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阅读设置
    第106章,这么大了,还这么爱玩儿
      接到张宣的电话,听到又有衣服这个好消息时,刚回到家的辉嫂,人都笑炸了。
      赶忙问:“老弟,这次衣服多不多啊,进货要多少钱?”
      电话那边传来愉悦的笑声,把张宣也弄笑了,告诉她说:“我舅也没具体说有多少衣服,只是要我多做准备,多准备钱。”
      听到这句“多准备钱”,辉嫂聪明地不再问了,捂着听筒转头跟丈夫阳云低声笑说:
      “老弟说那边有很多衣服,看来我昨晚那个发财梦做准了。”
      难得见到媳妇这样一面,阳云笑呵呵地合不拢嘴,也是跟着高兴坏了。
      和辉嫂挂完电话,张宣去了一趟欧阳家,找大姐。
      欧阳家是水泥砖房,去年刚建的。房子进深比较宽阔,前后左右都有平整的水泥地。
      张萍正在院里吃李子,一边吃一边看欧阳祝两口子处理野鸡野兔。
      见弟弟来了,她直接抓起一把李子递过去,“弟啊,你来了啊,来,吃李子,刚从树上摘的,新鲜个呢。”
      “不用,你自己留着吃吧,我吃不下,李子这酸东西跟我无缘。”
      张宣见不得酸,看一眼就觉得牙疼,再看一眼牙都软了,再再看一眼胃就打爆,愣是没敢接。
      跟欧阳祝两口子寒暄几句,张宣就把这亲姐拉到一边,悄悄摸摸掏出1000块塞给她,并低声嘱咐道:
      “姐,我快要开学了,打算这两天跟舅舅一起走。这点钱你拿着留作零用,碰到什么想吃的啊,就自个儿买点。”
      张萍低头看到这么多钱,握钱的手都抖了,“弟啊,这么多钱我不能要咧。我平时不到哪里去,用不到几个钱,欧阳勇也经常给我钱花。
      你自己要去外面读书了,听说外面开销很大的啊,你自己拿着吧。”
      “外面花销是大,但我有钱啊,不缺钱,你还不知道我的挣钱能力么?再说了,欧阳勇给你钱是好事,但你作为一个女人,还是要有点私房钱的,知道不?别犯傻了,拿着啊。”说着张宣又把钱塞了回去。
      “弟啊,我真的不能要。”
      “收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
      两人来回推搡几次。
      后来见这可爱又蠢笨的大姐还要推辞,那个执着劲哟!
      嚯!
      他快抑郁了,也有点烦了,干脆把钱塞她兜里,转身就走。
      这时欧阳祝追了上来,挽留他吃饭:“今天新打了野味,吃完晚餐再走吧。”
      张宣摆手说:“谢了呢,饭我就不吃了,我等会还要去一趟镇上,有点急事。”
      扯皮几句,见张宣坚决不留下来吃饭,欧阳祝猜到他是真的有事,于是转身挑大的拿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过来:
      “昨晚放夹子弄的,你拿回去尝尝。”
      见到这东西,张宣两眼绿油油地放精光,确实喜欢吃,稍微客套一下就不矫情了,收下了。
      带着野鸡野兔满心欢喜回到家,阮秀琴同志正在淘米。
      而可恨可爱的亲舅呢,此刻挺个大肚子坐在灶膛里,拿一把柴刀劈着碎木,准备烧火造饭。
      张宣对着手里的野鸡野兔看了看,就把胖乎乎的野兔放灶台上,说:“老妈,您老把这个处理下,多放点姜和辣椒,晚上回来我陪老舅喝几杯。”
      阮秀琴伸手摆弄了下野兔,就盯着他手里的野鸡问:“满崽,你这是要去镇上?”
      “嗯,我得去一趟杜叔家。”对于亲妈的猜测,张宣直接应承了,所去何事,母子俩皆是心知肚明。
      欧阳勇今天送客去新化火车站了,比较远,得傍晚才能回来。
      10来里路呢,大热天的走路又不想走,没得选择,张宣在十字路口等了一阵,最后等到了邻居的拖拉机要去镇上运肥料。
      邹师傅发动车子,热情喊:“大作家,上车!走起!”
      人都等烦了,有车哪还会矫情呢?
      几步小跑,直接进了驾驶室。
      邹师傅瞟一眼野鸡,就鼓动腮帮子问:“你这是去看岳父吧?”
      张宣笑说:“纠正一下,是去同学家。”
      邹师傅撇撇嘴不以为意,继续揶揄道:“那你得加油啊。杜克栋那小女儿的人才是真没得挑,要个有个,要相有相,又是大学生,盖过方圆十里八乡都难找出第二个了,你们是同学,是朋友,你还是大作家,要拖出点本事啊。
      最好啊,我看你得向你那姐夫学习,把杜家小女儿拖玉米里生他个一儿半女,你这辈子就啥都有了。”
      “……”
      张宣笑呵呵的,懒得搭话,此刻恨不能把欧阳勇暴打一顿。
      干他娘的!
      玉米地果然成茶余后饭的新闻了。
      拖拉机到镇上花了足足有18分钟,当他掏出一块钱准备付车费时。
      邹师傅连连拒绝:“钱就算了啊,你个大作家要是拿钱咂我,就是看不起我。”
      得,我这该死的大作家身份真吃香啊!
      笑呵呵同邹师傅说声“谢谢”,张宣也是离开了石门站。
      一路疾走,匆匆忙忙赶到杜家时,其他人都不在。就艾青一个在家。
      堂屋里摆着一台录音机,正放戏曲。
      而艾青呢,此刻一袭青衣,戴个小帽,迈着特有韵味的小云步在屋里翩翩起舞。
      左挪又移,是真的在飞舞。
      嘿!看人家闲的!
      真是会玩啊,在这个嘎啦地方,连“正旦”的表演衣服都穿上了。
      这位和自家母亲一样,曾在同一个歌舞团呆过几年,都酷爱戏曲。
      只是阮秀琴同志命不好,下乡以后就把手艺给耽搁了,那身“青衣”再也没现世过。
      倒是这位,痴迷戏曲比亲妈还执着。平时在家里自娱自乐就算了,还把两个女儿的名字都带“伶”。
      见到张宣进来,艾青愣了下,随后放下手中的折扇,把录音机关了,然后盯着他突然说了句:
      “你是找双伶的吧,她不在家,去河对门的肖少婉家里串门去了。”
      猛然听到“肖少婉”这三个字,又瞧到艾青这样盯着自己看,张宣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对方的恶意满满。
      真是见了鬼了,这么大人了,还这么爱玩儿。
      也是活久见!
      ps:求追读!
      求月票,推荐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