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大当家

  • 阅读设置
    红楼大当家 第56节
      宁国府的沈夫人实在是个妙人。
      “这件事你们还得查。”
      放下密报,孝穆帝喝了一口茶,“这一次,从京营那边着手,看看这浑水里还有多少条伺机而动的大鱼。”
      水浑了,更方便某些人喝酒吃肉。
      “他们怎么吃,怎么杀不必管,但有一条,不论什么人,再朝军马打主意,来一个,杀一个。”
      如今不比开国,京营那里什么人都可替代,但军马不行。
      朝廷还是缺马啊!
      孝穆帝道:“你们新带的那几个徒弟,放两个到京营,给朕看死了。”
      “是!”
      暗卫郑重一礼后,身形微闪,消失当场。
      皇帝喝品茶,重新看他的折子。
      不过,很快他的面上就阴沉下来。
      啪~
      孝穆帝怒气很盛的摔了下折子,运了运气,又拿起它直奔太上皇所在的长寿宫。
      好半晌,太上皇才放下手中的折子。
      “你待如何?”
      “倭寇肯定是有的,但明万历年的谢杰谢尚书曾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是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孝穆帝看着自己的父亲,“儿子也深以为然,如今国库空虚,正当再开海贸,丰盈国库的同时,还能打击那些真正的倭寇。”
      太祖当年能够成事,把侵进中原的满人再赶出山海关外,有一半的原因在海上的巨利。
      但父皇禁了……
      “海贸一事,以后再说。”
      太上皇的眉头拢了拢,“倒是这些‘寇’嘛……”他想了一下,“不管是真寇还是假寇,他们都有钱的很。”他难得的提点了一下儿子,“找人先剿一下再说吧!”
      “……是!”
      孝穆帝微愣,“父皇是想用南安郡王?”
      太上皇:“……”
      他如果想用南安郡王的话,直接就开口了。
      “这‘寇’不是在南安眼皮子底下闹出来的吗?”
      京营那边暂代王子腾的,还是他的人。
      太上皇对这个听话的儿子稍有满意,愿意给他一点甜头吃,“他在那边多年,却越来越镇不住场子了,剿寇这事,你就另外选人吧!”
      啊?
      孝穆帝稳住心神,深施一礼,“是!”
      退出长寿宫好远,他才回头,看向父皇所居之地。
      终于,他又拿到了一点吧!
      孝穆帝的心中有欣喜,又有点叹息,转身的时候,步子再次坚稳起来。
      ……
      宁国府,沈柠先看了好大儿订回来的二月邸报。
      好像薄册子的邸报很让她稀奇。
      翻开第一页,‘孝穆六年二月上谕四十三道,一谕顺天府府尹京师广宁门外,向有慈幼堂,凡老疾无依之人……“”
      连在一起的字,看得她甚为艰难。
      连猜带蒙,二月的四十三道上谕,八道说的是春耕,另外最多的是说给太医院的三道,里面尽显他对太上皇的关切,其他从官员起复到九边军镇,尽在其中。
      里面还有沈柠曾关注的开封雪灾问题。
      孝穆帝不仅免了开封以及周边四县今年的赋税,还督促各级官员主动送种。
      不同于他地,借了种子要还两倍,开封那一片种子尽皆免费。
      看样子是个不错的皇帝呀!
      沈柠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只要以后的贾府子弟不那么作死,看在两代四位国公爷的面上,贾家的女儿们再怎么也不会落到那样悲惨的境地吧。
      “太太!”
      青竹福身,“大爷身边的兴儿刚来说,学堂那边的先生来了,大爷午间就不过来吃饭了。”
      “学堂的先生?”
      沈柠挑了挑眉,“那告诉厨房,给大爷多加两道菜。”
      “是!”
      青竹一个眼风扫下去,等待跑腿的小丫环忙跑了出去。
      “对了,青苹一早往西府送寿礼,怎么还没……”
      “太太,我回来了。”
      青苹脚步匆匆的穿过角门,“王家刚刚来人,跟西府老太太报喜,说是王二老爷醒过来了。”
      没事了?
      沈柠微微点头,“倒也算喜事。”
      王夫人的生日,王子胜醒过来了,回头肯定要给她自己安个有福之人的名号。
      哼~
      沈柠在肚里哼一下,“王大人的腿如何了?”
      如果可以,她真希望王子腾的腿能够接错位,这样他就不能当武官了。
      离开京营,以后低调度日,能让他们几家都安全些。
      “应该还好,听说王大人特别注意呢,如今他的身边随时都有四个亲卫护持。”
      同一时间,王家。
      贾珠看着大舅舅从京营调来的十二亲卫,总觉哪里不对。
      虽然他舅舅的身份,足够安排亲卫,可是这十二人至少有五人他很面熟。
      京营他从没去过。
      这五人……似乎还是少时,跟着琏二弟和王仁表兄一起翻墙,翻到王家最后面那个荒废许久的院子。
      那时他们仨可都挨了打。
      贾珠从小到大都是好孩子,挨打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印象特别深。
      但当年,王家是第一个解散府卫的,如果……
      贾珠的心中甚为忧虑。
      他突然发现,他大舅舅的心,可能远比他想的还要大。
      “珠儿,这几天麻烦你了。”
      被人用长椅抬着过来的王子腾,看着甚为得力的外甥,“听你母亲说,明天你就要回国子监了?”
      “是!”
      贾珠点头,“原就请到母亲过完这个生日的。”
      “……这一次查你二舅舅的案子,你只怕已经入了很多有心人的眼里。”
      惊马案能做到那般巧合的,只能是熟知京营,又熟知他一家子性情的人。
      此二者……,并不是很多。
      王子腾这几天思过来想过去,对贾家突然增加了很多不信任。
      京营曾是贾家的天下。
      贾珍不学无术,做不了这么天衣无缝的事,但贾敬可以。
      “荣国府的府卫解散了,回头你去求求你珍大哥,让他先给你拨两个府卫使使。”
      “嗯!”
      贾珠点头应了。
      他想的很好,他都去要府卫了,珍大哥更会重视两府的安全。
      “对了,”王子腾好像突然想到的问,“你敬大伯跟你还有通信吗?”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敬大伯就不给我回信了。”
      贾珠很遗憾。
      敬大伯虽然没有袭爵,但他很清楚,他才是贾家的定海神针。
      可惜,从越来越稀少的信件里,贾珠可以看出这位大伯在研究道家学说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唔~”王子腾眉头微拧,“我听说老太太让他下山,他就下了,他还答应沈夫人许多无礼要求?”
      贾珠:“……”
      长辈的事,大舅舅怎么如此问他?
      “我们同辈中,你敬大伯是这个!”
      王子腾翘了个大拇指,“京营各将官,只要见过你敬大伯的,没有一个不夸。”
      他很无奈,想得到那些人的认可,还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提到贾敬。
      “说起来,当初你大爷爷为了历练他,京营的军务,有一大半都是交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