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林彩蝶接着画,中间房门进去是堂屋,也就是后世的客厅。
堂屋右后边是厨房,然后是后门,堂屋后边左侧留个几平米出来做成洗澡间。
房子左边做成套间,从堂屋进去先是后间的书房,从书房进到前间的卧室。
右边后间做成餐厅,前间也是卧室。
这样一建,该有的就都有了。
而且这个平台还不影响光线,即便是后间,在侧边开窗,也会有很好的阳光。
岛上的日照时间可比陆地上长。
然后就是围墙,林彩蝶是想把这一片全都围起来的。
但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好不好办,还得看赵峥嵘带回来的结果。
画个大概,林彩蝶就起身,先把笔给还了回去。
“谢谢同志,笔还你。”
里边的战士点点头,接了过去。
回到房间又等了半个小时,听到敲门声。
林彩蝶转头看去,赵峥嵘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都饿了吧,我把饭菜带过来了。”
林彩蝶注意到他拿了三个饭盒,就过去接了过来放在桌子上。
先倒了两杯热水,赵峥嵘就打开饭盒。
“在后勤部那耽误了一会,再去食堂就慢了点,先吃饭吧,尝尝我们这的伙食。”
林彩蝶看了,菜还挺丰富的,一个饭盒里一半是芹菜鱼干,一半白菜,另外一个饭盒是整整一盒的红烧肉。
最后的饭盒是4个馒头。
第122章 岛南渔村
林彩蝶看着这些饭菜,有些意外。
“你们部队也吃鱼干吗?”
赵峥嵘看了林彩蝶一眼:“吃啊,吃的还不少呢。”
接着,他给林彩蝶解释了下。
岛上物资运输不便,肉食供应不足,部队就在岛上的渔民手里收鱼干。
岛上村落的人也都是打渔为生,整个岛上晒的鱼干也不少,部队正好收了,既能给战士们提供肉食,又能给老乡带来些收益。
“来,吃吧,你习惯吃馒头吗?”
林彩蝶点头:“可以,不过我只能吃一个,那些你都吃了吧。”
赵峥嵘拿一个饭盒盖放在林彩蝶面前,又给她夹了一块红烧肉:“来吃块肉,这可是我们炊事班师傅的拿手菜。”
林彩蝶吃了一块,别说,还真可以,肥而不腻。
不过她上辈子端勺那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一吃就有感觉。
“这不是大锅做的吧,你单独买的?”
赵峥嵘抬头扫她一眼:“你能吃出来?”
林彩蝶点头:“大锅炖肉和这种不一样,不过这个也挺好的,你们食堂还能单点餐吗?”
赵峥嵘点头:“可以。”
他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炊事班厨房,炊事班长看着剩下的一点肉块和肉汤,抽了下嘴角。
肉是赵峥嵘带来的,让他做的。
这小子说的好,什么自己做了,他装点走后,剩下的都给他留下。
他还挺高兴,可是做出来后,赵峥嵘那小子直接装了满满一饭盒。
一点都不带犹豫的,说的好是给留点,但是装完后,锅里就剩两块肉和一点汤。
班长这个憋屈啊,你还不如全装完呢。
赵峥嵘可不管炊事班长的那些小心思,他和林彩蝶吃的正香呢。
还不停的给林彩蝶夹菜:“来,多吃点。”
林彩蝶拦了一下:“行,不用给我夹,我自己吃就行,你也多吃点。”
赵峥嵘点头,然后夹了块肉,直接放到嘴里,就大口嚼了起来。
林彩蝶半个馒头没下去,赵峥嵘已经吃完一个了。
林彩蝶看了一眼:“你吃慢点,我都被你带的快了起来。”
赵峥嵘:“我这都是在部队吃野了,我们这些人吃的都快。”
说着话,就看到了林彩蝶画的那张纸。
“这是你画的?房子的样子?”
林彩蝶见说到房子上了,就有点激动的点头:“对,你看看这样的行吗? ”
赵峥嵘仔细的看了,片刻后点头:“这样的设计挺好,没看出来,你还挺有想法和天赋。”
林彩蝶横了赵峥嵘一眼:“你没看出来的还多着呢。”
赵峥嵘:“后勤部说了,这个能不能建房,还是要问一下总部那边,可能得一两天才能有结果,不过可以先准备着材料了。”
林彩蝶:“别材料准备了不让建,那可麻烦了。”
赵峥嵘摇头:“不会,主要是那块地有点大,不然后勤部就能做主,不过也没啥,总部那边也是走个流程。
岛上本来就不像陆地那种管理,那地方又是都在礁石上,上边还是砂石地,后勤老张说了,就是向上打个报备,免得一旦调走了,这地方再被占了。”
林彩蝶点头:“是得做好报备,毕竟是自己建的房子,就是走了也是咱的家产。”
听到说是家产,赵峥嵘就笑了:“是,咱的家产,不能丢了。”
林彩蝶看赵峥嵘那一副得了便宜的样子,白了他一眼。
赵峥嵘却一点都不在乎,伸手又拿过馒头,直接咬了一大口··· ···
等到吃完饭,红烧肉还剩了一半。赵峥嵘扣上饭盒盖,说道:“这些肉留着,你明天吃。”
在岛上,猪肉要比其他东西更稀缺。
林彩蝶没拒绝赵峥嵘的好意:“行,不过这个不方便热吧。”
赵峥嵘:“我带上,明天热好一起端来。”
林彩蝶也就由他了。
赵峥嵘:“我得去连队了,你等下可以自己在岛上逛逛,但是别走远,就周围看看就行。”
林彩蝶点头:“你放心吧,我知道的。”
等到赵峥嵘去连队了,林彩蝶才出门,又到了自己说的建房的那个平地。
她打量了一下,要是建房怎么建,按哪个方向,自己心里有个数。
然后就从那个斜坡下去,在海滩上又看了看。
其实林彩蝶想在这里建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想下海就方便了。
就在海边,圈上围墙,在院子里就能下海。
就是不走海滩,这平地到海面也就五米的高度,在这边弄个绳梯都可以。
反正上来就是房子。
不管能占多大地方,林彩蝶肯定是要靠海边这边。
现在建筑技术不行,那就建个半开放的墙,等到以后建筑技术起来了,再从新规划就行。
看了这里后,林彩蝶又往灯塔那边走去。
灯塔不高,也就3层楼的高度,红砖砌的,上边有个马灯。
围着转了一圈后,又到村子那边看看。
也有人看到后和她打招呼,林彩蝶也都笑着回应。
岛上上对于陌生人倒是友好,也是因为部队有探亲的或者随军的过来,他们也见的多了。
林彩蝶主要是想熟悉一下岛上渔民的生计。
因为她过来后也得出海讨生活,先熟悉一下。
和两个老人家聊了些,知道岛上的船,新鲜鱼获一般都是卖给收鲜船,晒的鱼干基本上都是部队消化了。
林彩蝶也就有了想法。
到时候自己也可以再买条船,反正还有那么多的金子呢。
出海打渔也适合她。
想着这些,林彩蝶就去了码头。因为卖货给收鲜船的话,船回来的就会早一些。
到了码头才发现,别看岛南就50户左右的人家,但是船比前海村还多。
林彩蝶看了下,动力船就有5艘,小木船也有十几艘在码头处。
这里才真的是讨海人,在岛上,除了出海就没别的选择。
不过这样一看,岛上人的经济条件好像比前海村还强。
前海村才有几条大船,按比例来说和岛南小渔村差远了。
码头上还有很多的随军家属过来,在渔船剩下的鱼获中挑挑拣拣的,应该是买些鲜货回去吃。
第123章 离岛
林彩蝶在码头上看的时间比较多,发现渔船即便回来,拉回来的鲜货也不多。
除了一些小杂鱼和不值钱要晒鱼干的外,基本没啥好货。
不过小木船的收获拉回来的倒是很多,这也是这些军嫂们买货的主要对象。
小木船多是下地笼网、韩国网这种,捕到的虾蟹多,他们大多是回到码头卖货。
码头这收货价格比海上收鲜船高点有限,这里的价格相比陆地是少很多的。
主要是岛上消耗不了这么多的鲜货,往陆地卖,又不是那么方便。
看看时间,林彩蝶才转身回到部队招待所,想着自己将来在岛上的生活,也有些悠然的向往。
赵峥嵘是在晚上将近7点才到的招待所,依然拎着三个饭盒。
“我又晚了,你早饿了吧?”
林彩蝶摇摇头:“没,中午吃的多,也没干活,现在还没觉得饿呢。”
赵峥嵘把饭盒放在桌子上:“快来吃吧,我给你弄了个稀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