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沈三叔。”
把鞭子收回自己腰间,江晚转身冲着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格外客气的行了个万福。这端庄贤淑的模样,一点也看不出来刚才那股子手起鞭落的狠戾之色。
“晚丫头呀,你这,你这又是闹的哪一出啊你?”
沈三槐看着老吴家人这一地凄惨的样子,觉得自己脑袋好疼。以前这江家大丫头跟自己侄女在一处玩的时候,也没看出来她干架这么凶啊?老吴家是不是半夜扒老江家祖坟了?
“我方才在街上巡视,便听到有人跑过来报永宁侯府有强盗在烧杀抢掠。那些人还去顺天府和大理寺报官去了,估摸着一时半会儿的还得有人过来。这,是不是里头有啥误会呀?”
沈三槐三言两语把外面的情况仔细提醒了一遍,然后又尽最大努力的在睁眼说瞎话。
江晚非常领情的再次对人家行了一礼。
“沈大人,小女也要报官。还请沈指挥使把吴家人一并押着,随小女同去皇宫。”
“啥?不是,你去皇宫干啥?”
江晚冷冷的一掀唇角。
“告御状!”
京城这地方很大,每一处角落都能容下很多藏污纳垢的阴谋诡计。京城这地方也很小,小的让皇帝都不明白,这种跟人干架的事情,为什么三天两头就能撞上老四媳妇儿一回?
“求皇上给臣做主啊!臣冤呐!”
伤痕累累的永宁侯跪在皇帝面前,再也维持不住那份文人的脸面,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皇帝瞅了瞅他这份可怜样,又瞅了瞅,站在一边虎视眈眈的那些个文武大臣。就算是再护短,他也没那个脸就光明正大的黑白不分啊!
所以只能先走过来,安抚明显受了委屈的这一方。伸手想拍拍对方的肩膀套亲近,但是看看这体无完肤的悲催货,皇帝尴尬的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那个啥,吴爱卿莫要这么难过了。你放心,朕今天肯定好好立持公道。”
看看文官们还算满意的眼神,他又转身往江晚这边走了两步,一手佯装撑额遮住半边脸,暗搓搓的给递眼色。
“今儿这又是怎么回事啊?当然朕知道肯定又不怨你,但是你这回能不能给我编个还算像样的理由?”
“启禀皇上,臣女要状告永宁侯府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有叛国之嫌!”
江晚果然很上道,端庄守礼的跪下,开口便是王炸。原本溜达回座位的皇帝一个脚步没踩稳,险些把自己磕在龙椅上。
猛然扭头,满脸震惊的看着未来儿媳妇。
不是,你这丫头是真能扯呀!
我叫你找借口推脱责任,可我没叫你想办法造谣,灭人老吴家满门呐?
果然,刚才还哼哼唧唧呻吟不休的永宁侯,立刻以一副死了亲爹一般悲痛欲绝的腔调,跪趴在地上指天发誓的表忠心。
“皇上容禀,江家女这是在肆意污蔑忠良哇!臣自从归顺之后,兢兢业业当差老老实实做人,从来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实在是我吴鸿达太过窝囊啊,只想着尽忠职守侍奉好君王,从没有野心如令国公一般去争权抢利,才会被他的女儿这般给欺上门来!
皇上,求您给臣做主啊!否则,否则臣只能以死明志一途了……”
声声无奈字字感人,把个被权倾朝野的江家给肆无忌惮欺压的老实人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然后,有许多人坐不住了。头一个跳出来的便是祝昭仪的祖父,人老成精的昌平伯。
“启禀皇上凡事皆讲究证据,不可任由江家女如此肆无忌惮的随意扣帽子,这怕是不妥的很。”
吴祝两家本就是当初茂城之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家族。彼时他们是对手,此时他们是同盟。
毕竟当初临阵变节开门投敌的,可不只是吴氏一家,他老祝家也榜上有名。若是永宁侯府真的得了个意图叛国之罪,那他昌平伯府,怕是也难以站到干地方了。
第122章 老秦酷爱维护世界和平
“昌平伯你这话说的也太难听了吧?什么叫扣帽子?晚丫头就不是那种喜欢瞎咧咧的孩子。她既然敢这么说,就肯定有这么说的道理!”
威武侯乔云海,立马站出来帮老江家镇场子。不说江家晚姐儿是老四的眼珠子心尖子,也不说自个儿跟江怀良一起滚过战壕的同袍情谊。单就从文臣武将的天然立场来说,他也肯定得力挺令国公府。
“呵,有何道理啊?我们现在也没看出有其他的道理,就看见江家女仗势欺人,肆意殴打朝廷命官了。”
昌平伯怼的有理有据,弄得乔云海有点卡壳。
“那,道理不还没正经说出来吗?要不是你打岔,那人孩子不就开始自辩道理了吗?你就不能听人家说完,好好的着急忙慌要干啥?急等着去吃八大碗呀?”
乔云海没啥文化,开口不带点骂人的意思就过不去。这吃八大碗在他老家那边可算不得是什么好事情,一般都是吃丧席才有的高规格来着。
昌平伯没听懂其意,所以也懒得跟武夫死磕。毕竟人老乔家虽然没有承恩公府的名头,这乔云海却实实在在是皇后的亲弟弟,太子的亲舅父。
“威武侯,凡事确实需要讲个公道,莫要把你们武将之间讲义气的那一套,搬到朝堂上来。结党营私可不是什么好说道。”
丞相季洵不咸不淡的开了口,仿佛就是那么顺嘴一说似的。
“谁他娘的结党营私了?我就是替老江说句公道话咋了?他人不在这杵着,你们就敢红口白牙的欺负人家崽子,都还要不要个脸了?”
以前跟赵鹤然那狗东西争夺后位的时候,他老乔家就是吃亏在这四个字上,所以乔云海恨不得跳脚的反应就格外真实。
“本官就是随口提醒一句,威武侯别往心里去才是。”
季丞相依旧语气不紧不慢,笑眯眯的万年好人脸挂在那儿,叫人想翻脸都不好意思直接掀桌子。
江晚安安静静的跪在那儿,抬眼看着这些人。她并没有急着反驳什么,子弹么还是多飞一会儿的好,也方便有人杀鸡儆猴不是?
果然,龙椅上的皇帝脸色很颓。这一天天大事小情鸡毛蒜皮啥都有,文臣武将还天天动不动就掐,简直神烦!
虽然小江能沉的住气,但是老江的好基友老秦,表示真的看不下去了。直接上前一步持笏而出,仗义直言维护世界和平。
“启禀皇上,微臣也觉得季相所言极是。凡事肯定都需要讲个证据,像那种凭空臆测便污蔑朝廷重臣的言论,确实有排除异己之嫌!
哦当然,微臣这话也不是在指责季相是一时失言还是蓄谋已久,毕竟微臣方才也说了么,十分赞同丞相大人所言。凡事,必须讲究证据!
否则臣就要参昌平伯,当众污蔑为国为君征战在外的国之重臣,他到底是何居心?!”
“秦侍郎,老夫何时污蔑谁了?我方才也就是那么维护一下公道而已。”
对于这十分严重的指责,昌平伯立马不干了。暂时也顾不得撕咬江家,必须在皇帝面前把自己给摘干净为先。
“哦,那还请老祝大人见谅。下官也就是秉持一颗为君分忧的忠心,尽一些为臣该尽的本分罢了。”
“你,你大胆!”
“你无礼。”
“你这是在血口喷人!”
“你又何尝不是在煽风点火?”
“我不过就是那么随口一问。”
“我也就是这么顺嘴一提。”
“你才是真正的在污蔑老夫!”
“非也,下官只是在忠君而已。毕竟为官者,要考虑的无非就是如何忠君爱民,这是下官的为官之道。
下官可是立志要做一贤良之忠臣,若是这正好与昌平伯你背道而驰的话,那还请见谅。”
“我,老夫也是忠心耿耿…”
“抱歉,大概是你忠心的不够明显吧,所以暂时没看出来。”
“……”
很好,老秦终于成功把话题扯偏。
作为前朝言官之首御史中丞许文川门下的得意弟子,秦振宁这张利嘴颇有他恩师的几分风采。火力全开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其他人什么事儿了。
就连季相都忌惮这人的损嘴和他背后的家族,而不轻易与其直接交锋,其他人就更不是那块硬扛言语风暴的料了。不出意外的,昌平伯气息不稳的败下阵来。
乔云海看着刚才把自己怼到无话可说的老祝头,现在气到老脸发白喘不上气来的可怜样,他站在一边瞠目结舌。
我滴那个乖乖,怪不得老话都说文官的嘴,吃人的鬼。今儿可算是长见识了!平时看着这秦大人不哼不哈的可有君子那装逼的风范,今儿这是咋了?
他要开荤呐?!
秦振宁抬眼看看口下败将的昌平伯,又看看闭口不言的季相,再看看已老实的诸位同僚,这才心满意足的勾起嘴角。
君子仪态翩翩的冲帝王行了一礼,规规矩矩退回自己该站的位置,仿佛刚才冲出来开口诛敌的猛将不是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