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216章
      
      过年过节的不出海的时候,要是现在就没收入了,按月给即使不出海也有收入,大家也都想找个长期靠谱的活计。
      赵峥嵘:“爹找的这几个都是认干的老实人,多给点也行。”
      林卫国摇摇头:“60不少了,先这样。”
      林彩蝶也点头:“对,平时回来再给拣点海货,然后年节的在给发点东西就行,钱上不能给太多。”
      人都是有惯性的,给多了再养出毛病来不好,大家上船的基本工资都是这个价。
      再说了,这大船要比小船轻松。
      几个人正讨论的热烈,林成龙端着煮好的软丝过来了。
      林彩蝶看他都切好了,一节节的或者一个圈一个圈的,也没全都不管,自己到厨房调了个汁。
      第295章 给钱
      软丝白灼后的口感是最原始的那种,有嚼劲、而且还带着鲜甜。
      林彩蝶印象中,自己小时候要是能吃到一口软丝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这时候再吃起来,依然会有回味。
      她给赵峥嵘夹了一个:“尝尝看,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么吃了。”
      赵峥嵘笑了下,吃一个,确实挺好吃。
      这种东西在没有零食、甚至缺衣少食的那时候,也的确能算上好东西了。
      林彩蝶是65年生人,那时候国内刚过自然灾害,也刚刚还清苏联外债,但是老百姓还是吃不饱饭。
      一直到她记事后,吃饭都是定量的。后来才好一些。
      所以国人都要感谢袁爷爷,是他解决了国人的温饱,让大家能吃饱肚子。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儿时的记忆都是偶尔出现,想起来也不再是负担,而是甜蜜。
      吃饭的时候,林彩蝶也说了要搬家的事。
      “爹,再出海就等几天吧,在家也休息一下。”
      林卫国不在意的说道:“没事,这船出海一点也不累,都是机器,睡觉还有床。”
      林彩蝶:“不是,后天搬家,你们等搬完家再出海吧。”
      “啊~搬家?”林卫国有些懵:“你要往哪搬,你那研究中心吗?”
      林彩蝶点头:“对啊,那边我修码头呢,等渔场开始养鱼了,也得看顾着,我和娘都准备好了,日子也看好了,正好你们回来了,不然我们也不好搬。”
      搬家这个事林卫国确实第一次听到,尽管看到林彩蝶在研究中心那边大建特建的,但是也没想过自己过去。
      那时候想的是要是晚上需要看着帮忙的话,就住一晚就可以了。
      现在忽然告诉他搬过去,这还真有点突然。
      关键是这是女儿的,而女儿毕竟嫁人了,而且在他心里,这建设的钱本身就是女婿出的。
      虽然女婿人很好,但是也不能去女儿家住啊。
      “这个,搬家就不用了吧。”
      林彩蝶知道就是这样,心里对自己先拿定主意,觉得是真有先见之明,这要是这会再说看日子,估计真就被搪塞了。
      “不搬什么啊,那么大摊子,阿嵘回部队后我也看不过来啊,我又不能常住这边,也得时不时回岛上,不然阿嵘不是自己过日子了。再说了,我现在怀孕了,很多事就更不好处理了,咱们都搬过去,又能给我帮忙,我娘还能照顾我,怎么,你不想管我了。”
      赵峥嵘跟着说了一句:“是啊,爹,我在这边独身一人,我和小蝶就得爹娘多照看,不然这日子还真不好过下去。”
      赵峥嵘这是真实的想法,何况他对林彩蝶是绝对的爱屋及乌。
      对林父林母,他也是当亲父母对待,别说林彩蝶出钱,就是都是他出钱,他也不会说啥。
      一个男人娶一个女人,同时也要承担女人的一些责任的。
      林彩蝶也不是那种只顾娘家的人,对他家人也是一视同仁。
      最主要的是底气,他知道林彩蝶那个空间,完全不会有生活上的压力。
      反正种种因素下来,赵峥嵘其实心态特别平稳,平日里就只有幸福。
      如果说林彩蝶的这些折腾,让他觉得有些不好的就是。
      林彩蝶在村子里这边,就不能天天陪他了,这不能天天和老婆见面才是最让他接受不了的,其他的,都不是事。
      看到女婿这么说了,日子也定了,林卫国也不能说啥了。
      再说,他心里还真就没办法,他和杨三妹一样,觉得林彩蝶摊子铺的太大了,这要是没人帮衬一点,日子怎么过。
      曾经老两口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聊天,都有担心赵峥嵘退货的想法,实在是林彩蝶太不让人放心,一天天的瞎折腾。
      最后,事情就这么定了,后天搬家。
      一顿午餐,也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了。
      吃过饭,林卫国和林彩蝶算了一下账,刨除各种开销,这次净赚3160元。
      林彩蝶高兴,当场做主就把钱分了:“这第一次出海,咱就分了,当个好兆头。”
      递给杨三妹1580元:“娘,这是你们那份。”
      1580啊,7天就这么多,杨三妹都有些不好意思。
      林彩蝶直接塞他手里:“至于给不给我爹留点零花钱,你自己决定。”
      说完,拿出80块钱塞赵峥嵘口袋里:“这些你拿着做零花。”
      赵峥嵘一脸幸福的笑:“不用,我花不到钱。”
      林彩蝶拍了拍他的口袋:“不管能不能花到,男人口袋里得有点钱。”
      赵峥嵘也不拒绝了,笑的和个二傻子似的。
      他高兴的是林彩蝶无时无刻的关心。
      杨三妹看看她们两口子,又看看一脸期盼的林卫国。
      从自己口袋里拿出钱,从里边抽出一个5元的,直接递给林卫国。
      “你不用装那么多,这些就够你花了。”
      林卫国··· ···
      按理说5块钱也确实不少了,他就抽个烟,偶尔喝个酒。
      这年代烟便宜,几分钱、一毛钱的都很多,最好的也不过3毛钱。
      5块钱也是他平时手里零花的大钱了,应该知足。
      但是人就怕对比,自己姑娘给女婿装,直接就是80.
      自己的女人呢。
      其实他不知道,要不是有林彩蝶这比着杨三妹有些不好意思,也就给他1块钱。
      平时不用买啥,还想拿多少啊。
      林彩蝶看着想笑,不过也没说啥,老两口相处一辈子了,自有自己的相处之道。
      等到收拾碗筷的时候,赵峥嵘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块钱偷偷的塞到林成龙手里。
      “你自己到学校用。”
      林成龙不要,赵峥嵘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听你姐说吗,男人口袋里要有点钱,别喊了,再让爹听到,面子还要不要。”
      也是,老头手里才5块,他要是揣10块,确实伤面子。
      但是也不能和姐夫要钱啊。
      林彩蝶也笑:“行了,你姐夫给的你拿着就行,回头多帮姐干活就好了。”
      林成龙也就装了起来,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和幸福的。
      当然,更多的是家里的氛围,家里赚钱,生活不再有压力,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第296章 电视
      第二天,赵峥嵘跟着林卫国在家收拾东西,一些该搬过去的,都和林成龙一起推板车先搬过去。
      林彩蝶则是到村部给林彩凤打了个电话。
      当林彩凤听到明天就搬家,心里也长草一样:“那我和你姐夫明天就回去。”
      林彩蝶:“要不开船接你去吧。”
      林彩凤有些迷茫:“啊,开船接我?”
      林彩蝶:“对啊,你到码头,我直接开船过去,咱家现在有个小艇,跑一趟方便的很。”
      林彩凤:“那你明天不忙吗。”
      林彩蝶:“要不我今晚上去接你,在家住一晚,我也怕明天有事。”
      “也行,那你晚上过来吧,我正好收拾一下。”
      “好,那晚上我过去。对了,你在家就把晚饭吃完,家里晚上不张罗了。”
      “行。”
      联系好了后,回到家还是和家里人一起收拾。
      别看家里挺老的,但是生活了这么多年,攒下的东西还真不少。
      破家值万贯,在杨三妹看来,什么都不想丢,都是一点点的置办、攒下的。
      像是林彩蝶说的行李这些,太烂的,棉花都成块的那种,就不拿了。
      她都买了新的
      但是杨三妹都舍不得,即便不睡了,也能改做棉袄。
      这年代,棉花可是好东西,过日子哪能说丢就丢的。
      赵峥嵘和林成龙、林卫国每人一辆板车的把东西一批批的运过去,主要是家具,像是床、柜子、桌子这些费劲一点。
      虽然林彩蝶让魏广生给打家具了,但是都是以研究中心那边为主,前边的房子,还是家里的搬过去,剩下的缺啥再做。
      不过,魏广生还是送了贺礼,一张床,也算是为新家的一点心意。
      这张床直接就放在了林彩蝶和赵峥嵘的房间。大家也都持赞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