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125章
      
      他们过来也不是开军舰,是海军的动力船,不过也算是我国现在海上比较好的船了。
      “那我要注意什么吗?”
      赵峥嵘摇摇头:“不用,你已经很好了,做你自己就好。”
      说实话,林彩蝶多少还是有一点点紧张的,但是也不多,只是一点点。
      应该是那种爱屋及乌的感觉吧,也不知道赵峥嵘在家里受不受宠,自己能不能也被爱屋及乌一下。
      第二天一早,林彩蝶就锁了大门自己静悄悄的下水,走水路回到前海村,先是到工地上看了一眼,工地上30多工人热火朝天的干着。
      第169章 日子近了
      看了工地,又和他们领头的大师傅沟通了一下。
      基本上,年前的几栋房屋框架能起来。
      大师傅说话也很直接:“东家,你可以让木匠过来了,我这留的门窗都是标准尺寸的,让他看一下,我们沟通一下,就可以提前做着了。”
      林彩蝶点头应了一声:“好的,就是我们村子的,我回头让他过来找你。”
      工头点了下头,又问道:“东家还有别的要求吗?”
      林彩蝶摇摇头:“没别的事了,不过你们干活注意安全。”
      “放心吧,我们都知道。”
      林彩蝶又回到家,看着眼前的四间小房,林彩蝶感慨良多。
      再过半个多月,自己就将离开这里,而这里也就成了娘家。
      说没有触动那是胡说,重生一次,再次来到这里,开始对待感情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期待。
      谁知道慢慢的,和前世的际遇就完全不同了。
      慢慢的,居然能够再次遇到赵峥嵘,也让自己的感情有了新的开始。
      虽然还没成亲,但是现在和赵峥嵘的相处已经有了些相濡以沫的感觉。
      收起感慨,林彩蝶摇了一下头,慢慢的走进屋里。
      日子按部就班,林彩蝶也没再跟着出海,每天在家里不是织毛衣,就是做被子的。
      有时候也带着布到大姐家,看林彩霞给她做衣服。
      林彩霞现在住新房,每日里倒是心宽体胖了,当然这应该也和肚子大了有关。
      这一天,林彩霞正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和坐在旁边织毛衣的林彩蝶聊天。
      小阿明一手一个小汽车,撅着屁股在地上来回的推动着,嘴上还给配音。
      “嗡嗡··· ···”
      林彩霞:“还有四天了,心里高兴不?”
      林彩蝶捋了一下头发:“我也不知道,想着也成家了,也挺好,可是想着离开爹娘,又有点舍不得。”
      “矫情,你知不知道村里人都怎么说你,说你有福气,找的对象还是干部,小赵连长那是多难得的,你还劲什么。”
      林彩蝶有些幸福的笑了一下:“我也没矫情,就是心里这么想的。”
      林彩霞:“咱们总是要嫁出去的,咋能总是在家做老姑娘。小赵连长对你也好,你看你还没结婚呢,这就开始造了,这渔场、新房的,人家也没说你啥,你还有啥不知足的。”
      林彩蝶:“我知道,也没不知足,我这就是有些杂乱念头。”
      林彩霞:“嗯,能理解,我那时候也有。”
      林彩蝶看着林彩霞笑着问:“你那时候多久缓过来的。”
      林彩霞一看就是拿他打趣呢,瞪了一眼她:“呸,你还是姑娘呢,瞎打听什么,等你结婚啥都知道了。”
      说完后又笑着传授起经验来:“男人嘛,都是一个样,等吃过肉了就知道疼人了。”
      林彩蝶这下不好接了,就开始低头织毛衣。
      距离新婚还有3天,林彩蝶所有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新衣服、新被子之类的,家里的陪嫁也都准备了,两床被子,一些零碎的。
      魏广生和林彩蝶给拿了一个新的箱子过来,大红的颜色,上边还有雕花,看着很是吉利、喜庆。
      她的嫁妆也早就装好了,就等着出嫁了。
      今天林卫国和杨三妹也没出海,因为赵峥嵘打了电话过来,今天,他的母亲会上门送彩礼。
      这个事林卫国和杨三妹相当重视,姑娘出嫁,亲家那边家里人本来还以为过不来呢,现在过来了,当然高兴了。
      这说明人家也看重林家这个亲家,也看重林彩蝶。
      不过,对方毕竟是干部家庭,林卫国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既怕人家看不上林家的条件,又怕闺女嫁过去后受摆弄。
      虽然赵峥嵘说的是两人在这边过,但是那也是林彩蝶的婆婆,又怎么可能完全撇得开。
      这一天,林家也是打扫的干干净净,不仅如此,林卫国还换上了林彩霞给新做的衣裳,看着倒也精神了几分。
      不止是他,杨三妹今天也是一身新,虽然知道把家里所有最好的都拿出来,也不可能比的上亲家那边,但也是希望别因为自己这边让林彩蝶难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一个样。
      孙清提前两天就到了,到了后也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就去了岛上。
      她要先看看儿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她已经听说了,岛上房子紧张,自己这冤大头儿子居然自己盖房了。
      想到这个她就生气,其实她也好,赵兴邦也好,都是国家分的房子。
      而且她也认为,既然国家已经分了自己再建设就有些亏。
      再差的房子也不是得千八的啊。
      孙清是直接上岛了,可是看到赵峥嵘这新房子后,怎么说呢,也感觉还行。
      主要是这个位置,就在军营边上,而且直接靠着大海,地方够大,还有两个院子。
      不过也就只能是还行了,这院子虽大,但是也不能种个菜啥的。
      当然在农事上她也只知道种菜了。
      孙清是下乡潮之前就读军医大了,等到大势来了她都工作了。
      以前虽然不是啥高门大户,但是也是一直生活在城里,也只种过菜。
      她问赵峥嵘:“为啥还弄两个院子啊,还都靠在海边。”
      赵峥嵘:“小蝶说在下边养点鸭子,见天吃海里的东西就行,分着还不会弄脏院子。”
      孙清点点头:“也是,挺好的想法,不能种菜,多养点鸡鸭的也有肉吃,也能算个收入。”
      然后看这三间房,确实盖的也挺好。
      等到进屋后,看到家具也满了,收拾的也规整,孙清点点头:“行,这房子倒也不错。”
      赵峥嵘一脸得意:“那当然了,这可是我和小蝶一起设计的。”
      孙清白了他一眼,在椅子上坐下:“给你妈倒杯水,再跟我介绍一下我那儿媳妇,明天就过去了,你得先让我有个大概了解吧。”
      赵峥嵘笑着拿起热水瓶给老妈倒了一杯,然后坐在另一边说道。
      “你未来二媳妇又漂亮又能干,不用我介绍,你见到了肯定喜欢。”
      第170章 孙清到了
      孙清听自己这儿子像个二货似的,没好气的看了一眼。
      “有相片吧,我先看看。”
      赵峥嵘笑着到屋里的写字台里拿了一张合影出来:“你看,好看吧。”
      这合影也是前两天去前海的时候拉着林彩蝶在镇上照的,还是黑白的。
      孙清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过去,然后点点头:“行,这孩子长的挺好,看着也不孬。 ”
      这年代看人的第一眼印象很关键,不像后世都是化妆、整容的。
      当然在孙清这位主任的眼中,看的不止是相貌。
      在医院,每天见到的人多了,几十年下来,孙清看人自认有一套。
      相貌、眼神、笑容等都能看出个深浅。
      林彩蝶长相好是一回事,而且看着眼神清澈、灵动,一点也不媚,也不刻薄,可以说第一印象,孙清还是满意的。
      当然赵峥嵘的领导肯定也把调查结果告诉了赵兴邦和孙清。
      在有了一个基本轮廓后再看,这好印象就来了。
      放下照片,孙清看着赵峥嵘说道:“结婚了,就是独立成家了,在早些年,就是顶门立户了,你也别整日里吊儿郎当的。
      部队上忙,也要顾及家里,训练也好,出任务也好,要考虑家里还有惦记你的人。”
      赵峥嵘点头:“放心吧妈,我自己在这边这么些年,不是也过的挺好吗。”
      孙清喝了一口水,叹了口气。
      说句实在的,她和赵峥嵘心里,还真是有些对不住家里这个老大。
      虽然那时候是在京城生的他,但是赵兴邦在京里就不受待见。
      赵峥嵘好在是长孙,倒也享受了些好的,但是自己和丈夫到威海卫后,赵峥嵘的日子就不如那会了。
      然后呢,动乱时代也不能读书,孩子只能进部队了。
      这些年一个人,虽然也拼出来一份事业,但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几回伤,虽然孩子不说,孙清也是有个大概的。
      家里男人就是军人,她又在军医院,多多少少是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