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262章
      
      她也有打算,若是可以的话,等下可以买上一坛这个豆瓣酱,再买上一坛泡菜,这样自己回头也能时不时的改善一下了。
      乐乐主要吃的是那两道不辣的,但是也浅尝辄止的尝了回锅肉,也很喜欢吃。
      不过水煮肉就没有给他了。
      第359章 大铜镜
      乐乐今天吃的也很爽,不过沈清柔没让他多吃,毕竟肚子还在恢复中。
      雪花鸡焯和清蒸江团都属于带汤的比较软。吃主食的时候,林彩蝶又给乐乐点了一个面条。
      一顿饭吃了一个小时,也算都是大快朵颐了。
      吃完后,林成龙又快速的跑回学校,过了一会回来,带了好几个饭盒。
      林彩蝶帮着他都装到饭盒里,把他送走,才和沈清柔慢慢向着招待所走去。
      恰好,去招待所要路过刚刚走过的学府街,而这时候的学府街,摆摊的人也多了起来。
      两人也是下意识的,路过就看了过去。
      摆摊的都是卖老物件的,一共有六七个摊子,上边也是各种东西,啥都有。
      沈清柔:“还看看吗?”
      林彩蝶摇摇头:“早点回去吧,乐乐都累了。”
      谁知道乐乐不愿意了:“小蝶阿姨,不累,要玩。”
      林彩蝶乐了,看来这还是一个爱转悠的小家伙啊。
      也难怪,在岛上看到的和县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最起码,岛上少有楼房,而这街道两边,楼房还是很多的。
      “那咱们就慢慢的往回走,好不好?”
      “好。”
      林彩蝶估计乐乐本身也不知道慢慢往回走的意思,就是应承而已。
      这慢慢走着,就可以随时打量起各个摊位上的东西了。
      林彩蝶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好看的物件上边,这么走过去,倒是有两件好像看的过眼的。
      一个花瓶,上面是花团锦簇,色彩鲜艳。
      一个大的铜镜,上面不带一点锈迹,看着光可鉴人。
      林彩蝶凑了过去,沈清柔也跟着走了过去。
      林彩蝶先拿起花瓶,看了看,基本上品相完好。
      林彩蝶递给沈清柔、
      沈清柔摇摇头:“这个就是民国时期的。”
      林彩蝶懂了,放下,开始去隔壁摊位看铜镜。
      不是说民国时期的不是古董,也算,就是年代近,价值自然就低。
      在这时候,国内古董的收藏热潮还没到来,好东西多的是,自然不着急买这些算不上年份的东西。
      这个铜镜,沈清柔也看不好。
      “我对这个了解不多,不过这个品相很好,应该是个好东西。”
      林彩蝶开始讨价还价了。
      老板:“100.”
      林彩蝶:“我只有50 。”
      老板肯定不干:“最低90块你拿走,50肯定不行。”
      林彩蝶:“我真的只有50。”
      老板:“那你看看别的吧,这铜镜可是汉代的,而且保存的没有一点损伤,一直都是地上保存,这种的一辈子也碰不到几次。”
      林彩蝶:“我是挺喜欢这个的,你应该也知道,现在有谁能出这么多钱买这么个物件啊。”
      老板:“你看看这个镜子的尺寸,这么大的铜镜在古代也是富贵人家才能用的。”
      林彩蝶注意了,这个尺寸确实挺大,比洗脸盆小一圈,但是铜镜不是都这么大吗。
      有疑问自然就问出来。
      老板倒是能细心解释:“铜镜和现在镜子一样,有大有小,小的就巴掌大小,还有就是盘子大小,像我这个这么大的,真的算是稀有了。”
      林彩蝶:“你在降点吧,我就买了。”
      老板:“80块,这是最低了,少一分我都不卖。”
      老板也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这个镜子80块确实是自己能接受的最低价了,因为去省城,肯定能卖这么多。
      林彩蝶想了一下,直接掏钱了。
      青铜器对于她来说,有点神秘,那点可怜匮乏的知识,一直认为青铜是真正的国宝级。
      其实不然,流传下来的青铜器很多的,而铜镜作为古代家居生活的必需品,流传的更多。
      但是林彩蝶也没买亏,这个品相确实好,而且个头大。
      主要是林彩蝶手摸上去后,热度很足,不过比白天沈清柔看的那个还要差点。
      这并不是说林彩蝶白天拉着沈清柔走的原因,这年代,瓷器相比金属器物,价格本身就低一些。
      所以,即便沈清柔看的那个可能比这个好,但是价格在现在绝对没有这个高。
      买了这个铜镜,往前走几步,就是她们先前看的那个摊位。
      林彩蝶扫了一眼,发现那个东西还在。
      沈清柔也看了眼。
      看到两人,这位摊主老板也热情多了。
      “两位,别着急,再看看,我这都是好东西。”
      林彩蝶一手抱着用报纸包着的铜镜,一边说道:“你这价格太贵,看到吗,我买的这个是铜镜,价格比你那盘子价格还低呢。”
      别说,这铜镜还是真有重量,差不多30多斤,这个就是卖重量,也能值个几块钱吧。
      那老板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后说道:“来,看看我这也有铜镜,还有别的。”
      林彩蝶看了眼沈清柔,索性就先走过去。
      “先头我们看中这个盘子了,你要是能给个合理的价,我们就买了,然后再看别的。”
      老板看看两人,一咬牙:“这个不是盘子,是碗,50块,这价我都不赚钱了。”
      说不赚钱,林彩蝶和沈清柔都不信,但是这个价格也是在两人考虑的范围内。
      刚刚在吃饭时林彩蝶和沈清柔还探讨来,以现在的行情,除非是真的好的珍品瓷器,否则基本上都是50块以内能买下。
      不过林彩蝶的注意力则是放到这东西上,这个居然是碗,简直不能理解,说是大酒杯也比碗靠谱。
      主要是口大,进深浅,虽然也算能装,但是用着肯定不方便。
      沈清柔蹲下去,又拿起那个碗看了起来。
      说实话,沈清柔还真是很喜欢瓷器,她觉得透过瓷器能看到历史,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方式,这种属于学术和收藏相结合的原因了。
      既然她觉得价格可以接受,那就买下来了,这些年她和郑中原也是存了些钱的。
      看到沈清柔这个样子,林彩蝶就知道肯定是动心了,直接张嘴:“再便宜点,我们要了,还会再你这看看别的。”
      老板一咬牙:“48块。”
      林彩蝶:“45,你要觉得行,我们现在就要,正好我看你这也有别的,我再挑挑。”
      老板同意了,已经翻倍赚了,而且林彩蝶要是再买点啥,还能赚点。
      “但是你必须在我这再买两件。”老板还强调了一句。
      第360章 三件
      沈清柔和老板交易了后,老板还给了两张旧报纸,可以把这东西包起来。
      林彩蝶则是蹲下身去,看老板的这些东西。
      本身样数不多,铜钱就占了一半的地方。
      在沿海,是很少遇到民国的银元的,像是袁大头这些,都被拿着走私去了,他们都是用这种银元交易。
      铜钱这东西值钱的不多,尤其很多铜钱保存的并不好,锈迹斑斑。
      林彩蝶打量一眼就错过了目光,现在她有很多铜钱了,而且值钱的应该也有,这时候还是别买了。
      她则是把眼睛放在了那些小玩意上,不过还是让她诧异了,一半的东西,拿在左手上居然都没有温度。
      难道现在就有假货了吗,还是说这个东西是真的,但是没有价值?
      林彩蝶仔细想了下,还真不确定海珠发热是因为物件的价值,亦或是年代。
      但是别的不说,好东西确实能让她烫手。
      不管是因为什么,林彩蝶还是决定相信海珠,哪怕就是买到的价钱不高,只要烫手就有发烫的必要原因。
      林彩蝶拿起一个玉佩,大概拇指大小,是一个小狐狸,上面还有一个挂绳。
      这个玉质林彩蝶看不出好坏,不过这个小狐狸倒是雕刻的惟妙惟肖,看着就很讨喜。
      林彩蝶左手握着小玉佩,一阵阵暖意传来,不是很烫,但是感觉很温暖,看来也不算太差的东西。
      她又转头看向另一边的一个印章,拿起来,这是一枚淡黄色的印章,调转过来,也能看到上边的字迹。
      不过都是反转的写着,而且上边还有一些红色的印泥痕迹,所以她也认不出这些字。
      不过这印章也是有点温度的,只不过是淡淡的。
      林彩蝶又看向旁边一个带着红色的印章,这个拿到手里,温度就高的很,甚至比刚刚的玉佩都热。
      林彩蝶心中一喜,调转过来,上边的字比刚刚的还难辨认,应该是篆字。
      林彩蝶只在这里看中这三件,拿在手里打量了一下,然后把这三件都递给沈清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