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大当家

  • 阅读设置
    红楼大当家 第38节
      若她是大伯娘……
      “不管周瑞进牢房是不是大伯娘做的,母亲那般请罪,换谁都不会接受。”
      说是负荆请罪,荆也没有,礼也没带。
      表面上,母亲已经把管家权交给二弟妹了,可是,两府谁不知道,二弟妹就听母亲的?
      他母亲才是实际的掌权人。
      大伯娘剥了敬大伯的道服,看着是够悍妇之名了,但贾珠觉得,大伯和大伯娘都在为他们的过去,做一个割舍。
      这个过程……,他们不痛吗?
      他们比任何人都痛。
      他们的事,外人如何能置喙?
      母亲当时就应该管住丫环婆子们的嘴,她有能力管住的,可是不过半天,全京城都传遍了,那母亲……十有八九在里面做了推手。
      贾珠很无奈。
      今日去给大伯娘请安,他其实做好被撵回来的准备。
      可是大伯娘没有。
      反而异常关切他的身体,说起家事,也只说了长辈的事,跟他们这些孩子无关。
      她一直都在安慰他。
      敬大伯的事,给她的阴影应该很大,她似乎很担心他步了敬大伯的后尘。
      贾珠心里很难过。
      祖母和爹娘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他们只一味的要求他努力读书,努力考学。
      他是他们的脸面,他不能有半点失败。
      “这件事你别管了。”
      贾珠看向闷不吭声的妻子,“我会找时机劝劝父亲、母亲。”
      如今外人说起贾府的时候,都说他父亲好。
      可父亲什么样,做儿子的……太清楚了。
      不管是对国事、家事,还是家人上,父亲都远不能跟敬大伯比。
      “如果母亲让你受委屈了,我替她向你道个歉。”
      “……哪有那么严重?”
      李纨在贾珠要拱手行礼的时候,忙一把扶住,“我告诉你啊,今日大舅舅也来了,不知道大舅舅说了什么,父亲送走他马上就去找老太太了,然后老太太就带父亲去那边堵大伯父了。”
      长辈们乱的很。
      当媳妇的李纨很是无措。
      如果可以,她真不想回来。
      “……别担心。”
      贾珠握住媳妇的手,慢慢往荣禧堂去,“祖母在呢。”只要祖母在,他大伯和父亲再闹也有个限度。
      “你还像以前那样,多听多看便可。”
      岳母的病已经好了,媳妇不能老不在家。
      “有什么事,看我面上,多担待些。”
      “嗯!”
      李纨在贾珠温柔且多情的目光下,渐渐红了脸,小声道:“我都听你的。”
      他们成婚也不过才半年。
      夫君比她刚开始以为的还要好。
      只是……
      看着越走越近的荣禧堂,她的眼睛又慢慢暗淡下来。
      夫君身边的丫环,不是老太太的人,就是太太的人。
      她这个当媳妇的,在很多事上也是一丝儿碰不得。
      李纨特别无奈。
      但这话又不能跟夫君说。
      那些丫环也是陪他一起长大的呢。
      李纨慢慢把手从贾珠的手上拽出来,在他不解的目光中,轻声解释道:“太太还病着。”
      贾珠:“……”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过。
      成婚半年了,因为种种,他们慢慢都知道母亲不喜他和媳妇走得太近。
      比如拉手这事,真要看到了,不仅会敲打他读书为重,不能太过儿女情长,肯定还要找由头发作他媳妇。
      贾珠用眼神无声的表示了歉意,大踏步走在了前面。
      “珠儿!”
      “母亲!”
      王氏看到儿子,早早就免了礼。
      她就猜儿子会回来陪她吃饭的,“快坐!”
      朝也要行礼的李纨摆摆手,直接吩咐道:“快上菜吧,大爷一定饿了。”
      “儿子不饿,倒是母亲……,”贾珠微笑,“气色看着倒比早上的时候好了许多。”
      去东府请罪被驳,以他娘的性格,这一会还不知道要讴成什么样呢。
      倒是没想到……
      贾珠的目光闪了闪,总觉哪里不对。
      “太医开的药很对症。”
      王氏当然不会跟儿子说,要不了多少天,那个欺了她的人,老天会帮她收。
      “听说你去学堂了,那新请的两位先生,学问如何?”
      “很好的。”
      贾珠道:“方先生善四书,陈先生善破题、承题、起讲,有他们二人在,说不得要不了几年,贾家就会多出几个秀才。”
      这样啊!
      王氏并没有多少欢喜。
      考了秀才,那肯定要考举人、进士。
      他们都在她儿子后面,一时帮不了儿子不说,还不知道要麻烦她儿子多少。
      “唔~”
      王氏叹了一口气,“其实你代儒爷爷也不是很差的。”
      贾珠:“……”
      少时先生有事回乡的时候,他跟代儒爷爷读过书。
      那位爷爷是个死读书的。
      他自己读的都很艰难,教小孩子就更难了。
      但母亲这样说,他也不想反驳。
      毕竟那位爷爷都被珍大哥划出族谱了,母亲再说也没用。
      “你珍大哥做起事来,一点余地都不给人留。”
      王氏道:“以后有机会,你还当把他家再写进族谱。”
      待到贾珍出事,夫君和儿子就当收买人心,正好把贾代儒再捞回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看看母亲的病容,贾珠到底没说其他,“母亲,琏二弟不在家,大伯那边有什么事,您不要太计较。”
      “放心,你娘不傻!”
      王氏笑,“你大伯的事,有你祖母在呢。”
      贾赦和邢氏从来就不在她的眼里。
      “倒是琏二……,你说家里这么多事,他还不懂事的去管学堂杂务,是不是太本末倒置了?”
      王氏知道他们兄弟感情好,“回头你也说说他,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这一离家至少两个月,可让我们怎么办?”
      “……姑母出嫁多年,始终未回,老太太惦记,父亲他们也惦记,难得能趁着这次的差事,去给姑母和姑父请安,说他做什么呢?”
      贾珠小时候,还曾被贾敏抱在怀里认字,对这位小姑姑很喜欢,“再说家里不是有二弟妹吗?”
      王熙凤管家理事很有一套。
      “只要休沐我也会回来的。”
      远不到老的老,小的小的时候。
      “你呀……”
      王氏无奈的在儿子额头点了一下,“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家里的事,轮不到你操心。”
      说话间,拎着食盒的丫环们已经开始上菜,一小会的工夫,桌上就摆满了。
      “是!”看到都是自己平日喜欢的,贾珠不动声色的按了一下胃部,他在学堂吃的忆苦思甜馍,特别管饱,“母亲,宝玉呢?不把他抱来一起吃吗?”
      “他闹的很。”
      大儿子难得回来,王氏只想好好陪陪大儿子,“等晚饭的时候,再一起吃吧!”说完她就指挥起李纨,“快,先给珠儿盛点火腿鲜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