝶都有些无所事事,家里也没有需要她忙的。
      这时候就会有,太有精力了其实也不好的感觉。
      第二天,林卫国开船去避风港,林彩蝶没去,小艇直接让大表哥给开过去停靠。
      这时候的浪比昨天还要大,也昭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
      台风在第二天傍晚时候开始降临前海村,先是风力越来越大,接着是雨哗哗而下。
      狂风暴雨中,天色直接变得昏暗。
      林彩蝶站在窗前往外看的时候,几乎看不出去多少。
      杨三妹在一边喊她:“别看了,给你蜡烛,早点回屋躺着去吧。”
      台风天停电在渔村几乎是必然,平时下雨大了都会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