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阅读设置
    第697章,过关
      万军走了,万军以这种形势收场,两个联谊寝的人都没觉着意外。
      两宿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劝过万军。
      但每次万军都说:“我知道,可我就是改不了,那老板娘很会缠人。”
      曾经欧明因为多劝了两次,万军还不高兴,中间有几个月没理会欧明。
      其实事发后,张宣就急急匆匆赶了过来,但得知万军已经被学校领导叫去了后,就知道已经错过了最佳机会。
      在这种错失最佳机会的情况下,如果他还去找学校,学校会不会给面子?
      有可能会给面子,也有可能不会。
      不过学校会给面子的概率会大些。
      而学校看在张宣的身份给了面子以后呢?保证很多学校领导会在心里把他的份量减分,这叫不识大局,拿中大的名誉满足私欲。
      因为万军的事情是瞒不住的,93级管理学专业、甚至整个管院都有很多人知道万军和外面的理发店老板娘不清不楚。
      这不是猜测,不是抓瞎,而是万军很多次在理发店和老板娘打情骂俏并没有避讳中大学生。
      这传言早就有了。
      在这么个局面下,学校硬是把事情以外面诽谤的名义压下去,这些知情的学生和老师会怎么想?
      会怎么看待学校领导和张宣这位大作家?
      明面上不会怎么样,但心里肯定会有想法。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万军自己不想麻烦人了,要不然他一口咬死没这回事,那很多东西都有操作性。
      两个宿舍的人在草地上默默地喝了几瓶啤酒。
      张宣说:“我倒不担心老万的今后发展。”
      众人纷纷认可他的说法,万军走的路和大家不一样,有没有中大这个文凭都不影响。
      这也是俩宿舍人不是特别担心的原因。
      彭志勇打来电话,汇报了京城银泰商城开业7天的成绩单。
      同预料的相差无几,日均接待人次大约在50万,平均每天流水超过1250万。
      人均消费25元多。
      这数据和沪市大体一个水平,比羊城的商城要高很多。
      这就是差距的体现,京城和沪市作为老牌大城市,消费市场成熟,有钱人和消费观念也高于羊城。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三个城市之间很多东西在未来会不断缩小。
      进入十月后,羊城的天气也开始转凉了,树叶开始泛黄,春夏秋冬轮回,又换了风景。
      走在校园里,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充满朝气的大一新生,谁是混熟了的大二老鸟,谁是得过且过的大三油条,谁是开始奔波的大四焦急脸。
      英超目前进行了10轮,阿森纳保持了8胜1平1负的战绩,积分暂时同纽卡斯并列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就是拥有豪华92班的曼联。
      至于罗琳的曼城,目前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位居第8位。
      10月30日,陶歌给张宣打电话:“明天我到羊城,你带双伶过来,一起到我家吃饭。”
      “好。”张宣满口答应。
      挂断电话,张宣抱过杜双伶:“听到了没,明天打扮好看点。”
      内心松了一口大气的杜双伶眉眼弯弯,“我现在不好看吗?”
      张宣亲她一口:“好看。”
      杜双伶回亲他一口,微微仰头春情无限地说:“明后天就来大姨妈了,现在给你机会。”
      老男人哪里还抵得住诱惑,直接横抄起她去了沙发上。
      “不要到这,去卧室。”
      “我俩在的地方就是卧室。”
      “不嘛,沙发没安全感。”
      “刺激...”
      “德性...呜..”
      一个小时候后,张宣接到管院书记电话去了教学楼,杜双伶瘫软在床上思索陶歌之前电话里的内容。
      她这时敢百分百确定,自己以前的猜测是对的,陶歌是对自己男人有想法的,但可能碍于一些原因没得逞。
      至于没得逞的原因,杜双伶分析有自己的因素,应该也有米见的因素。
      作为女人,作为他的枕边人,作为跟他形影不离相处这么多年的人,杜双伶自然无比清楚自己和米见在张宣心里的地位。
      她揣测:可能是知晓没法取代自己和米见在他心里的地位,所以陶歌放弃了想法,这也是邀请自己跟他去陶家做客的原因。
      这一刻杜双伶心情复杂,她内心深处对米见有一种无力感,但又知道正因为米见的存在,能提高他面对外面各色飞蛾扑火的女人的免疫力。
      说到免疫力,杜双伶翻个身子望着天花板,听着楼上的琴声。
      以前最让她担忧的是米见,现在楼上也住着一个。
      随时间的沉淀,文慧同米见一样,气质越来越凝练了,也越来越有润味了,自己男人自己清楚,文慧就算是长相一般的女人,光靠这份气质也能把自己男人迷得不要不要的。
      定定地听完一首钢琴曲,杜双伶在想:文慧要是回沪市读研,张宣会不会以各种工作理由追过去?
      事到如今,面对如此有魅力的文慧,杜双伶已经不对自己男人寄予厚望,不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因为身为女人的她,有时候都会被文慧的气质着迷,何况是早已对文慧有觊觎之心的张宣呢?
      只是有一点,杜双伶现在还是满意的,那就是自己在他内心的地位没有动摇过,这也是她还沉得住气的根源所在。
      陶歌还是老样子,暗红色过肩短发,带着一副明晃晃的耳环,红色秋衣搭一副太阳镜,170的个子从机场匝道走出来时超有范。
      “陶姐。”杜双伶笑意盈盈地伸出双手。
      “双伶越来越漂亮了。”陶歌这话不是虚抬,而是真心实意。
      都说相由心生,家庭富足,自身优秀,而男朋友更是名满天下的张宣,杜双伶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居久了,举手投足之间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好,往自信、优雅的方向发展,在外人眼里,自然是越来越漂亮。
      同双伶絮叨一番后,陶歌转向张宣说:“你来开车,直接去我家。”
      “成。”张宣从赵蕾手里接过钥匙,带着两女直接往行政大院行去。
      陶母知道女儿要回来,也知道女儿会带张宣来家里串门。
      可开门见到杜双伶时,陶母内心还是有点错愕。
      不过内心错愕归错愕,但陶母接人待物这么多年了,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张宣、双伶来了,来,快进屋里坐,晚餐马上就好。”陶母显得很亲和。
      “诶,好。”
      给两人倒一杯茶、陪着聊了小会后,陶母就进了厨房帮忙。
      陶母走到正在做菜的陶显跟前:“杜双伶那姑娘来了。”
      陶显立马明白了她的心思:“是陶歌带回来给我们看的。”
      陶母小声问:“你是说?”
      陶显把梅菜扣肉从锅里端出来,没做声。
      丈夫的样子没有出乎她的意外,陶母自顾自说:“你大女儿越是这样,越证明传言是真的。”
      说完,陶母缓了好久才道:“本来我还想试探一下两人关系,以张宣的相貌和才华,我不介意陶歌找个这么年轻的,可现在好了,事情明摆着了...”
      这顿饭,张宣和陶显在聊,陶母、陶歌和杜双伶三个女人在聊,可谓是泾渭分明。
      从陶家离开的时候,杜双伶的心情大好,双手挽着张宣胳膊碎碎叨叨地说着。
      目送奔驰离去,陶歌和陶母回了屋里,随后母女俩陷入了沉默。
      在沙发上坐了会,陶母问:“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外面有没有碰到合心的?”
      陶歌说:“没有。”
      陶母问:“真没有?”
      陶歌说:“没有。”
      陶母试探着问:“要不要妈给你介绍一个?”
      陶歌从茶几上拿一个苹果,咬一口道:“你要是再逼我,我就不回来了。”
      陶母换个话题:“年底你妹妹要结婚,有时间你这段日子多去陪陪她。”
      陶歌说行。
      ps:求订阅!求月票!
      昨晚刷新闻没心思写。
      而每月要复查,上午又去了趟医院,更新慢了。
      抱歉啦。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