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 阅读设置
    第120章
      沈林子为了招待他,可是请了八十个街头大师傅做小吃宴,错过多么可惜!
      “我在等我的见面礼”,霍去病晃了晃手心,超级无敌理直气壮地说。
      “我们陛下说了,宋祖你是汉室后裔,所以是我的长辈,要给见面礼。”
      刘裕霎时被逗笑了,想了想,翻出一个军中新研制出来的手持版潜望镜:“这个给你。”
      霍去病高兴地接过新玩具,掂量两下,转头又看向刘穆之:“丞相——”
      “好呀”,刘穆之笑颜清浅,眉目间浮动着明月般的温润光辉,将一个大红包放在他掌心。
      霍去病心满意足地抱起红包,扭头看向一旁安安静静看书的幼崽刘义庆。
      ……这个比自己还小,就算了。
      他抬起手,在刘义庆毛绒绒的脑袋上薅了一把。
      噫,小孩怪好摸的,再薅一把。
      小朋友满眼飘着问号,茫然抬起头,一根竖起的呆毛在风中飘来飘去:???
      无良老父亲刘裕看见孩子吃瘪,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哈哈大笑。
      ……
      亲人团聚卡开始发挥作用。
      本位面的所有人,即将在接下来的十二个时辰内,见到自己最想见的至亲。
      天幕上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直播角度,观众可以依据喜好,自由选择观看。
      沈林子去了梁武帝位面,见自己未来的孙子沈约。
      他看过梁书,知道沈约是江左绝艳沈郎,当年曾惊艳了一整个时代。
      他的诗,他的文,他的绝代淋漓千古风流,他的忏情绮语笔端春秋,无不深深影响着后世人。
      他开创的永明体与四声八病理论,更为后世所有格律诗所宗。
      沈林子心中也充满了好奇。
      那就是……
      他这个孙子到底长得有多好看啊,才会被传为人间绝色,和潘岳并称为「潘沈」?
      若与北府的颜值担当谢晦相比,不知如何。
      这一年,沈约是梁武帝的宰相。
      他回乌镇祭祖,太子萧统不想耽误学业,也跟随老师一道前往。
      沈约索性在乌镇十里塘建造了一处书院,带着小弟子搬进去。
      每日对着湖光山色,松烟秀月,青树凝寂,群岫如云,遥见芦花秋色,枫叶成纹,远山钟声似云雾轻盈翻卷,帘外碧波如晓梦沉沉。
      真是一处适合读书的好地方。
      师徒二人满心惬意,乐不思归。
      梁武帝却在朝中等得望眼欲穿,写信催了数次。
      笑死,根本没人理他。
      一个是他百般珍爱的太子,一个是他的宰相兼年少至交,萧衍能怎么样,还不是叹息着将他二人原谅。
      这一日,沈约带着萧统一起去泛舟采莲。
      小舟在湖中随波逐流,任意飘荡,舟中人宽袍广袖,眉目如画,隐入烟云深处。
      萧统为老师斟了茶,他性子温润,做这个动作也是轻缓柔和,行云流水一般,一缕茶烟袅袅升起,仿佛挟尽了湖上的苍翠色。
      “给我也来杯。”
      沈林子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从天而降,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也坐到了船中,伸手接过茶盏。
      萧统:“……”
      沈约:“……”
      沈林子咕嘟咕嘟,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才发现两人都盯着他看,不由讪讪挠头道:“啊呀,我就是来见见休文,我还给他带了礼物——”
      说罢,反手掏出一袋武器,一包美食小吃,还有一本《梁书》。
      虽然不知道他就一个人,身上怎么装得下这么多东西的,但关爱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沈约垂下眼眸,心弦轻轻一动,小声道:“爷爷。”
      原来,自己也有亲人啊。
      爷爷英年早逝,父母又被皇帝残杀,满门皆屠,两个兄长也都死了,只有他一人彼时年幼,被家中奴婢悄悄藏起来带走,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这么多年,孑然一身在尘世中辗转飘零。
      宛如不系之舟,野渡飘蓬,从荒凉的生命一岸跋涉到另一岸,天地凄冷,不知何处可为家。
      于是,他又轻轻地念了一声这个称呼,带着一些新奇,又带着一些期待:“……爷爷。”
      不知为何,这一声呼唤,竟让沈林子莫名觉得鼻子一酸。
      沉默了一会,忽然轻轻抬手抱住了他。
      论年纪,他尚是少年,比这时的沈约还小许多,之前也不是什么特别体贴的人,这时却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哄他。
      “没事了啊,那些不好的事都过去了”,他语气轻柔,“我在这里。”
      一滴清泪从俊秀面容上滑落,沈林子难过地想,他怎么这般清瘦,甚至一伸手就能抱紧。
      世人总爱传闻「沈郎瘦腰」,似乎觉得沈约这样一位美男子多病清减,实是一桩风流韵事。
      可是,亲近的人这样抱着他,只会感到满满的心疼。
      沈林子实在没忍住,絮絮叨叨地叮嘱他,以后要照顾好自己,努力加餐饭,远离杂务,静养身体,莫要再为了那些不必要的事忧心忡忡……
      他说了很多,沈约心头温暖,笑中带泪,一一应下。
      “你现在这样,如何能让人放心得下”,沈林子又叹了口气,轻握住他冰冷如玉的素手,“不如跟我回去住一段时间调养好身体,正好也见见谢小玉。”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抬手摸了摸沈约的眉眼:“休文生得真好看,我们家竟也有如此惊艳绝色之人呢。”
      “你若和小玉立在一块,那真是双璧交辉,清光满目,愈发相得益彰。”
      沈约一怔,轻声道:“我母亲是宣明公的侄女。”
      沈林子:“……”
      破案了,谢家芝兰玉树的基因真的太强了。
      再加上吴兴沈氏的buff,在颜值这一块可谓没有敌手。
      沈约有些想和小爷爷一起去刘宋待几天。
      但转头一看萧统,小弟子正眼巴巴地注视着他,满眼仿佛都写着:老师,不要将我丢下QAQ
      他不禁迟疑了:“爷爷,不然的话还是……”
      沈林子不想让他为难,于是捏了捏他的手:“放心吧,我们位面有传送门,以后随时可以往来,你想什么时候去都行。”
      接下来,他们对着《梁书》聊了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尤其是那场喋血万里、伏尸百万的侯景之乱。
      万朝观众也参与了讨论。
      侯景之乱的亲历者并不少,比如陈文帝陈蒨。
      他的父亲陈道谭就是在台城之战中率军来援,力竭战死。
      而他自己也被侯景囚禁多年,藏刃袖中,欲行刺杀之事无果,侥幸逃脱。
      最后,陈蒨虽然作为主将之一,平定了侯景之乱。
      但整个江南地区已经彻底被打残,满目疮痍,十室九空,昔日的繁盛城郭,尽成废墟累累。
      他登基*之后,就一直忙于休生养息,安治百姓,最终开创了“天嘉之治”。
      此刻,陈蒨在评论区,给观众讲解侯景之乱的背景:“梁武帝太清末年,也就是他统治的第四十六年,东魏降将、羯人侯景降而复叛,发动暴乱。”
      “侯景从寿阳起兵,勾结梁武帝养子萧正德,一路渡过长江,径趋首都建康。到此时,梁武帝才终于相信侯景造反的消息,仓惶间迎敌,却为时已晚。”
      “萧正德作为守将,大摇大摆打开城门。”
      “侯景长驱直入,占领了建康除了内城台城以外的所有地带,假意拥护萧正德僭越登基,是为伪帝。”
      万朝观众:“……”
      牛逼坏了,梁武帝让叛贼首领守城门,这是何等空前绝后的创举!
      陈蒨又道:“台城之外,十余万勤王之师汇集,各怀鬼胎,都在按兵不动,希望侯景杀死梁武帝和太子萧纲,然后自己再动兵平叛,便可威望大涨,顺势登基。”
      “是以,十万大军围城多日,未曾派出一人进入台城支援。”
      “邵陵王萧纶击败侯景叛军,小胜一场,却被湘东王萧绎偷袭,梁朝官军遂在台城下开始了内斗,互相攻伐,将侯景丢在一边不管。”
      “台城孤立无援,唯有太子萧纲、主将羊侃等披甲登城,坚守一百二十六日,直至兵尽粮绝,瘟病横行,遂陷落。”
      “梁武帝统治全盛时,建康城有二十八万户,超百万人口,古往今来南方城池繁华无过于此;台城陷落时,城内仅剩四千余人。”
      这个数字对比过于惨烈了,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陈蒨又道:“建康之外更是死伤严峻,侯景嗜杀成狂,公开宣扬屠城,更是曾放言声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叛军所过之处,往往掳掠一净,殆无孑余,「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
      他说到这里,眼睫轻轻垂落,俊秀面容上布满了黯然,想起当年所见的一幕幕景象,长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