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再掏出去一大笔银子,玄烨迟疑了。
岫钰握住玄烨的手臂,笑道:“有靳紫垣和陈天一在,您这一朝在治河一事上,已经远超其他了,不要想太多。”
玄烨一边拍着岫钰放在自己胳膊上的手,一边皱起了眉头,治标治本的道理他当然也是懂的,可是,他想干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一样都要银子,若真的再拿一些银子出去‘治本’,那其他的事情恐怕就会荒废。
“难啊。”玄烨不由抚起了额头:“钰儿,银子花出去就像流水一样,挣进来,可是不容易。”
“我明白的。”岫钰自然能感觉到玄烨的无可奈何:“不过,我相信您,大凡是您想做的事,一定可以做成,只在乎您想不想做而已。”
“哦?”玄烨看向岫钰,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你觉着什么是我想做的?”
岫钰松开了握着玄烨手臂的那只手,迟疑了一下,才道:“其实,钰儿觉着皇上是个聪明人。比如,您喜欢钻研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不论是算学还是医学,哪怕是解剖,您都愿意学。”
玄烨点了头。
岫钰又道:“可是,您却只自己学…”
玄烨蹙起眉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岫钰说得有些隐晦:“陈天一看到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才想起治河可以用这个法子,人总是有局限的,可是人又是有无限可能的。也许这天底下有很多陈天一这样的能人,只是他们苦于没有途径接触到那些新鲜的玩意儿,这才被埋没了。”
玄烨的手重重拍到了茶桌上,沉声道:“钰儿,你越矩了。”
岫钰却扬起头来:“虽有越矩,却发自肺腑。皇上,您该相信您自己,相信您是因为让天下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而民心所归,而非用您的帝王之术,迫使百姓‘服从’于您的统治。”
第78章
到了后半夜,玄烨躺在床上始终也没能入睡。他不得不承认,岫钰戳了他的心窝子,其实也不止是他的心窝子,更是满人的心窝子。
“您翻过来调过去的,自己睡不着,也不叫旁人睡?”玄烨没睡着,岫钰自然也睡不着:“是我白日里的话搅得您睡不好觉了?”
玄烨哼道:“你还知道是你惹了朕?”
“人贵有自知之明嘛。”岫钰索性坐了起来,下床将灯点亮了:“不过,钰儿还是觉着,我说的不错,皇上想了一个晚上,想明白了么?”
玄烨叹了口气:“你说的的确不错,朕应该承认。书上都写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是,做皇帝也不是按照书上写的去做,就能做好的。”
“那您说,百姓要怎么活着?还不是谁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百姓就说谁好?民不聊生的朝代,注定走不长远啊。”岫钰给玄烨倒了一盏茶,送到他手里:“皇上有识人的本事,也有用人的本事,可是要先有了人才,才能用人才,您觉着可是这个道理?”
玄烨却摇头:“你要知道,这天下曾经是汉人的天下!”
“这就是您要不要跃过去的门槛了。”岫钰坐到玄烨身边,定定地瞧着眼前的皇上:“您接受了西洋传教士,您自己已经知道茫茫大海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很明显的一个道理是,外面的世界大概也知道这世上还有一个大清。都说皇上的胸怀可装四海,我相信您有那个胸怀,可是,到底用不用来装四海,是您自己的决定。”
玄烨喝了一口水,好半晌才道:“你知道朕开了一个博学鸿儒科吧?朕也希望天底下的有志之士都能为我大清出一份力,可是那些个名义上的饱学之士抱着个已经亡了的大明不松手,朕自问已经很给他们脸面了!”
“人各有志罢了。”岫钰握住玄烨的手,真诚说道:“博学鸿儒科,说白了还是几千年留下来的玩意,重要自然也是重要的,可是,您觉着您和汤若望他们学的算学、医学不重要么?这大清的百姓就没有对算学、对医学感兴趣的?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去学那些不曾接触过的西洋学问,不好么?我以为…”
“不用说别人,就是前朝那些老大臣,听了你这番话,怕不是都要觉着朕后宫中养了个不敬祖宗的怪物!”玄烨轻轻戳了一下岫钰的额头,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岫钰这番话的确有她的道理。
岫钰嫣然:“您是皇帝啊!只要是您想过的关,大抵上不会有过不去的吧。工科、医科、商科…端看您想还是不想做啊。”
玄烨跟着岫钰一道想了起来:“你的意思是,不止开个博学鸿儒科,是要开皇家学堂了?”
“就是皇家学堂!”岫钰的眼睛闪闪发亮:“不过,也要让平民家的百姓能学上才好。”
“忒也大胆了啊。”玄烨不住地摇头叹气:“皇家学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多少有些天方夜谭。”
“只要皇上把这事放在心上。”岫钰开启鼓励模式:“您这个做头头的为大将,我愿为先锋,为皇上冲锋陷阵!”
“这啊,这比打仗还难。”玄烨不禁倒上苦水:“我阿玛在世的时候就有过满汉一家的想法,后来他不在了,满洲大臣把他那些做法批得一文不值。起初咱们入关的时候,大有人觉着关内不是家,预备着抢上一番再回关外。便是今时今日,很多满人也不把汉人当成自己人。”
“那皇上自己呢?”岫钰双目灼灼,她也很想知道玄烨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玄烨眼睑低垂,道:“在今晚之前,我想
的终归还是巩固满人的统治。毕竟是从汉人手里拿下来的江山,太过信任…”
“皇上应该相信,江山易主是有天意在的。”岫钰一本正经道:“很多话,不该是我这个做嫔妃的说的,不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人都发挥着各人最大的本事,这天下运转的才会更好,皇上以为呢?”
玄烨不是第一次有这种‘岫钰并非寻常格格’的感觉了,佐领家教养出来的格格,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不由开始打量起岫钰。
“关外,如今都是你这种想法了么?”那他倒是可以大为放心了,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想得还要深还要远。
岫钰摇头:“是我见皇上自己学算学、也学天文,又见到了陈天一这样有特殊才能的人,方才这样想。您说,西洋人能造望远镜出来,咱们固然可以仿造,难道就不能高他们一等?西洋人会解剖,咱们很久之前也有过刮骨疗伤了!症结所在,还是皇上到底能不能视满汉为一家,不防着汉人,转而用汉人。”
“不防着汉人…”玄烨低声重复着这句话,他不得不承认,岫钰道出了他心底最深处的那个秘密,西洋传教士带来的玩意儿不好么,是好的,可是他不愿向天下人普及,的确有防备的心里在。他怕啊,怕祖宗骑着战马打下来的江山就在他手里丢了,所以他要用帝王之术,让万民臣服于他的脚下。
“好了。”岫钰握住了玄烨的手臂:“睡吧,皇上有皇上的心思,我也只是说一说我的想法而已。”
可是这种想法一旦说出口,就像是一颗种子播进了地里,玄烨学算学的时候会想起岫钰的话,哪怕是在解剖台上学解剖的时候也会想起岫钰的话。看着手里小巧玲珑的小刀,他还是下定了决心。
于是牡丹花开时节,乾清宫里下了一道圣旨,开办皇家学堂。与此同时,太医院也有一道折子送到了玄烨案头,是玄烨盼了很久很久的事。
玄烨翻开太医院的奏折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翊坤宫,可是人还没出乾清宫正门,就被慈宁宫的老太监拦了路,说是太皇太后有请。其实那道圣旨写就的那一刻起,玄烨就明白这事迟早是要过老祖宗那一关的。
慈宁宫中,孝庄老神在在地坐等玄烨,在孙儿给自己请过安之后,也没叫他起身,直接就问:“听说,你今儿个下了道圣旨?”
“是。”玄烨本也没打算瞒着孝庄:“孙儿觉着,博学鸿儒科开得还是窄了些,固然八股取士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到了今时今日,也该变些花样了。”
“给汉人开学堂,孙儿你可要想好啊。”孝庄拍了一下茶桌,言语间透着一股子威严:“汤玛珐带来的西学,不是一般的学问。”
“孙儿明白。”玄烨笑道:“可是老祖宗,孙儿那圣旨已经下了。您大概早就知道孙儿会下这道圣旨,特意等着那旨意出了乾清宫,才召孙儿来的吧。”
孝庄哼了一声:“你可知道前朝那帮老大臣来找过我了?”
“必是皇玛嬷帮孙儿挡过去了。”玄烨索性坐到孝庄对面:“玛嬷,这事儿其实孙儿仔细考量过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确也是我大清得以长治久安之道。您也觉着汤玛珐带过来的东西好,不能只是觉着好啊。”
“这很危险。”孝庄深明帝王之术,却又隐约觉着玄烨这么做有这么做的道理,“玛嬷没有在你下这道旨意之前拦住你,是对孙儿你的信任。可是,玛嬷也必须要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