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大当家

  • 阅读设置
    红楼大当家 第280节
      黛玉几个围过来,这个说,姐姐送的钗好看,那个说姐姐送的福袋好可爱,叽叽喳喳的,别提多热闹了。
      远远的,沈柠看着这一幕,嘴角忍不住的上翘。
      尤其这些女孩里,还多了一个闵梅。
      不过,少了一个湘云。
      这半年贾家事多,老太太没心情接那孩子吗?
      还是说史家在刻意的疏远贾家?
      沈柠想了想,感觉两者皆有。
      之前因为还国库欠银,贾家就把京里的一众公卿都得罪了。
      史家砸锅卖银的还国库欠银时,史鼐的媳妇还过来跟老太太哭了一场,弄了一点银子回去。
      那时候,他们应该想疏远。
      但贾琏进兵部任武库司郎中,史家应该再把关系拉回去才是。
      怎么到现在,都没想把湘云往这边送?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到了这一代,都算没落了。
      但史家史鼎以一己之力,又得了个侯爵,显见史家的底蕴一直都在。
      那……
      “啊啊~~啊~”
      怀里的贾玥眼见哥哥姐姐们都在那边玩儿,伸着小身体,也想往那边去。
      “放心,哥哥姐姐们在那里,是跑不掉的。”
      果然,闵梅一眼看到她们,就过来了。
      “大舅妈!”
      她行了一礼后,就伸手把急切要她抱的妹妹抱到手上,“我带玥儿到那边玩。”
      “去吧!”
      把女儿交给她们,沈柠放心的很。
      她直接去找老太太。
      听到王子腾被封了镇南将军,贾母正不自在。
      “听说了吗?王子腾做了镇南将军。”
      “嗯!”
      沈柠点头,“做就做吧,跟我们没关系。”
      “唉~”
      贾母往外面瞅了瞅,确定王熙凤也在元春那里,当场就叹了一口气,“跟东府是没关系,可是西府不行啊!”
      西府两个当家媳妇都是王家女呢。
      二媳妇王氏就不提了。
      可凤丫头……
      “尤其琏儿,那王子腾好歹是凤丫头的伯父。”
      “琏儿今天上朝了吗?”
      “上朝了,他不上朝怎么行?”
      北方战事吃紧,武库司郎中这个位子特殊的很,上面的大人们跟皇上商量战事的时候,贾琏也都会相陪。
      反正贾母就听他说过好几次。
      大人们吵着吵着,就有可能问他要各种库房的积存数据。
      问明白了,再接着吵。
      贾琏说,他记得深深的,到现在为止,还没出过一次错。
      对此,贾母也很感慨。
      她一直以为,这个孙子不学无术,以后能管管家就不错了。
      没想到,还很有能力。
      “倒是南方,太上皇刚封晋王为观南使,转个眼又封王子腾为镇南将军,别是南方那边也要不稳吧?”
      “难说!”
      沈柠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琏儿的事,您就别过问了,南边的东西给什么,给多少,只一个武库司只怕也是决定不了的。”
      一切按照规矩来。
      “唉~,说的也是。”
      贾母也叹了一口气,“鼎儿在北边,我这心啊,也是提着。”
      亲侄子呢。
      “问琏儿那边的情况,他就只会跟我报喜。”
      “本来就有喜啊!”
      对北边的战事,沈柠倒是没担心过,毕竟史鼎在红楼里,就是被封了忠靖侯,“我听珍儿说,他用兵很神,常常打出其不意之仗。各方援军到后,他还常常带人打出去,抢马抢粮。”
      这就很有本事了。
      大昭在太上皇退位的前几年,就一直处在败退的路上。
      从来都是人家过来抢人抢粮。
      如今史鼎反过来干……
      换她是皇帝,那也得大封特封。
      “婶娘,您相不相信,待他回来啊,您就又有一个当侯爷的侄子。”
      “……尽会哄我。”
      老太太被她哄笑了,“若真如此,我必请你好生喝顿酒。”
      “不信啊?那我们打赌呗!”
      “……你又看上我什么了?”
      老太太笑。
      “我看上的可多了。”
      沈柠笑着伸手,“我喜欢金子,喜欢玉,还喜欢您这里的丫环们,金和玉您舍不得,要不然,给我个丫环吧!”
      赖嬷嬷到底把晴雯弄到手上了。
      也是那孩子长得太好了。
      若是长得不好,怎么着,也不能买去。
      “你看上谁了?”
      贾母笑。
      “我听说赖嬷嬷新得了一个小丫环,放在您这里调教。”
      第173章 说亲
      赖家倒了,但是赖嬷嬷因为贾母却没有倒。
      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丫环,从小的情份,当年嫁入赖家,也是受老太太之命。
      事实上贾母也确实借着赖家,把整个荣国府都握在了手上。
      她没像王夫人那样,三个孩子都让婆婆抱去,赖嬷嬷也居功至伟。
      当然,一些不好外道的事,也是赖嬷嬷帮她。不管别人怎么样,在贾母看来,赖嬷嬷就是最忠心她的人。
      再说了,赖家被抄,赖大和他媳妇扛下了一切。
      贾赦说,给赖家留下一个最小的孩子,但赖大家的几个孩子虽算家生子儿,可一出生,她就给了恩典,并未入奴籍。
      所以,两个男孩,一个丫头如今都跟着赖嬷嬷过活。
      贾母特别给了一处小院子,每个月赖嬷嬷还有十两的养老银。
      虽不能再过以前的富贵日子,但十两银已足够他们祖孙过活。
      赖嬷嬷从一个小丫环做到管家婆子,又能在贾家那样的地方,把位子稳稳的传给自己的儿媳,手段自不必说。
      如今再不能把孙子、孙女送入贾家,可她又如何甘心从此以后离了那样的富贵窝?
      哪怕贾家族规新添了男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但只要是好苗子,也一样能从小丫环转大丫环,再转管事婆子。
      有一个在贾家当管事婆子的自己人,子孙就能多一条路。
      所以赖嬷嬷一直在留意。
      当管家婆子那么多年,得她照顾的人不知凡己。
      失了赖升,又再不用外人的宁国府,往牙行打招呼找人,人家能有多尽心?
      是有合乎条件的,曾经还说要教规矩,规矩教好了就送去,但赖嬷嬷说声要,人家还是马上送出去了。
      毕竟这京城的牙行都是各有来头,不是哪家权贵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界。
      再来问,那就是抱歉,让人买走了。
      兴儿打听到赖嬷嬷买来的小丫环,送给了西府老太太,就忙上报了。
      今天既然说到这事,沈柠忍不住就想问问。
      “……那我还是给你金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