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41章
      
      她快速的收拾一下,然后插上后门,到前门又锁上,这才跟着林卫国后边快速的往码头走去。
      第56章 泥勐鱼群
      把东西动搬上船,林卫国看阿达的收购站没人,不过也把板车直接放在门口了。
      这个没事,一个村子的丢不了。
      板车在这时候也是重要物资,家家都有记号,林家的这个在车上也刻着“林三”的印记。
      林卫国开船的时候,林彩蝶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夜空。
      此时天空上繁星点点,犹如无数颗钻石挂在天上,那道银河也清晰的可以分辨。
      到底是工业污染还没开始的时候,后世的夜空可没有现在这样清晰。
      船开了半个多小时,林卫国才慢慢的停下船。
      林彩蝶:“今天在这捕吗?”
      林卫国摇摇头:“在这把地笼网放下去。”
      林彩蝶也跟着打开地笼网,一起把网下到海里,最后在把浮标扔下去。
      林卫国一个50个地笼网,也是他小木船时候的主要捕鱼方式。
      现在有大船了,也不能浪费。
      下好地笼网后,林卫国拍拍手,说道:“行了,明天回来的时候再拉上来,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林彩蝶:“我现在煮面吗?”
      林卫国看看天,又问了一句:“现在几点了?”
      林彩蝶:“还不到4点。”
      林卫国:“等下到了再煮吧,这会也没时间吃。”
      说完继续开船去了。
      又开了1个多小时,林卫国才再次把船停下来。
      林彩蝶站起身,看看四周,空寂一片,除了海浪的的声音,再没有别的声音,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一种渺小的感觉。
      林卫国走到夹板上,说道:“这会时间还早,我先拖一网,你煮饭吧。”
      说完,林卫国就开始放网了,林彩蝶也到一边点炉子煮面了。
      锅里放点油,热乎了放点韭菜叶下去,有点香味就放水。
      其实就是太急了,不然带点葱更好。
      早上也没必要太麻烦,直接煮了挂面就好。
      船上也不用太讲究,有的吃,还是热乎的,还要啥自行车啊。
      挂面熟的很快,林彩蝶捞到大碗里,喊了一声林卫国。
      许是柴油机的声音太大,林卫国还是在那。
      林彩蝶走过去喊了,林卫国才调整个方向让船自己走着,他快速的过来吃饭。
      一大碗面条,林卫国吃的那叫一个快,林彩蝶这边感觉才吃了几口,他那边倒下去了。
      林彩蝶:“爹你慢点,吃饱了吗,我再煮点。”
      林卫国摆摆手:“不用了,我喝碗汤就行了。”
      自己装了一碗汤,也是不用什么功夫的就喝了下去,然后把碗直接往篮子里一放,自己起身就去开船了。
      林彩蝶也不着急,自己慢慢吃着,反正现在也没她什么事,这拖一网咋的也得一小时以上。
      等她吃完,也都收拾好了后,天边才依稀出现一点鱼肚白。
      柴油机突突突的声音在这里十分明显,漫无边际的大海中,这声音居然有点好听。
      林彩蝶一边看着海面一边把意念集中到海珠中。
      今天林卫国走的更远,自己的海图又有了新的航线。
      其实这时候林彩蝶十分想下水,这船的速度甚至比不上她在水里的游速,她就是在海底转一圈,也能再爬上船。
      不过海珠的事是她自己的秘密,就算是林卫国,她也不会告诉。
      所以下海的事情就只能想想,她也待的有些无聊。
      又过了一会,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四周霞光浸染。
      慢慢的,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洒在海面上,在海面的映衬下,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过了一会,又变成了金灿灿的,真的犹如洒下了万道金光。
      上辈子林彩蝶也不止一次的看过海上日出,但是从没有一刻有此时的心境。
      宛如人生,再次升腾。
      林卫国这一网就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网了。
      林彩霞照例跟着一起拉动。
      拉的时候林彩蝶就感觉到挺吃力,还是在起网机的帮助下,肯定兜着鱼群了。
      林卫国笑意根本掩饰不住:“又爆网了。”
      林彩蝶也跟着高兴,这次她可没作弊,同样也能爆网,也是这时候海洋资源丰富。
      等到一大包鱼获像是一个“蛋”一样的被甩在甲板上。
      林卫国看了两眼才有些遗憾的说道:“唉,都是泥勐鱼。”
      泥勐鱼又叫“娘哀”,大的一条能有1斤多2斤,小的就是几两。
      泥勐鱼
      林彩蝶也知道,这鱼不值钱。码头处收也就几分钱,而且还挑大小。
      不过好歹是一大网,多少也不至于白干。
      “这些估计得300斤,就算是便宜,也值个十几块钱了。”
      林卫国点点头:“也是,你分拣吧,我再下一网,这块应该有泥勐鱼群。”
      林彩蝶点头。
      不管是啥鱼,渔民也希望遇到鱼群,因为遇到了就意味着丰收。
      一般小型鱼群,遇到了也能弄个几百斤,遇到大鱼群,几千斤不在话下。
      若是运气好,还能顺带着兜住一两条大鱼,那就更值钱了。
      泥勐鱼就算再不值钱,要是兜上几网,弄个1000斤,也值好几十了。
      林卫国拖网前叮嘱林彩蝶:“你小心点,这鱼的刺有毒”。
      林彩蝶:“放心,我知道。”
      泥勐鱼的背鳍、尾鳍和腹鳍的刺都有毒腺,而且还还有倒刺样的分叉,一旦刺到手,不仅肿胀疼痛,还不好往下拔。
      不过林彩蝶有处理这鱼的经验,分拣也不是问题。
      这一网,基本全是这鱼,偶尔出现一条其他鱼,分拣起来也简单。
      就这一网,林彩蝶就装了四筐,肯定超过300斤了。
      分拣完鱼,林彩蝶就到船尾看看,这次林卫国拖网就是在这里绕圈,而且起网很快,也就半小时,就开始起网了。
      这次也不错,还是一网的泥勐鱼。
      不过让林卫国和林彩蝶都惊喜的是,这次居然兜住了一条大鱼。
      还没拉上来,林彩蝶就先看到了。
      “爹,有大鱼。”
      林卫国也看到了,这下更兴奋了:“快点拉上来。”
      等到拉到船上,还没解网,两人就都认出了这鱼。
      然后同时叫道:“牛港鲹!”
      牛港鲹
      牛港鲹又叫浪人鲹鲹、牛港、珍鲹,林彩蝶记得自己后世开餐馆时,就有游客海钓上来过,这家伙在钓友口中叫Gt。
      第57章 挑贵的吃
      两人解开渔网,一条体型超大的牛港鲹在泥勐鱼堆的上方被倒了出来。
      “我去,这么大,这得多少斤”
      林卫国:“这条100多斤没问题。”
      说着赶紧拉着到一边放血。
      渔民捕捉到大鱼一般都会先放血,就是让鱼尽快死去。
      因为大鱼的血液含量高,若是不死的话,不仅会导致身上出血,血液还会流入的鱼肉中,形成淤血,破坏鱼肉美感。
      更重要的是,不尽快让鱼死亡,会导致鱼肉中的乳酸堆积,轻则肉味中酸味增加,重则鱼肉会变色明显。
      所以一个成熟的渔民会对捕捞的有价值的大鱼进行先期处理。
      林彩蝶看林卫国去放血了,自己就开始捡甲板上的泥勐鱼。
      这一网还是爆网,除了那条巨大的牛港鲹之外,基本上都是泥勐鱼。
      赶上这种鱼群,尤其是有大鱼捕食,就是渔民最高兴的事。
      林卫国放完血后,把鱼放到筐里,然后又拖到了船舱。
      这船是不带鱼舱的,在外边太容易晒到了。
      出来后,叮嘱林彩蝶小心一点,自己就又去放网了。
      脸上也是掩饰不住的喜意,今天的运气算是不错,应该也能 卖个好价格。
      林彩蝶还在分拣泥勐鱼呢,她也是分大小的装,这网也装了3筐多。
      两网,泥勐鱼就装了7筐多,超过500斤了。
      数量是不少,就是这鱼要是贵点就好了。
      林卫国的这一网,拖的时间就久了一点,都一个多小时了,还没起网。
      林彩蝶看看时间后,就到驾驶台问了。
      这类渔船的驾驶台是在靠近船尾的地方,也是我国在60年代末的技术用过来的,马力大多在120马力左右。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上千马力的大船了,不过这种马力的都是举国之力生产的,数量也是寥寥。
      林卫国的这艘就是120马力的,在十多米的动力船中算是不错的了。
      其实80年代就是我国渔船发展的黄金时代,再过几年,渔船机器马力就会越来越大。
      而且材质上、工艺上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林彩蝶到驾驶台后,问:“都一个多小时了,还不起网吗?”
      林卫国降下速度,然后说道:“那就拉起来看看吧,感觉没啥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