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阅读设置
    第110章
      一个两个的,都想当他的阿父,简直无法无天了,岂有此理!
      他实在不想再听这小人儿胡说八道,立刻开口转移话题,
      “今夜月光甚美,寡人想抚琴一曲,可有人想听?”
      李世民登时眸光骤亮,欣喜举起双手,
      “孩儿要听!阿父抚琴,孩儿可以舞剑助兴!”
      秦王指着他仍有几分淤青的脸,摇头道,
      “不可,你的伤还未好,就让扶苏舞剑吧。”
      李世民:....自由,他想要活动的自由!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问道,
      “那孩儿就为你们高歌助兴吧?”
      秦王细细打量他的脸,依然满脸担忧,
      “不可,万一歌声震动伤口,加重伤情...”
      李世民伸手摸了一把光滑的小脸,努力挣扎道,
      “阿父,孩儿脸上那点小伤口早就愈合了,还能怎么加重伤情啊?”
      秦王却执意略过他,目光灼灼看向了扶苏,
      “扶苏,去把你最爱的小木剑取来吧。”
      扶苏还沉浸在“小伙伴都有霸气的字,只有我和阿弟没有”的不忿之中,闻言立刻抱起两只小手臂,冷酷地拒绝道,
      “我不!如果我是阿父,我就自己一边抚琴一边舞剑一边高歌,哼!”
      第56章
      不过,向来是嘛一物降一物。
      从小就丝毫不惧怕秦王的扶苏,时常会气鼓鼓跟父亲对着干,却会把亲亲阿弟的话奉若圭臬。
      就像现在,李世民一句“阿兄,我想看你舞剑”刚出口,扶苏马上就兴奋带人一溜烟冲回去取木剑了。
      秦王目光幽邃看着孩子的背影,不由幽幽叹一口气。
      世民倔,扶苏也倔。
      虽然两个孩子倔的方向不同,但他这君父,有时当得也颇心累。
      他不得不怀疑,那种乖乖巧巧任由父母安排的孩童,在这世间,真的存在吗?
      君王收回目光,看着安静举头望明月的李世民。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或是今夜银辉太朦胧的缘故,这一刻他竟从孩子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深情落寞的思念神色。
      秦王不由开口问道,
      “世民,你在想什么?”
      话一出口,他立刻意识到是自己看错了。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哪会对着月亮想什么事情,想到了那般深情思念的地步?
      年轻的君王当然不知道,眼前的孩子还保留着前世的记忆——
      李世民前一世,曾在许多个光辉洒满大地的仲秋之夜,陪着挚爱的家人赏月,陪着长安的百官赏月,陪着大唐的子民赏月。
      来到秦国就快五年了,在这样一个月夜,他真的很怀念那些故人,也很挂念他的大唐和子民...
      他迅速调整好心绪,转头朝父亲一笑,
      “孩儿在想,这样一个月圆丰收的良辰美景日,阿父何不下诏,让百官休沐共赏此月呢?”
      在商鞅严法细则的约束之下,秦吏如同永不疲倦的马车,一言一行都谨遵轨道而行,不敢越过严肃认真的雷池半步。
      据他所见,除了每年的春秋祭祀、秦军大胜凯旋的庆贺日以及沐日,秦国官吏拥有的假期实在少得可怜。
      李世民是想趁机试探一下,父亲对改革休沐假期的态度。
      然而秦王听完,却淡淡道,
      “哦,寡人收回那句话,我什么也没问。”
      宵衣旰食勤于政务的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专门给官吏放个假赏月”这种无稽之谈。
      李世民据理力争,
      “阿父,只是多出一天假期而已!但这一天,可以让所有官吏放松紧绷的心弦,可以让他们跟家人好好吃饭赏月,有时候,足够的休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大秦圆月多的是,他们想放松紧绷的心弦,大可把桌椅挪到院中来,每逢吃饭就捧碗望月,何须多出一日假期?”秦王弯腰把孩子抱起来,打断了他的话头。
      李世民哭笑不得,吃饭的时候也要捧碗望月?那可真是时间管理高手啊!
      他立刻识趣地转换了话题,没再继续纠缠此事。
      很快,宫人小心翼翼抱着一把七弦琴置于桌上,扶苏兴冲冲举着小木剑跑来,迫不及待给阿弟先演示了几招。
      李世民从父亲怀中跳下来,满眼羡慕地看着扶苏舞剑。
      他真不知道,自己这伤到底还要养到何时!
      柔和的月光下,容止俊逸的秦王坐于琴前,手指微抚细弦试音,一阵行云流水的琴音顷刻间汩汩而出。
      然后,琴音倏地一变,秦王旁若无人拨弦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
      君王一身月华风采,歌声低沉如吟如唱,琴声婉转余音绕庭,扶苏舞剑憨态可掬....
      李世民一时看得沉醉了,也听得沉醉了——
      看来,正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所言,秦王最喜欢的乐曲,并不是击瓮叩鼓的端正雅乐,而是被儒家法家皆斥为“靡靡之音,乱世淫音”的郑卫民间小乐。(2)
      当然了,置身于这个时空的李世民,平日并没有见过秦王听这些郑卫桑间濮上的乐曲,究其缘由,恐怕是韩非如今赴秦为相的缘故。
      韩非曾在《十过》一书中痛斥此为亡国之音,想来,秦王是顾及对方的心情,或是顾及自己的形象,才生生憋了那么久吧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曲调真的很好听啊,难怪韩文侯曾说“寡人一听雅正之乐就想睡觉,一听郑卫之音就不知疲倦”!(3)
      一曲终了,李世民高兴地拍手喝彩,问父亲能不能再弹一曲。
      秦王想了想,把方才那首郑风又拨抚了一遍,含笑问他,
      “喜欢听吗?”
      这么喜欢这首?李世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狡黠看向父亲,
      “孩儿很喜欢,阿父弹得很好听!可是我听老师说,这首诗,讲的是桑间男女谈情相会的故事。阿父这么喜欢它,是因为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爱情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在这个比后世更重视“礼”的时代,谁会相信一身冷淡威严气息、后宫从未传出宠妃记载的秦王,私下竟会喜欢这种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的郑卫之乐,还满怀兴致地亲自抚琴吟唱呢?
      他心底,不会真藏了这么一份绮丽迤逦的情思吧?嘻嘻。
      哪知秦王一听,原本带笑的脸一下就黑了,
      “自由自在的爱情?寡人要爱情做什么?这是一首思慕贤才的曲子...”
      停下来的扶苏把木剑一放,扑上来强行抱住七弦琴,怒瞪他,
      “阿父,你不爱琴又想做什么?琴帮你弹出这么好听的乐曲,你还不爱它?”
      李世民急忙捂嘴强迫自己不要笑出声。
      秦王顿觉一阵心梗,看着扶苏冷声道,
      “起来,休要弄坏寡人的号钟古琴!”
      “我不起来!你兔死狗烹,刚弹完就不喜欢它了,还不如送给我,我要自由自在地爱琴!”扶苏死死拽住一截琴身不撒手。
      孩子心里又暗暗有点高兴,老师前几日教的“兔死狗烹”这个新词,总算派上用场了!
      秦王目光沉沉瞪他,又瞪挑起此事的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都是亲生的,只能忍!
      最终在李世民的劝解下,这场风波很快就结束了,扶苏又琢磨起给胡饼改名一事。
      然而秦王和李世民二比一联手,否决了扶苏提出的“吞天龙
      大饼”,正式把胡饼改名为’月饼‘。
      在扶苏愤怒的嚎哭下,今晚的第一届大秦王宫仲秋赏月吃饼大会潦草结束。
      ...
      正如秦王所料,赵王得到姬丹这个把柄,立刻就派人前去燕国索要赔偿了。
      姬丹做的这些事,涉及到大额黄金的支取和人员的调度,当然少不了燕王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燕王一收到姬丹事败的消息,立刻就做出了抛弃这枚弃子的打算,如果不是姬丹的老师燕相鞠武苦苦相劝,他当日就想下诏废掉太子重立。
      这样一来,秦赵两国捏着个被废的太子,还能怎么威胁他?大不了让他们把姬丹杀了解恨呗。
      但他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冤大头秦国,却半点没有要找燕国索赔的意思,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细想一番后,他立马又改了主意——
      以秦王有仇必报的性子,这回竟会一反常态忍下这个哑巴亏,可见,一定是对姬丹情谊未了,不忍心苛责对方!
      这样一来,他笃定姬丹还有大用处,又怎么舍得让赵王杀了对方呢?
      于是,燕王马上接见了赵国的使臣,在来来回回数番讨价还价后,最后用北地边境毗邻雁门的两座城池,把太子姬丹赎回来了。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
      他主动发国书向秦王道歉,并让姬丹随信赴秦为质,以让对方将功赎罪修复两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