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272章
      
      验血的人不多,林彩蝶很快就采血完,不过问了下,拿到结果则是要等到明天上午了。
      林彩蝶可不能等到那时候,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是郑海英还得回去呢。
      林彩蝶直接回了主任那里:“医生,我刚刚采了血,不过结果要明天才能拿。”
      主任抬头看着她,问:“你不是县城的?”
      林彩蝶摇摇头:“我是峡湾渔村的,正好来县里买渔网,顺便检查一下。”
      主任皱眉想了下,然后说道:“这样,你留个电话给我,明天我去拿你的检查结果,然后电话告诉你吧。”
      “谢谢医生。”林彩蝶赶紧道谢,能有个这样的医生愿意帮忙,绝对是好事,大多数医生,谁管你这些啊,反正结果是你的,爱拿不拿。
      林彩蝶在主任递过来的纸上写了村里的电话,然后还在上边放了5毛钱。
      医生已经很负责的帮忙拿结果了,总不能电话费还要人家出吧。
      这年代打个电话费用也不低。
      主任看了眼,也没说啥,她也经常帮着打电话,有的不给钱,她也不要,给的,她也就收了。
      谁的日子也不会因为一个月一两个电话的费用就过不下去。
      不过,能知道出话费的,肯定都是有心人。
      林彩蝶笑道:“还不知道主任怎么称呼?”
      主任笑了下:“我姓薛,薛红霜。”
      “薛主任好,我叫林彩蝶。”林彩蝶一边介绍着,一边想薛主任这名字听着挺霸气,薛红霜。
      薛主任用手指敲了两下病历,笑了:“我知道你叫林彩蝶,行了,你先回去吧,电话我估计得中午才能打给你了。”
      林彩蝶这才想起,自己的病历上是有自己名字的,倒也不觉尴尬,笑了下:“行,那薛主任再见。”
      “再见。”
      出了门,郑海英还在长椅上等着。
      林彩蝶走过去:“走吧。”
      郑海英:“你这检查完了,挺好的吧?”
      林彩蝶点点头:“挺好,咱俩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回渔网厂取渔网,直接回去。”
      郑海英点头:“行啊,你想吃什么,我请。”
      林彩蝶也没客气:“我要吃猪脚面。”
      郑海英:“没问题,我知道石桥那就有一家,很好吃。”
      两人去吃了猪脚面,然后去厂子。
      黄磊给找了个板车,把两人的渔网装上,又给送到码头,装上船。
      林彩蝶道谢:“谢谢黄哥了,不然我们俩还真不知道该咋弄。”
      黄磊根本不在意道谢,而是对小艇很感兴趣:“这船是你的?”
      郑海英他熟,不可能是她的,那就只能是林彩蝶的了。
      林彩蝶笑了下:“嗯,家里的。”
      黄磊打量了一圈,点头称赞道:“这船不错。”
      林彩蝶:“要不要上去看看。”
      黄磊摆手:“算了,我回去还有事,下次吧。”
      他走了,走之前还和郑海英笑笑。
      林彩蝶看他推着板车走远的身影问郑海英:“怎么,有没有感觉。”
      “要死了你,这能有什么感觉。”
      “哈哈,那咱回去吧。”
      小船在午后的阳光中破浪而行··· ···
      此时阳光最是热烈,小艇舱内本该闷热的很,但是打开窗户,伴随着速度,海风吹进来,一阵阵凉意。
      两人发丝飞舞,却也不显得凌乱。
      郑海英感慨的说了一句:“你这船是真的好,太阳晒不到,风还吹不到脸,座椅还舒服。”
      林彩蝶:“这就是钓鱼艇,等你以后有钱了可以买游艇,那个更好,还有床,能睡觉呢。”
      郑海英:“就是你家大船那样的舱?我感觉没有这个好。”
      林彩蝶笑了下,也没给郑海燕解释。
      相信以后看到游艇她就知道了,这时候说的再多,她也不会有什么形象感。
      小艇飞速前行,船后一条直直的水线向两边扩散,慢慢的又消散在广阔的大海上··· ···
      两人笑着聊着,时间一晃而过,小艇慢慢停靠在渔场码头。
      林彩蝶站起身,稍微扭动了下腰肢算是活动了,然后说道:“到站了,网先放这吧,等回头再卸。”
      郑海英也没觉得放船上有什么影响:“行,卸的时候我要不在就先都放你那。”
      说着话,两人出舱,林彩蝶锁上舱门,然后在郑海英的搀扶下下船。
      “我没那么矫情,下船能下。”
      “那也不行,你就听话点吧。”
      下了船,林彩蝶收回手:“去我那坐会呗。”
      郑海英摆手:“不去了,我先回去看看,对了,什么时候放网下鱼苗,你喊我啊。”
      林彩蝶:“行,我知道了。”
      第374章 渔场步入正轨
      放网是刘老师确认的时间和位置,在第二天,他和张贺、李东波也都跟着帮忙。
      郑家这边,海英、海军也都跟着,一共两条船。
      刘福站在小艇的甲板上,颇有些指导江山的味道。
      “来,这张网下在这,对,放下去就好。”
      他指着一处海面说着,然后另一艘船上的几个男的,把渔网放下去。
      这种网下水后就直接沉了下去,然后浮标在海水的浮力下,带着网口飘在水面上。
      这时候还要用竿子把浮标上边的网支撑起来,这样才能防止鱼出逃和野鱼进来。
      几个男人一起动手,把这个渔网撑起来。
      然后,又在刘福的指导下,一一的把围网下到海里。
      等到在郑家的渔场把网下下去,刘福又开始准备放鱼苗了。
      在林彩蝶的小艇甲板上,此时放着四个箱子,每个箱子里有200条鱼苗。
      “下鱼苗的时候注意啊,一定要先把海水装些进箱,等一会后再下网里。”
      刘福不停的叮嘱着,几个人在他的指导下,也开始先后的装海水上来,然后再放鱼。
      一个个的箱子加水,一个个的围网里被放入鱼苗。
      都放完后,刘福也不着急回去,而是让林彩蝶开着小艇在四个围网来回的转了两圈。
      他一边观察,一边还记录着什么。
      在海上忙活了一上午,才算告一段落。
      这次下网,投入鱼苗,也是林彩蝶期盼已久的,说实话,她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快,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够进行第一次试养殖。
      当然,这些养殖出来后也不是上市出售的,而是再次等待产卵,然后再次繁殖。
      不过,郑海英渔场养殖的,就不归林彩蝶管了,直接卖掉也没什么。
      回去的时候,正好村里人传话,说有她电话,林彩蝶过去后得知是主任打的,检查结果很健康,也没多想。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福笑着说:“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大黄鱼养殖的很多重要难题还是没有攻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彩蝶:“我相信刘老师,也会一直支持刘老师。”
      刘福也笑了:“有小蝶你这句话我就放开手脚干了。”
      林彩蝶:“你就应该放开,我对你是绝对的信任,还有,若是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尽管说。”
      刘福:“暂时都是技术上的,这次虽然下海了,但是大黄鱼见天即死、亲鱼少、保活难、驯化难、人工催产难等种种难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攻克,以后的难题还多。”
      林彩蝶:“专业方面的事情我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其他方面有要求刘叔你尽管提。”
      刘福:“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了,我这么说是想告诉你,别看现在已经有鱼苗下水了,但是这种鱼苗其实并不是我们培育的,而是半培育,不过这次的成功也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和方向。”
      林彩蝶其实没担心,因为她知道最终结果是注定的,过程怎么样其实不重要。
      其实林彩蝶心态还算好,要是她真的明白上辈子刘老师面对的困难或许就不这么认为了。
      不说80年代,就在92年,大黄鱼养殖中间试验与深化研究课题受阻,为了继续养殖,刘老自己借债30万,这可是92年的30万啊。
      当然,林彩蝶相信到92年,她应该已经不在意这30万了,但是,若非是海珠的原因,其实大黄鱼项目还真不会这么顺利。
      但是,也正是因为海珠,林彩蝶才会穿回来,才会有这些动作,一饮一啄,谁又能说清因果。
      旁边于主任笑呵呵的:“老刘,我是真的羡慕啊,没想到你们这进度这么快。”
      刘福摆摆手:“别人不懂,你还能不懂,我只是希望通过这种繁养鱼苗给小林回回血,真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于主任笑了:“哈哈,你倒是会说话,那我是不是也得支援一下小林同志。”
      刘福:“那必须的,你现在这吃的好,睡的香,要是不支援一下,你好意思吃的下去。”
      于主任拿着筷子,差点噎到,他顺了一下,才点了点刘福:“你个老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