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大明第一王妃

  • 阅读设置
    第243章
      徐妙锦的手刚碰到杯子,那杯子里的水,竟然在瞬间,起了冰花。
      水瞬间成冰了!
      人群瞬间炸锅了。
      徐妙锦快要哭了,她猛地缩回了手,看向徐辉祖,道:“大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再来一碗水。”
      徐辉祖面色越见凝重,他不信邪,沉声道:“去寺里,问他们要一碗水。”
      不多时,下人取了水出来了。
      徐辉祖先伸手,接过那水,而后又把水递给了徐妙容。
      兄妹两个并未见水有什么异样。
      当水再一次递到徐妙锦面前,徐妙锦伸手,水又一次,瞬间结成了冰!
      “大哥!”
      这次连徐妙容也急了,她拉着徐妙锦,徐妙锦却咽了咽口水,道:“我……我饿了。”
      徐辉祖不作声,只一个眼神,下人又去寺里取了一碗似是米糊又似是羊奶的东西,徐妙锦迟疑着伸手去接,可,一个不小心,那碗不小心翻了。
      里头的东西撒到了不知谁家的鼓钹上。
      近乎诡异的,在碗里的东西洒上去的* 时候,鼓突然响了。
      无人在外头敲鼓,可鼓偏偏响了。
      人群吓坏了。
      更让她们震惊的是,洒在鼓上的吃食,竟然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在鼓上跳跃起来。
      “闹鬼了!闹鬼了!”
      不知谁人尖叫了一声,又有人的声音高过他的:“不是鬼,是神女!”
      “徐三姑娘,便是降世的神女。方才那道雷,将她劈醒了,她觉醒了!”
      “徐三姑娘从前就爱往寺庙里跑,我就说,一个高门里的姑娘家,怎么偏爱佛经,原来,徐三姑娘命里就带佛缘!”
      “是雷里的神明,点醒了徐三姑娘!”
      “徐三姑娘是神女,神女,我亲眼见到了神女!”
      “望神女保佑我阖家安宁!”
      “望神女护佑我大明风调雨顺!”
      ……
      接二连三的怪事,让百姓们开了眼,所有人都信了,徐家三姑娘,便是转世的神女。
      路衍:人已傻,傻的不能再傻。
      弘光大师:怒目圆睁。
      杨荣:眼皮子狂跳。
      路衍不知道,事情的发展,为何与安王后来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
      弘光大师看得出那些装神弄鬼的勾当,也知道,路衍是个招摇撞骗的神棍,可眼前的一切,他看不透,也无从解释。
      杨荣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用言语来蛊惑人心。陛下说了,要让徐三姑娘当圣姑,可徐三姑娘,好像是真正的圣姑。
      三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冒出同一个想法: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何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看着同样没有回过神的徐妙容,杨荣甩了甩头,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他走到了徐妙容面前,问:“安王妃……”
      徐妙容也跟着摇头,“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可有女子白日成仙的典故?”
      徐妙容好像还晕晕乎乎的,她又问了一句。
      杨荣点头,道:“唐代有一名唤谢自然的女道士,与佛家素有缘分,忽有一日,她突然飞升,史书记载,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2]。后来德宗皇帝亲自下令,命地方刺史刻碑立传。”
      “那我三姐姐,会不会是下一个谢自然?”
      “这……”
      杨荣不知该如何回答。今天发生的事,太过出乎他的意料了,他也需要冷静冷静。
      “鼓里……当真无人?”
      知道事关重大,朱棣派了自己来,便是为了配合行事并多留一只眼,眼看着事情完全脱离了控制,谨慎如杨荣,还是果断问了一句。
      徐妙容附和,“你说的有道理。”
      又看向一旁徐辉祖,道:“大哥……”
      徐辉祖心情复杂,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自是当机立断,让人将那突然响起的鼓从中破开。
      徐妙容站在一边,神情严肃,心中却并不紧张。
      鼓会响,当然是因为,里头有人。
      后世的魔术,大变活人,活人消失,都可以应用在此处。至于那吃食为什么会起舞,自是因为,吃食不是一般的吃食。
      这便是,那日在徐家,她展示给徐辉祖和徐妙锦看的最后一样东西。
      “吃食”是小麦淀粉与水的混合物,其实原版应该用玉米淀粉加水混合,形成“欧不裂”。“欧不裂”放置在声源处,便会闻声起舞。
      可惜,此时玉米还没传入中国,她只得用小麦淀粉做替代。实验了无数次,又变着法从朱橚那里讨来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进去,才勉强成功。
      想到玉米,心中哀嚎。玉米也好,红薯也罢,土豆也罢,都还得等上一百多年,才能正式传入中国。
      一时间,恨不得朱高煦船队赶紧调转方向,现在就去美洲大陆。
      鼓如杨荣所愿,打开了。
      里头并无人。
      杨荣已经有点恍惚了,他急着回去给朱棣复命,便二话不说转身往宫里去。
      徐妙锦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走。
      徐辉祖想带她走,弘光大师,却想把人请到栖霞寺。鸡鸣寺里已经确认了清白的僧人也闻讯跑了出来,说神女是降临在自家寺门前的,应该跟着自家人往寺里去。
      百姓们也不肯走。
      所有人便围着徐妙锦,尬住了。徐妙锦隔着人群用眼神问徐妙容,徐妙容给了她一个打坐的暗示。她便瞬间盘腿而坐,闭上眼,开始了打坐。
      人群好似有所感应一样,都坐下来,跟着她一道打坐。
      徐妙容感觉,有人拉了拉自己。侧过身看,是朱楹。
      朱楹拉着她的手,走出了人群。不知道走了多远,停下来的时候,徐妙容感觉,身边没人了。周遭树木葱茏,因着天黑,看不清是什么树,可知道朱楹就在身边,她并不害怕。
      “看。”
      朱楹轻声说了一句。
      她:?
      “看什么?”
      朱楹不答。
      远处似有微弱的亮光,那亮光从黑暗深处而来,又变成星星点点。亮光越发近了,她终于看清,是萤火虫。
      无数只萤火虫在她面前飞舞,她伸出一只手,好似碰到了萤火虫,可那触觉太轻,她不敢确定。
      萤火虫飞远了,又飞近了。
      点点微光里,她瞧着朱楹的脸,只觉朦朦胧胧。
      “我不会在做梦吧。王爷,你也被神明选中了?”
      “没有。”
      朱楹失笑,手轻轻抚上她的眼,问:“这下,清醒了吗?”
      徐妙容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又问:“那这些照夜清,都是王爷引来的吗?”
      朱楹不可能提前预知到此处有萤火虫,方才他明明一直忙着当场务。鸡鸣寺里送“水”送“吃食”的托,人群里跟着附和的托……都由他掌眼。
      他哪里走得脱。
      “我问五哥要了药粉,洒在身上,便会引来照夜清。”
      朱楹忙回了一句。
      徐妙容了然,知道所谓的药粉,应是他刚洒在身上的,可,“药粉不会有毒吧?”?若是因此毒死了萤火虫,那她就罪过大了。
      “没有毒。”
      朱楹刚说了一句,有池的声音突然在不远处响起。
      “王爷,王妃,小的有急事要报。”
      其实有池也不想破坏自家王爷和王妃难得的安宁,可事关重大,他不报不行。待朱楹应了一声,他忙快走至二人面前,又道:“陶氏来信,凤阳有变。”
      徐妙容忙问出了何事。
      有池道:“陶氏叫人加急送来口信,说这些时日,村子里来了一些人,变着法的打探她家的事,那些人口音,不是凤阳口音,倒和王妃口音一样。”
      “和我一样?”
      徐妙容暗忖,和她一样,那不就是应天口音?应天的人,怎么跑到凤阳去了,又怎么会打听陶氏家的事?
      “他们打探了什么?”
      “打探了魏德福的下落。”
      有池回了一句,又道:“那些人拿借水当借口,问陶氏,怎么不见家中男人。哦对了,王妃,他们还问了小明珠多大了。”
      “这些人……”
      徐妙容也顾不上看萤火虫了,隔着淡淡光亮,她转过头看向朱楹,朱楹面上却并无慌张。
      他道:“高燧他们,可能查到了什么。”
      一说查到了什么,徐妙容立刻想起了偷跑出高墙的朱允熥,和非要托孤给他们的那个“孤”。
      朱允熥已死,死无对证。
      他死时,身边早提前安排好了死去的婴孩。
      古代没有验DNA技术,朱允熥和魏明珠这头好说,现在唯一的不确定,便只有陶氏了。想到陶氏对魏德福的恨,和对魏明珠的爱,她心中有了底。
      陶氏不会胡说,她可以放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纵然朱高燧他们真查到了什么,也掀不起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