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林卫国把手上的烟头扔地上,踩灭,说道。
“是小赵连长,就是上次救小蝶的那个当兵的,后来不是在县里碰到过一次吗,算是认识了。
上次台风,他过来统计情况,在咱家吃的饭,然后下午就自己过来了,说是要娶小蝶。”
杨三妹看着林卫国:“然后呢?”
林卫国:“没了。”
“没了?这就没了,没说家里的情况,没说打算什么时候订婚,什么时候结婚,就上门说一下就没了?”
杨三妹可不干了,家里到底是没有个能顶事的女人,这啥都没说清,就是有对象了?
林卫国看杨三妹有发飙的趋势,赶紧解释:“不是,人说了,家是威海卫的,父母都在部队工作,他说这周还过来呢。”
杨三妹瞪了林卫国一眼:“你就是不靠谱,行,等这周他来了我和他说。”
说完还嘀咕了一句:“虽然是当兵的,到底啥样人我还没见过呢,这次也得好好见见,看能配得上咱们小蝶吗。”
其实杨三妹倒不是对“这个当兵的”有意见。
相反,这年代的女人要是嫁个军人,还会觉得很光荣呢。
她这样心气不顺,是觉得家里这么大的事,怎么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
怎么连自己都不通知。
林彩蝶坐在那,心潮有些起伏。
她也不好说现在的自己是什么心情。
说不喜欢吧,也不是;说喜欢吧,也谈不上。
虽然明知道这年代的婚姻都是很快速、很简单的。
但是还是觉得就这么成了有些草率。
这不是她矫情,而是重活一次后,对待感情这种事比较严肃和慎重。
杨三妹回来了,就开始想着出海了。
家里就这几个人,早晚都是她跟着出去。
这次出海,林成龙跟着去的,把林彩蝶留在家里了,她在家晚上还能给做饭。
早上起来,林彩蝶吃过饭后也没出去,而是一头进入了自己的空间。
在空间里种的菜,现在全都长出来了。
看着菜地里绿油油的青菜,以及菜枝上那挂满果实的辣椒、茄子。
还有已经长的差不多的黄瓜、西红柿、豆角等。
林彩蝶揉了揉额头,把准备好的细竹竿拿过去,开始绑菜架。
这菜里有很多都是爬藤的,一直瞎忙也没顾得上照顾,这不有时间,就第一时间进空间处理。
她这都是小块地,倒是非常好收拾,很快就搭好了架子。
然后拿个竹筐,把一些成熟的菜都摘了下来。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了,她这空间土地种的菜还真是丰收。
同样大小的地块,这里的菜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比外界好的多。
就说茄子吧,比外界多了近一倍的量,而且这些茄子个个紫的发亮、剔透,还没有一点外伤,看上去就很有诱惑力。
林彩蝶拿着一个长茄,看了眼,想着,难怪开始的时候,古人都叫这东西为昆仑紫瓜。
这空间里长出来的可不就是这样子有股仙气。
第111章 外公
不仅是茄子,还有辣椒,一个个都像黄玛瑙,晶莹剔透的,很是诱人。
林彩蝶拿到空间4个筐,摘菜也是挑着摘的,可还是摘的满满的4筐。
一筐茄子、一筐黄辣椒、一筐生菜、一筐芹菜。还收获了一些葱姜蒜作为调料。
至于韭菜和其余的菜,其实也都长的挺好,但是也不能一下就摘下太多。
林彩蝶有个发现,这空间的菜,在地上长着,成熟到一定程度,就停止生长了。
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些菜老了,或者是成菜种了。
似乎是空间有调节的作用,它就一直在那保持着成熟的状态。
林彩蝶也是在摘菜时才发现的,那些成熟芹菜的高度几乎统一,颗颗都是水灵灵的,像是一根根碧绿的翡翠一般。
在发现这个后,林彩蝶其实是有些懊恼的,早知道就不摘这么多了。
她摘这些主要是怕长的老了就不能食用了,白瞎了。
可是要是都能保持成熟状态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而现在摘了这么多,可是放不了太久的。
这些菜就是吃,得吃多少时间。
林彩蝶摇摇头,想了下,把菜拿到空间外。
然后把菜分了下,每样装一点的装了2筐,然后用推车推着开始送货了。
先到大姐家,送上一筐。
林彩霞也在家,看到她推着菜过来,都有些哭笑不得。
“咋还送菜过来啊,我家里也不是没有菜,你留家里吃呗。”
林彩蝶:“家里有留,这些也吃不完,就拿过来些给你尝尝。”
林彩霞不置可否,一个蔬菜又不是没吃过,还能有啥区别。
“都啥菜啊,还让我尝尝。”
林彩蝶似是看出了大姐的想法,就笑着说道:“这菜长的可好了,吃着肯定也好,你别看不上,回头再吃上瘾。”
林彩霞凑过来一看,还别说,这菜长的还真是好,一颗颗,一个个的,看着都有食欲。
“你还别说,这菜看着确实好,你在哪摘的?”
林彩蝶当然不能说在自己园子了,虽然后园子用空间水浇灌的那块韭菜长势也挺好,但是和这些还是不能比的。
“保密,你就吃吧。”
说着,林彩蝶搬着一筐到她屋里。她可不敢让大姐搬,现在还怀着孕呢。
林彩霞的两个妯娌看林彩蝶搬着菜,还说着:“老二家的,你这娘家还真是照顾你们啊,这菜都给我这送。”
“就是啊,还别说,这才是真的水灵,这是咋种的。”
林彩霞笑笑,也没解释什么。
林彩蝶也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放下后,林彩蝶说:“我给外公也送一筐过去。”
林彩霞点头:“啊,这么远你推车去?”
杨三妹的娘家是在隔壁前进村,是在渔人湾的湾口,大概20里地的距离。
正常这个年代,去哪也都是腿着去的多,20里地也真不算什么。
但是一个姑娘推着推车,那就有点远了。
林彩蝶则是不在乎:“放心吧,这点距离不算啥。”
她是有自己的打算,有空间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方式减轻劳动量,这车和菜往空间一收,快到地方了再拿出来就可以。
林彩霞看她决定好了,也只好说一句:“那你路上慢点。”
林彩蝶就推着车出发了。
其实在林彩蝶的记忆里,自己小时候,杨三妹回娘家都是靠走着。
有一次林彩蝶跟着,也是被放在背篓里,被娘亲背着过去。
在这个年代农村生活过的老人,都是真正吃过苦的人,他们一生或许都没走出过周边的这几个村,都在这个小范围内活动、生活。
但是他们惜福,他们勤劳肯干不怕吃苦,他们对生活有希望,对好日子有期盼,也有珍惜。
就像杨三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像是外婆,还有更多的这样的人。
林彩蝶顺着乡间的泥土路,慢慢往前走着。
路两边芳草萋萋,不远就有一棵大树,树荫浓密,阵阵田野的味道吹到鼻间,让林彩蝶有一种十分踏实的感觉。
在出了村子后,她就把推车和筐全部收到空间里了。
现在她是轻车简行,一身轻松,看着田间地头的乡村风光,有一种踏青的感觉。
如果说这个时代真正让人怀念什么,那一定是乡土味道,属于这个时代的淳朴,慢生活。
还有这时候几乎没有太大差别的贫富差距,以及生活的幸福感。
相信在后世很难有这种感觉了。
林彩蝶身体素质挺好,走的也不慢,一个多小时后,就隐约看到了前进村的轮廓。
到这里,林彩蝶就不敢再这么走着了。
看看四下无人,就到一棵大树的底下,迅速的把推车拿了出来,顺便把菜筐拿了出来,而且还把自己晒的耗干,一些鱼干也都拿了些出来。
她还拿了一些挂面和点心出来,都是林彩凤孩子满月的时候拿回来的。
都放到推车上,林彩蝶推着车就去二舅家。
在峡湾这边,老人多是和小儿子一起过,杨家只有两个儿子,杨大舅大,杨二舅比杨三妹还小。
到了杨二舅家,外公正在院子里编竹筐,这几乎是年纪大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干的最多的活计了。
林彩蝶的外公已经80岁了,但是身子骨还挺硬朗,耳不聋、眼不瞎,吃饭都能吃一大碗。
就是她外婆,当时生孩子比较多,好像伤到身子了,活到70就没了。
看到林彩蝶推着车进院子,老爷子还看了几眼。
林彩蝶把车放下,然后笑眯眯的走到老爷子跟前,然后把头凑过去,让老爷子打量。
片刻后,老爷子指着林彩蝶笑了:“你是小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