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团宠万人迷在三国

  • 阅读设置
    第11章
      这时,先前给诸葛亮带路的亲随上前禀报:“孔明先生回别院了。”
      孙灵眼睛一亮:“兄长给他安排了什么职位?”
      亲随摇头表示不知详情。
      孙灵剑也不耍了,“我去问问。”话音未落,人已经跑远。
      周瑜站在原地,嘴角的笑意像是被风吹散的薄雾,一点一点淡去。目光追着孙灵离去的方向,直到那抹红色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眼神中却深藏着汹涌的暗流。
      孙灵一路小跑来到别院,推门就看到诸葛亮正坐在窗边研读竹简。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清俊的侧脸轮廓。他眉头微蹙,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时而停下来沉思,时而微微颔首。
      看完后,他手腕轻转,将竹简利落地卷起,又取过另一卷展开。
      那专注的神态,衬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显得格外赏心悦目。
      不知怎的,孙灵觉得今天的诸葛亮有些不同,但她此刻满心欢喜,顾不上多想。她兴冲冲地说起将来要如何一起建功立业。说到激动处,她手舞足蹈,眼睛亮晶晶的。
      可等她说完,却发现诸葛亮似乎有些走神。
      “孔明,你在听吗?”孙灵歪着头问。
      诸葛亮放下竹简,轻声问道:“除了这些宏图大业,将来……可还有其他打算?”
      孙灵一愣:“其他什么打算?”
      “今日孙将军对我很是赏识,我还遇见了中郎将。”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地复述孙策的话:“‘周公瑾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实乃江东栋梁。’相比之下,我确实相差甚远。”
      孙灵听得莫名其妙。这话表面谦逊,可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意味。她急忙摆手:“单说机关术他就比不上你!”
      她真心诚意夸赞道:“你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巧思绝伦……”
      见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孙灵刚松口气,却听他淡淡道:“我学识浅薄,恐怕难当大任,辜负了你的期望。”
      孙灵心头一紧,这话听着怎么像是要告辞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孙灵每次去找诸葛亮都碰不到人。有时仆从说他出门访友去了,有时又说他在房中研读,不便打扰。
      奇怪的是,无论孙灵什么时候去,总是恰好错过。
      这天,孙灵又一次来到诸葛亮的住处,推开门却发现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平日堆满竹简的案几上,只留着一对白木雕刻的兔子笔搁。那兔子趴伏着,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连耳朵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活灵活现。
      孙灵想起初次见面时,她曾说过他的作品实用但不够美观。诸葛亮很少雕刻动物,没想到一出手就是精品。
      她轻轻抚摸着兔子,不知他是何时雕的,更不知他雕刻时在想些什么。
      “孔明先生什么时候走的?”孙灵问正在收拾的仆役。
      “刚走不到半个时辰。”仆役答道。
      孙灵攥紧木雕转身就往外跑。她从马棚牵出小红马,沿着车辙印一路追出城去。
      风在耳边呼啸,她心里乱糟糟的,甚至没想好追上后要说什么,只是觉得他不该这样不告而别。
      可等她追到城外岔路口时,早已不见马车的踪影。孙灵勒住马,望着空荡荡的官道,胸口像堵了块石头。
      回到府中,正遇上孙策,孙灵问道:“哥,孔明怎么突然走了?”
      孙策不紧不慢道:“正要告诉你这事。他叔父来信说身体不适,孔明要回去尽孝。再者,他觉得自己才学尚浅,想再游历学习一番。”
      孙策没有说破他认为那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少年人的骄傲。
      很快,攻打牛渚的战事提上日程。牛渚是刘繇的重要粮仓,拿下这里就等于掐断了敌军的命脉。
      孙灵主动请缨担任医吏长一职,负责整顿军中医务。繁忙的军务让她渐渐淡忘了这段不愉快。
      扬州刺史刘繇占据曲阿(今江苏丹阳),孙策率军渡江后,首先突袭牛渚,缴获大量军需物资。随后击败薛礼、笮融等刘繇的盟友。
      至此,刘繇的盟友相继溃败,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孙策只要攻下曲阿,就能彻底击败刘繇。
      就在战事紧张之际,刘繇的将领太史慈作为侦察兵,与孙策狭路相逢,当即拍马出阵挑战。孙策挺枪迎战,两人你来我往,战了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激战中,孙策刺中太史慈战马,同时夺走了他背在颈后的手戟。太史慈也不甘示弱,反手扯下了孙策的头盔。
      直到双方援军赶到,这场惊心动魄的单挑才告结束。
      此战使得太史慈为孙策的勇武和气度所折服,孙策也欣赏太史慈的胆识和武艺。两人虽是对手,却已惺惺相惜。
      孙策与周瑜大胜归来的消息传来时,孙灵正在伤兵营中巡视士兵们的伤势。
      当时军中还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军医都是男子。孙灵考虑到女子更细心,且自己一个女子在军中多有不便,就从士兵家属中挑选了一些人,培训她们处理简单伤口、换药包扎。
      这支由孙灵带领的女子医护队,成了军营中独特的风景线。
      在医疗技术方面,孙灵把从华佗那里学来的医术都教给了军医。
      她非常注重伤兵营的环境,要求温暖、干净、舒适,要求伤兵们的伤口每日换药。她每天早晚各巡视一次,同时在心理上给予伤兵们适当的抚慰。
      女医们有相应的俸禄,她们亲临前线战场救治伤兵,丈夫在前方杀敌,妻子在后方救治,彼此之间多了一份牵挂与支持。
      如此一来,伤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不仅如此,孙策颁布的不论出身,均按军功论赏的政策,与孙灵的举措相得益彰。
      军中的凝聚力愈发强大,士气也更加高昂,战斗力显著提升。士兵们往前冲,有军功可赏,受伤了,有军医们体贴入微的照顾。
      小伤治好后继续上战场,若肢体残疾,也可根据个人才能,自愿选择留在后勤效力,或领取相应补贴回家种田。若是不幸战死沙场,家属还能得到一笔抚慰金。
      士兵们全无后顾之忧,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怎能不强?
      此战结束,营帐内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孙灵凭借自己在军中的作为,也在核心决策层之列。
      众人定好了进攻曲阿的具体计划。曲阿是孙家的故乡,大家皆希望尽量减少伤亡,因此制定了一个兵不血刃攻下城池的计划,此乃上上之策。
      讨论到军中士气时,程普对孙灵向来不吝啬于表扬,他笑道:“孟英很会收买人心啊。”
      孙灵认真解释道:“收买人心并非目的,只是结果而已。”
      在她看来,每个士兵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
      众人谈及白天孙策与太史慈单挑一事,无不感叹这场对决的凶险。
      周瑜提议:“今日观太史子义武艺超群,实乃难得的将才。若能招揽此人,不仅得一猛将,更能借他在刘繇旧部中的威望,向天下人展示我江东求贤若渴的胸襟。”
      孙策闻言大笑,拍案道:“公瑾此言,正合我意!”
      他眼中满是赞赏,“你总能想到我心里去。”
      此事一议定,只待合适的时机便可付诸行动。
      孙灵在一旁静静听着。江东最大的困境就是人才匮乏,远不如曹操坐拥中原英才,也不及刘备麾下能人辈出。
      提升军医水平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广纳贤才。
      第11章
      孙策率军击败刘繇后,迅速占领曲阿。他发布命令赦免刘繇旧部,并招募当地百姓参军。这一政策效果显著,孙家军很快扩充了兵力。
      刘繇逃到丹徒后不久病死,孙策抓住机会招降了太史慈,使其成为麾下重要将领。
      随后,孙策攻占吴郡,这是江东六郡之一,地理位置重要,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军事要地。
      孙策把这里作为大本营,开始整顿内政,训练军队,准备进一步扩大势力。
      除了已经归顺的太史慈之外,孙灵知道未来哪些人才会对孙吴政权有帮助,于是开始提前招揽。
      当时有个叫鲁肃的年轻人,在临淮东城一带活动。鲁肃家里很有钱,他自己组织了一支私人武装。
      孙灵以“怕鲁肃坐山称王成为一方盗匪”为由,劝说孙策招揽鲁肃。
      孙策听从了孙灵的建议,派人前往临淮东城,以礼相邀。鲁肃见孙策诚意十足,便欣然加入了孙家军。
      与此同时,孙家军里有个小兵叫吕蒙,是将领邓当的小舅子。吕蒙虽然年纪小,但打仗很勇敢。
      孙灵注意到这个人,就向孙策推荐说:“吕蒙虽然现在只是个小兵,但作战勇猛,是个可造之材。”
      孙策听了,就把吕蒙提拔了一级。
      孙策占领吴郡后,军政事务日益繁重。除了他自己,只有孙灵能够参与核心决策。这天,孙灵向孙策详细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