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大当家

  • 阅读设置
    红楼大当家 第146节
      第104章 发剑(一更)
      荣国府,平安过了一夜的贾政也终于知道贾赦和贾珍去接人的事了。
      他很有些难过。
      贾政做好家中有事,一定尽快处理的决定,可琏儿被弹劾…他却忙到了岔道上,如今接妹妹……,又被大嫂子排除在外。
      “母亲,以后有什么事,您也知会儿子一声。”
      屋子里,贾政对老太太似乎很失望,“大哥能干的,我也一定能干,而且比他做的好。”
      贾母:“……”
      她看着一心还要跟大儿子别苗头的二儿,只觉心累,“你要有心,现在去也行啊!”
      她又没拦着。
      女儿自到江南,就不曾回来过。
      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一次没见过。
      这好不容易回京省亲,家里的兄长侄子都去接,也在情理之中。
      “你妹妹还能嫌弃你去接她?”
      贾政:“……”
      回京的路多着呢,他怎么知道她从哪里走?
      贾政看着自家老母,总觉得她也变了,一点也不考虑他难为的地方。
      “就算走错了路,没接着,你妹妹知道你去接了,也只有高兴的份。”
      贾母又提点一句,可是她的好二儿,动了动嘴巴,却道:“母亲,您知道妹妹他们现在走到哪了吗?”
      从扬州到京城,快马加水路,十来天就到,可是,妹妹带着两个还小的侄儿、侄女,若是不顺风,又不凑巧遇雨什么的,可能两个月都到不了京城。
      他去接?
      他从哪接?
      “进京了,琏儿会派人先回来禀告吧?”
      到时候他去接还不行吗?
      “……你都这样想了,还问我做什么?”
      贾母闭了闭眼,都不想看这儿子。
      就这脑子,怪不得在工部一待多年,却还什么活都没干过,只能喝茶看邸报呢。
      没想到啊,看着事事好的二儿会是这个样子。
      贾母也很疑惑,她怎么就把他养成了这个德性?
      “我……”
      贾政又口拙了。
      他都想问,以前事事为他想的母亲到哪去了?
      再什么都不干,不正好坐实了大嫂骂他的那些话吗?
      “母亲!”
      贾政只能再次求恳老娘,“大嫂那样让大哥和珍儿去接人,您就没想过,她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中间,大哥和东府可都已经派人去接过了。”
      这?
      还真有可能。
      贾母的心一下子急跳起来。
      那个侄媳妇,自从在学堂大闹一场后,很是放开了干。
      江南……
      想到李家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案,老太太的脸色一变,“你大哥和珍儿不在家,珠儿又去国子监上学了,这家里的安全你也经心点,晚上带人都转转。”
      贾政:“……”
      他和他娘说的是同一件事吗?
      “尤其东府那边。”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她都说的这么明显了,怎么就不开窍呢,“蓉哥儿还小,你这个当叔爷的,多去看看他,问问他读书的事,他也只有感激的。”
      这?
      贾政点头了,“等蓉哥儿下学,就叫他过来,儿子问问他学到哪了,不会的,儿子给他讲。”
      “……”
      贾母的心更累了,“行了,我头疼,还要歇一会,你去吧!”
      赶走儿子,老太太却让丫环把王熙凤叫了来,“晚上巡夜的婆子再加一倍,外院也是一样,另外,告诉外院巡夜的,东府那边也看着些,你珍大哥不在家,蓉哥儿太小了,你做婶娘的,也当多照顾些。”
      “孙媳省的。”
      王熙凤感激东府的伯娘为了琏二把珍大哥都派出去了,“昨儿巡夜的人就加了一倍,东府那边,也跟珍大嫂子说了,两边可进出的侧门都派了人守着,有什么事可随时支援。”
      “……你办事,我放心!”
      贾母很欣慰,“等琏儿回来,我让他好生谢你。”
      “瞧您说的,二爷走时,还让我好生照顾家里呢。”
      王熙凤现在比任何人都期待贾琏回来。
      家已经分了,如今她虽然还住在从前的院子里,可原先姑妈定给宝玉的院子,已经被公公明确指出来,要给他们了。
      可以说东府大伯娘的每一次出手,他们大房的日子都更好过。
      “知道,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她的孙儿们都是不错的。
      贾母虽然对二儿失望了,但对贾珠还一如以前。
      当然,贾琏也还好,至少比他爹强。
      他们小一辈的兄弟,不像他们的父亲跟乌眼鸡似的。
      贾母现在只希望两个孙儿能把荣国府撑起来。
      “鸳鸯,去把我那件金镶红宝蝴蝶簪拿过来,给你二奶奶。”
      老太太高兴了,就喜欢赏人。
      反正都是她的孙辈。
      而且凤丫头可比两个儿媳妇强百倍。
      要是不赏赏,她这心里都过意不去。
      “哎呀,那孙媳就多谢老太太您的赏了。”
      王熙凤得了赏,笑眯眯的从贾母院子出来,“平儿,这几天你也多受点累,晚上带上小丫环,多看着点,别让那些巡夜的偷懒了。”
      “嗯~”
      自家奶奶得了赏,平儿只有高兴的份,“奴婢就不定时的出去抽查。”
      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偷懒了。
      “那趁着天还早,你先回去睡一觉。”
      主仆两个亲亲热热,却不知道,正往天津去的贾琏,被贾敏抓着教育到什么程度。
      他们姑侄两个在扬州的时候,没时间说话,回来这一路,两个人又都提着心,也没心思细谈啥的。
      可是如今就要进京了,贾敏也发现侄儿的问题,那当然是抓着他,探问家中一切的时候,顺便问他,学堂那样改革的好处,还银的好处,两府赖家如何就走到了那一步,他爹是不是要负责任,他叔是不是要负责任,他是不是要负责任……
      每件事,每个人都恨不能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说。
      贾琏听得冷汗淋漓。
      因为姑妈就差直言老太太偏心,才致二婶贪心太过,赖家贪钱,她贪的……,只多不少。
      从荣国府鼎盛时期走过的贾敏,对家中现状很是心痛。
      尤其听到王氏居然借着这个傻侄子,动用父亲封在大库,给子孙还国库库银的时候,她狠敲了这个榆木脑袋几下,就差骂他你怎么这么蠢,这么蠢了。
      不过,虽然没骂出来,贾琏却由衷感受到了他自己的蠢。
      “回家了,好好跟你爹道歉。”
      贾敏恨铁不成钢,“虽然迟了些,可是你道了歉,你爹的胡闹都会收敛些。”
      大哥在祖父母身边长大,长成那样……,不是大哥的原因。
      跟着林如海在官场十几年,少时不曾理解的东西,慢慢都理解了。
      宁、荣二府在哥哥们这一代,如果还像祖父和父亲那样得皇家恩宠,那恩宠有多大,危险就有多大。
      相比于敬大哥,她大哥相对平庸些,做个守家之人就行了。
      只是没想到……
      贾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你是他的亲儿子,不求你事事站他那边,但你不能……站到他的对面去。”
      她可以想像,大哥当时有多难受。
      怪不得东府的大嫂要把琏儿送到她那里呢。
      凭贾家的权势,祭田在哪都能买到,她……
      贾敏突然有些心虚,她就今天才拉着侄儿好好说话。
      “侄儿回家就道歉!”
      一直低着脑袋的贾琏没看到姑妈的表情,认真的承诺,“姑妈放心,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