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今天你直播了吗

  • 阅读设置
    第109章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对涉水而行的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云青青一只手拎着小箱子,一只手举着手机照明——再一次感谢出发前多带了一个充电宝的自己。
      身边的武警官兵背着孩子,为了缓解大家的情绪,尤其是孩子们的压力,小伙子们和孩子们天马行空地聊着天,配合着他们的童言童语加油打气。
      “好了我们的大冒险穿过了一个隧道,现在要继续第二关了,等到了终点我们就可以坐上来自云端的列车回家。”
      云青青偏头看着这个战士,年轻的脸庞上一双黑黢黢的眼睛在黑夜里格外有神。
      “小伙子,你多大了哇。”
      “大爷,我今年二十了。”
      “二十哇,比我孙子都小啊!还是个娃娃嘞。”
      就在这断断续续的交谈中,一行人从深夜走到天际破晓。
      东边泛起鱼肚白之际,一辆列车伴着晨光踏破黑暗而来,精疲力尽躺在月台上的乘客们顿时生出了无限的气力。
      “车来了车来了!我们得救了!”
      在排队乘车的时候,乘客们团团围住前来救援的官兵,眼眶泛红、泪水涟涟,嘴里不住地感谢。
      最后,云青青在列车中就坐,看着官兵们重新整队,原地修整。
      “同志们,接到上级命令,某地还有一批群众正在等待救援,现在原地修整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立刻出发,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云青青憋了一路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
      宋仁宗时空。
      茶馆里随着乘客们提心吊胆了一路的茶客们终于松了口气。
      “可算是得救了。”
      “这几天可担心死我了。”
      “他们的官兵是这个!”一个茶客竖起了大拇指,“也不知道咱们的禁军能不能……”
      “诶诶诶说啥呢!好好喝你的茶!”同桌的同伴打断了他的话。
      “怎么不能说呢?咱们官家宽容仁爱,那咱们的兵不说到后世人这个地步,有个两三分总没问题的吧?”
      这个问题抛出去,不只是他的同伴,整个茶馆的伙计和顾客们都讷讷不言,顾左右而言他。
      茶客环顾一圈,最后也沉默了。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看向武警官兵们的眼神丝毫不加以掩饰地写满了“想要”。
      但他也知道,以大汉如今的国力,根本养不起这样完全脱产的精兵强将,别的不说,光是那些人高马大的士兵一看就是粮食油盐和大量的肉蛋才能养出来的体格——那些都是钱啊!
      大汉的国库根本支撑不起。
      “但是——”刘彻转念一想,养不起一支大军,养支一两千人的精兵还是可以的。
      “不若于南军新设一支天子侍卫禁兵,征长安良家子以充其中,按后世练兵之法训练。去病。”
      “臣在。”
      “你可敢于此军中任一百夫长?”
      “臣敢!”
      “这么有信心?”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很好!”刘彻很欣赏霍去病意气风发的模样,“这支新军就叫羽林骑吧。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为羽林!”
      第108章 资助
      自从上次出差被困获救后,云青青和同事返回了公司——在他们被困的时间里,公司派了另外一波人去解决客户的问题。
      于是云青青回长沙第二天无缝上班。
      ——没办法,打工人就是这么卑微。
      。
      【“上次说要看电影结果遇上了出差,我重新订了今天晚上的票,等会下班了去外面吃个饭正好赶上放映。”
      出了车间,云青青摘下安全帽甩了甩湿透的刘海。
      突然想起的手机铃声吓得她一抖。
      “不是吧,每次说完看电影就来电话?要是再要出差我可不去了。”
      云青青嘟囔着掏出手机,一看来电人名顿时眉开眼笑。
      “是一个小朋友!”她接通了电话。
      “青青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九月份就要去上大学了!”
      电话那头传来轻快的女声,“拿到通知书我第一个打电话给你!我好开心啊!”
      云青青也笑出了声:“恭喜你啊,什么时候来长沙玩?我请你吃饭。”
      “不用不用,该我请你吃饭才是,这几年多亏了你一直资助我。”
      两个人在电话里简单交流了近况,又高高兴兴地分享了喜悦,有时间见面吃饭。
      云青青带着笑意挂断了电话。】
      。
      隋文帝时空。
      颜之推的注意力被云青青与女孩交谈中提及的“公费师范生”和“助学金”吸引了。
      “这助学金上次那毕业典礼发言之女郎也提及过先,此一词尚可由名推其意,可这公费师范生又是什么呢?听着其中好像很是有一番章程?”
      自从接待了陈国使者之后,他就渐渐淡出了官场,在家潜心钻研学问,一边编纂《颜氏家训》,一边撰写呼吁读书人立足生活、学习经世致用之学识的文章。
      云青青两人的一番交谈,激起了他对后世教育空前的好奇心。
      于是他第一次在评论区留下了提问。
      。
      【云青青也看到了他的提问,正好她离办公室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就爽快地低声回答:
      “公费师范生有两种,一种是国家一种是地方,简单来说都是是国家或者当地财政出钱负责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且发放生活补贴,但是学生毕业以后就要到国家或者是地方指定的学校任教若干年。
      还有公费医学生,都是公家出钱让你上学,但是你毕业后必须服从安排前往基层服务。
      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改善基层教育、医疗人员短缺的情况,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学生上学费用和毕业去向的问题。”
      “这个妹妹就是考上了师范生,将来会成为一名基层小学老师。”】
      。
      宋神宗时空。
      赵顼听完,询问王安石道:“依王公所见,这公费生如何?”
      “此法甚好,可惜不能用于大宋。”王安石摇摇头,“其一国库不丰,且大宋尚无相应一系政策托底,暂不能将其化为己用。
      其二,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十余年,为的是于庙堂奏对于君前,鲜有人愿于偏僻乡野筑杏坛。
      其三,太史公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荒僻之地百姓尚未能饱腹,又何谈读书识字呢?”
      赵顼只觉得满心壮志被浇了盆冷水,怔了怔道:“是我想当然了。”
      “陛下拳拳爱民之心,天下百姓自当涕零。”王安石话锋一转,“不过,澹澹娘子现在所言之助学金、奖学金倒是未尝不能一试。”
      赵顼于是再去听云青青的介绍,顿时精神大振。
      。
      【云青青讲完了公费生,又讲到大学里面的奖助学金。
      “奖学金和助学金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院级,甚至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的,可以说,只要好好学习,不仅上学花不了钱甚至还有可能赚钱。”
      云青青笑了笑,笑容中有着自豪,“不是有句话吗?你只管好好读书,剩下的交给国家。”】
      。
      清圣祖时空。
      书院之中的学子面露惊异之色,议论纷纷。
      “这不就是书院发放膏火之政?”
      “举诸生中有文行者与焉,课举业经艺外,兼课诗赋杂文,月凡再举,择优定额,月给膏火笔札以奖励之。[1]李兄,你今年获得了几次膏火?”
      “在下不才,区区三次。不知王贤弟得奖几回?”
      “侥幸比李兄多一回而已,说不定本月李兄就追上来了。”
      学霸们在虚伪地谦虚,而学渣们在真实地拈酸。
      “虚伪!哼,得意什么!”
      “宋兄,你管他们怎么说呢。你要不先别抄旧日文章了。”
      “是啊是啊,书院规定读书宜实事求是,无得草率,凡应课不得抄录陈文,违者罚除膏火一月[2]。你这都连着被罚了半年了!”
      “我又不会写,不抄的话我能怎么办?”
      这大概就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吧。
      。
      宋英宗时空。
      夏姓富商坐在自家酒楼之中,看着大堂中宾客满座、人来人往的客流,得意地捻了捻胡子。
      “还是老爷我的法子妙啊!”他洋洋自得道。
      自从他自奖助学金一事中获得启发,第二日便捧了银两粮食和笔墨纸砚找上了城中的书院,成为了书院奖助学金的赞助人——要求是其署名为“夏家某某酒楼奖助学金”。
      但凡书院考核优先者,皆可获得一笔奖学金,而家中贫困的学子也能获得助学金。
      而在每次考核之后,夏家的酒楼里就会张贴出书院排行榜单,并展示优秀学子的课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