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114章
      
      “爹,这是我和赵峥嵘商量的。”
      林卫国停下找鞭子的动作看向她:“小赵也知道?”
      林彩蝶点点头:“当然知道,不然我哪有钱给承包费。”
      “不是,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劝啊,昨天掰开揉碎的和你说,你都听了,怎么还去承包了。”
      杨三妹也是忍不住的数落到,林彩蝶这事情办的实在是让人生气。
      林彩蝶也是好委屈的样子:“我也和你们说过了,让你们承包,这个以后真的不会亏钱的,而且随着渔业资源的越来越匮乏,这渔场肯定会值钱的。”
      林彩蝶都觉得捡到了便宜,这么好的渔场,100亩,一年才1000块钱,然后就是每月1000斤渔获,而且这个人家还给钱。
      林彩蝶还有一个打算,是拿一块渔场申请研究项目,这样还能少提供甚至不提供鱼,这好事上哪去找啊。
      林卫国和杨三妹可不觉得渔场会赚钱,这里不像其他地方,海边都划上了。
      广阔大海全是鱼,你还整个渔场。
      不过现在承包都承包了,两人还能说什么。
      林卫国在那大声的喘气,明显还生气呢。
      林彩蝶又说道:“爹,我在部队那边的时候看过一个报道,国外现在已经开始封海禁渔了,就是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禁止捕捞,以便海洋休养生息;
      相信国内也会很快施行,到时候,只有养殖渔场能捕捞,您算过这个账吗,这是多大的机会和利益啊,哪怕只有几个月,也足够挣回这些承包费了。”
      “你说的是真的?”林卫国问了一句。
      作为一个渔民,他可是知道要是不出海,那只能等着,可是海鲜越少,价格越高的道理他是知道的。
      要真像林彩蝶说的,倒是可以承包。
      不过到底什么时候施行,还说不准,想到这,林卫国叹了口气,然后又瞪了林彩蝶一眼。
      这也就是她承包了,说啥都不重要了。
      “还是想想你这渔场该怎么弄吧。”
      林卫国说了一句,然后坐在那拿出烟,给老王书记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支,狠狠的吸上一口,然后吐出一股烟雾。
      杨三妹也有些犯愁,坐在那也不知道什么好。
      老王书记:“也别说孩子了,大家想想办法,既然政府搞承包,肯定也是有理由的,老郑家也承包了一块,咱们商量一下,怎么也得把这渔场给做起来。”
      林彩蝶其实在承包时就有一些想法,实在不行,自己往渔场里弄点空间海水,那周围的鱼还不都聚集了过来。
      所以,不管咋弄,她也是不会亏钱的。
      但是这是最后的手段,还是要先把计划说一下。
      “那个,不是说省里正在培育养殖育苗吗,我想拿出一块来和省里合作,就做养殖育苗的培育,另外一块,也是学其他渔场,做网箱养殖。”
      这个网箱养殖其实就是用大网沉到海里,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环境,但具体的她也没操作过,也得问过后才行。
      不过也不急,他们所有人的合同都是从83年开始,现在到83年还有2个月的时间,还有时间能再思虑一番。
      老王书记吸了口烟,说道:“这个合作的事,我还真不是多了解,这个还要到县里去问一下,还有,今天已经把渔场的边缘浮标定好了,你回头确定一下去。”
      林彩蝶点头:“行,这个不着急,明天我去县里问一下合作的事,回来再去看。”
      这个事她还真不急,面积都是固定的,浮标也只是一个标的物,有没有影响不大。
      不过还是有注意的要和老王书记说一下:“王爷爷,这渔场也承包下来了,您老回头用喇叭给说一下,让大家就别在渔场区域捕捞和下地笼了。”
      这个确实是个事,渔场都是水温和波浪不大的地方,适合鱼群盘桓,平时在那边捕捞和下地笼的比较多。
      “行,这个事也是上边要求的,既然你花钱承包了,维护上我们肯定做到位,这几天都会广播。”
      这个事解决了其实就没别的事了。
      林彩蝶又说了:“王爷爷,渔场养殖开始,到时候肯定要在那边建一个房子,这必须得看顾着,后期这方面您也得多费心。”
      后世所有渔场都有小寮子,主要就是看着,不然偷鱼的、搞破坏的能让你防不胜防。
      有些时候,不是你用恶意揣测人,而是人心真的经不住考验。
      第155章 得去省城
      林彩蝶在后世经历过一次,是岛上那边的一个渔场,养殖的大黄鱼,谁知道被人往里扔了条病鱼进去。
      那个老板几乎血本无归。
      这种事你找谁说理去。
      后世还好,各种先进的设备,像是监控,鱼群健康防控等等都能管用。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啥也没有,只能自己看着了。
      把事情都说好,老王书记回去了。
      他走了后林卫国和杨三妹拉着林彩蝶又是一阵长吁短叹的,其实还是担心。
      林彩蝶了解两人的担忧,就开解了两人一番。
      “爹,娘,国家之所以做渔场承包,肯定是有计划的,对渔场有信心的,不然能在市场开放了后还这么做吗。
      而且,以后的海产品肯定会越来越贵,市场会越来越好,你看,现在运输条件有限,咱们的海鲜只能在周边转转,等运输条件上来了,全国都需要海鲜,这是多大的市场啊。”
      林卫国和杨三妹不懂市场,但是看林彩蝶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也算是放松了一些。
      再说了,钱都交了,不放松又能怎么办,不是难为自己吗。
      林彩蝶为了让老两口开心点,就说一些美好未来的向往。
      “爹、娘,你们不用担心,等到我渔场开起来,你们就过来帮我吧,我给你俩开高工资,肯定不会让你们吃亏。”
      听她这么说,老两口哭笑不得。
      杨三妹拍了她一巴掌:“行了,你早点睡吧,明天不还是要去县里呢吗。”
      林彩蝶耸了下肩膀,回房间了。
      躺在床上,林彩蝶开始回忆,上辈子沿海周边的承包渔场养殖的事。
      当时她们这里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养殖基地。
      最有前景的应该就是鲍鱼、大黄鱼了。
      眼下82年,东海里还是有大黄鱼的。
      但是,现在的大黄鱼已经不能形成渔汛了。
      再过几年,大黄鱼的价格将会越来越高,而到了她重生的时候,野生大黄鱼已经是天价了。
      而野化养殖的也能卖到50元左右。关键是好销售。
      而鲍鱼,自始至终就是高级海鲜,最贵的食材之一,虽然养殖的和野生的没办法比,但也是有着极大市场和钱景的。
      林彩蝶有信心,自己有海珠,不算海珠空间里的海产品,自己就是真的经营渔场,肯定也是最好的渔场。
      而且,林彩蝶在考虑着怎么让自己渔场里的养殖鱼获具有野生鱼获的特性,到时候,价格肯定是有保障的。
      其他的就是紫菜、牡蛎、贝类等这些了,但是林彩蝶暂时不打算介入这个,当然,具体的还得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毕竟现在国内的海产养殖还在初始阶段。
      想着想着的就睡着了。
      第二天,林彩蝶又到了县里,不过这次她可没瞎逛,而是直接就去了县政府。
      这年代的县城,大多数职能单位都是在一个大院里,就是不在,也能打听的到。
      到了政府一问,这个事情归属县农业局管理和对接。
      正好也是在院里,林彩蝶就直接找过去了。
      县农业局也是一个大单位,主管一县的农林牧渔,在听说了林彩蝶的来意后,也有些诧异。
      这还是第一个主动过来咨询关于育苗养殖的。
      这还真是把他们也问懵了。
      说句实话,他们自己都没了解多少。
      他们也不认为会有谁过来问,这事弄的也有些尴尬。
      农业局的负责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同志,这个问题我们这边也只是有个通知,具体的我们还真不知道;
      这个事情虽说是我们相关,但是具体操作也不是我们负责,您要是真想了解,还是得去省里,才能知道具体的事情该怎么落实。”
      “啊?”林彩蝶也懵了,怎么也没想到县里的这些公务员们居然这么不在意,这个也算是一个重要政策了吧。
      但是她也不能和人家工作人员计较啊,没办法,只能自己去找了。
      不过人家这里的负责人也说了,如果她能确定了参加育苗的培育,那么她承包的渔场降低鱼获供应是肯定的,不过那个事情必须得到渔政部门和他们的双重确认。
      林彩蝶心里直撇嘴,这就是既不想干活,还想分担权利。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个小渔民能改变的。
      林彩蝶想了一下,就决定去省城了。
      反正自己回去也没事,到了省城把这个事情确定一下,来年也好直接就运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