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

  • 阅读设置
    第36章
      
      中午的时候,何书记回来,还特地到街上买了卤猪头肉回来,也算是庆祝何家长孙的出世。
      女儿安全的生了小外孙,自己也买到了心心念的大船,林卫国也高兴,和何书记一起喝了起来。
      也就是这年代,没有公务员饮酒条例,才让他们大快朵颐。
      吃着饭的时候,杨三妹就说了,让林彩蝶学着照顾刚出生的小孩,她得跟着回去。
      毕竟刚买大船,找人什么的都不确定呢,不行她就跟着先跑上几次看看。
      林彩蝶一听,索性直接说道:“娘你在这照顾二姐吧,我跟爹出海。”
      杨三妹:“你出海,你开什么玩笑。”
      这年代,即便是女的出海,基本上也都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跟着出去。
      没出嫁的姑娘,还真少看见有跟着出海的。
      林彩蝶:“我没开玩笑啊,你都能跟着去,我去咋就不行了。”
      杨三妹:“那能一样吗?”
      就连林卫国都明显的阻止她。
      “你别跟着胡闹了。”
      林彩蝶反倒振振有词:“我没胡闹啊,你看,我会游泳,我娘不懂水性;
      再者,我现在天天钓鱼,每次都有收获,这说明我海运强;
      还有,这小外侄刚出生,我还真不会照看,我娘的经验也足,你看我跟你出海有啥不行的。”
      林卫国:“你当出海是玩啊,见天的太阳晒着,海风吹着,不用几天,你那脸就不能看了。”
      林彩蝶:“我不会自己遮着点,要不这样,我先跟你出两次,你看看,要是实在不行,我再来换我娘,那会这小不点也长几天了,我也敢抱了。”
      林卫国看看杨三妹,又看看何家父子,半晌后,端起酒喝了一口说道:“那行,你先跟我出几次吧。”
      杨三妹也不说话了,这也算是一个法子,不过想着自己这三闺女跟着出海,还是有些心疼。
      何书记:“唉,也是我家也没个女人,让亲家为难了。”
      林卫国摆手:“亲家快别这么说,其实谁上船都是一样的。”
      当天下午,林彩蝶就跟着林卫国回前海村了,临走时去看林彩凤,林彩凤好些个交代和不放心。
      不过都被林彩蝶打消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和林卫国到码头。
      两人肯定是开船回去啊。
      上船前,林卫国买了油漆和一些船上必要的用具,也买了网线,这船虽然很新,但回去也得收拾一番。
      林彩蝶也第一次看到家里的船。
      说实话,有些意外。
      毕竟是二手船,但这船维护的不错,船上也还干净。
      最主要的是够大,16米的渔船在这时候的沿海绝对算的上大船了。
      比它大的肯定有,但是不多。
      像前海村,800多户,有船的不到200户,柴油机船就2艘,剩下的都是小木船。
      这两艘大船长度也都是16米的,这是标准长度。
      林彩蝶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平静的海面,心底却是一阵阵波动。
      自己拥有海珠,未来注定会和大海纠葛一生。
      当然,有了海珠,林彩蝶也相信,自己也注定能在大海中寻找到财富和未来。
      那么这一刻,会是起点吗。
      从乡里开船回前海村还要更近一些,到村里码头的时候,刚刚过去半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这时正是大下午,村里出海的船还没有回来,码头处也没啥人。
      不过有几个人在码头岸上的一边,在那垒砖。
      林卫国和林彩蝶都有些好奇的看过去。
      岸上的人看他们的船更好奇,这是别的村的在这停靠,还是村里谁又买大船了。
      这时正是涨潮,林卫国把船开到码头边。
      两人下船后,岸上的人看到了,高兴的喊了一声:“老林啊,你这是买了大船了?”
      林卫国也笑着回应:“嗯,乡里渔业队最后的几条船都卖了,我这买了一艘。”
      岸上的人笑着说:“哎呀,这事你还能赶上,渔业队的船可都是好船啊,多少钱啊。”
      林卫国:“都是市场价,我这也就是消息比别人早了一点,提前过去,这不就买下来了吗?”
      “到底是有人的,是你亲家通知的吧。”
      村里人都知道,林家二闺女嫁到乡里的事。
      林卫国点头:“嗯,也算是提前有准备了。 ”
      那人笑着说:“老林这有大船了,鱼获肯定多了,到时候来我这卖啊,肯定比土产那给的价格高。”
      这时候,林卫国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弄收购站的。
      “你这是要做收购?”
      那人笑着说:“靠海吃海,我这没有船,也就是做一下中间商,这里盖两间小寮子,想着大家卖货也近一些。”
      林彩蝶这才想起这个人是谁。
      大名她不知道,不过知道平辈的叫他阿达,年轻的叫他达叔。
      上辈子一直到千禧年之后,他都一直在这收海鲜,20多年下来,也没少赚钱,而且圈子越来越大,据说他的海货发全国各地。
      现在,自己也算是见证了这个收购点的开幕。
      见林卫国和达叔还在聊,林彩蝶就先自己往家里走去。
      从码头到村子,要五分钟的路程,不远也不近。
      这时候还不像后世,崇尚所谓的海景房,林彩蝶知道渔村开发要到千禧年,那时候海边的房子才开始多起来。
      而且,海边的房子做民宿还要更受欢迎。
      要是有钱了,就在海边盖一个房子,圈一块大点的地,以后真要发展了,也能占个先机。
      林彩蝶边走边想着。
      到家后,林彩蝶把网线放到堂屋,赶紧打开窗户。
      这夏天的,屋子里不开窗,有一种闷热感,还有一种潮气的味道。
      第50章 上漆
      林卫国回来的也很快,他到家后就开始准备东西。
      还对林彩蝶说道:“小蝶,我找人去给船刷漆,你在家准备点饭,等下都得回来喝酒。”
      林彩蝶:“那家里啥都没有。”
      林卫国:“等下我刷漆时,要是看到有回来的船会在码头买点啥,你看看家里有啥,就提前准备一下。”
      林彩蝶:“行吧。”
      家里有啥,除了后园子的菜,再就是一些咸鱼和一些干货,这些对付一下倒是也能出几碗菜。
      但是海边的人,招待客人要是没有鲜货,那还叫海边人吗。
      就是没船的人家,天天赶海也能有点新鲜的吃。
      这些鲜货的希望就放在林卫国身上了,林彩蝶开始在家准备。
      一个小时后,林卫国提着一个桶回来了。
      林彩蝶特地上前查看了下,里边一条黑鲷、一些皮皮虾,几只梭子蟹。
      这些马马虎虎也够了。
      林彩蝶就在家里准备晚饭,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林卫国才带着两个人回来。
      林彩蝶赶紧找盆打水,给他们洗手。
      “饭菜都好了,洗了就可以吃。”
      林卫国笑着点点头,今天这活,他是越干越高兴。
      因为心中满是兴奋和希冀,看着大船,似乎就看到了未来。
      大船之所以能去远海,主要是机动船,速度比摇橹的小木船快。
      这种大船去的理论上也是近海,但是小木船慢,去除来回时间和打渔的时间,最远极限距离也就是3公里,大多数都在2公里以内范围活动。
      再远时间就不够用了,再者就是,这里的风浪也比较大了,小木船扛不住。
      而这种16米的大船,限制就少了,打渔的范围基本上覆盖近海区域。
      船跑的远,拉的多,抗风浪能力强。
      所以,真正的渔民,都是想有一艘真正的大船。
      林彩蝶把饭菜都端到桌子上,林卫国招呼着帮忙的两个人吃菜。
      酒是家酿的米酒,菜是渔家菜,林彩蝶都端上去后,自己就回房间了。
      这年代招待客人,女人孩子都是不上桌的。
      林彩蝶到了房间后,略微收拾一下,就进了海珠空间。
      经过她这段时间的打理,这空间现在生机勃勃,再也没有那种死寂的感觉了。
      唯一遗憾的是,这小岛上她只开发出了一部分,大部分还都是光秃秃的。
      不过她一人精力有限,也只能慢慢的来了。
      这次到空间后,林彩蝶先是感受了一下这空间海洋里的生机勃勃,然后才又把视线放到小岛上。
      先前在岛上种的菜,这时候都已经冒出挺长的芽了。
      让林彩蝶有些惭愧的是,她到现在居然还有两种没认出来。
      当时一共种了四种菜,除了韭菜她清楚,现在能看出来的还有一个是生菜。
      摇了摇头,林彩蝶收拾了一下工具,打算再挖一块地出来。
      前海村每家每户能种的地少,每年收成都不够自家吃的,自己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当然要尽可能的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