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

  • 阅读设置
    第142章
      她来这边积德行善,肯定不会是最坏那一种。
      贾政都平白多一个儿子,林如海和贾敏怎么就不能多一个?
      史苗沉住气,说自己身子不痛快,让人去请太医。
      另一边,要人去把贾敏接到荣国府:“快安排人接来,不许乱说。”
      大丫鬟会意:“小的知道,惊了胎神就不好了。”
      史苗瞥了大丫鬟一眼,肯定是和林家人接头的时候,私底下通过气儿了。
      这丫头也怪沉得住气。
      也不是谁都沉得住气。
      贾敏接到荣国府,太医早就等着了,一把脉息,稳妥的喜脉,脉象还挺好。
      史苗当然要表现的高兴,荣国府上下都高兴。
      贾赦回府一进二门消息传到他耳朵里,那还了得。
      他先是去母亲那里想道喜,扑空了人不在。
      然后无头苍蝇似的撞到自己院子里,问妻子:“妹妹呢!?我刚给母亲请安不见她们。”
      周氏淡淡笑道:“老太太就怕闹得沸反盈天不好呢!又把人送回去养着了。老太太马上就说要去庙里拜一拜,爷没回来的时候就出门了。”
      贾赦点头,他也知道妹妹这孩子来得不易:“是要悠着点,你们怎么不同母亲一起去?”
      周氏又道:“母亲非要自己去,就连四妹妹也不许跟着,让好生送回去。”
      贾赦心想,贾敏肯定不能出门乱走必然是要送回去的。
      他放心不下母亲,又要出门。
      周氏叮嘱他:“大爷出去不要一高兴说漏了嘴。”
      满家都知道,该漏的早就漏了,但这话她说了,旁人就不能怪她。
      周氏又将礼单子拿给贾赦看:“这些东西,大爷瞧瞧要添补什么?”
      贾赦一时间看不明白,又记挂着出去的事,只说自己回来再看,要人牵马,赶着出去。
      贾政傍晚才从宫里回来,听见这消息,反而唉了一声:
      “妹夫也真嘴紧,我就说他前几日,一日日的瞎乐什么?”
      如此看来也藏不住,只林如海和贾敏成婚好几年都没动静,谁都不会想到因为这件事。
      贾政也赶紧让二奶奶预备贺礼。
      林家没少给他们送东西,大房二房都不能小气,小气就是跌了份儿。
      二房奶奶关莹到库房开始挑东西,想想贾敏这个传奇小姑子,感慨道:
      “可算熬出了头。”
      贾珠的乳母捧着一个盒子,附和道:“现在不算,若一举得个哥儿,才叫熬出头呢!”
      看奶奶神色忽然严厉,那乳母腾出手来,一打嘴巴:“小的嘴上没把门。”
      奶奶走了以后,二房大丫鬟银杏冷笑:
      “知道没把门就好,当心以后没在府里开口的机会。”
      贾珠乳母不好回嘴,悻悻走了。
      史苗亲自去庙里求平安,也只有贾敏得到这样的待遇,有些人背后当然要酸:
      “总归是亲生的,老太太就是上心。”
      其实史苗哪里是求平安,剧情忽然离谱,她只想找个地方静一静,缓解一下剧情忽然加快的恐慌。
      史苗还摇了签筒,两次都是下下签,最后她不服气,自己从筒里拽两个上上签出来。
      摇出来的不算,抓在手里的才算,权当心理安慰。
      第114章
      史苗很焦虑,可惜家里人都理解错了她的焦虑。
      有人以为她担心贾敏这个年纪生孩子年纪太大,会有危险。
      也有人以为史苗在紧张贾敏不能一举生个带把的,给林家传宗接代。
      实际上贾敏这个年纪生孩子没问题!
      是古代生育的年纪太小了,显得贾敏成了‘高龄产妇’。
      但不管是哪个年代,多少年岁的产妇,生育就是一道鬼门关!
      至于什么传宗接代,传谁的宗,接谁的代?
      她宝贝女儿能给林如海生孩子就不错了,小样儿还敢挑起来,史苗就做主休了林如海。
      搞乱剧情线,没准还有奇效。
      贾敏有孕,其他三个姐姐也极为关心,就着贾敏来荣国府上顺便看太医的日子,贾姝、贾媃、贾娴齐齐整整的来了。
      一屋子的女人,花团锦绣。
      贾姝三姐妹都生养过,最有发言权,也有自己的经验。
      见了贾敏,亲亲热热道恭喜。
      贾姝笑道:“母亲说你要来,我们一起约着回来,既能瞧瞧你,也瞧瞧母亲。”
      贾媃也道:“不然一群人去闹你,反而又要你操心。”
      都一家人,贾媃也不见外,她这话说得不错,去林如海那边,还要贾敏操持接待,她们住的那边屋子不大,连人都不好多用。
      贾敏见只有大人过来,问几个姐姐:“怎么不见你们带着哥儿姐儿过来。”
      贾媃道:“太闹腾了,今日是来看四妹妹的,等你这一个生下来,再叫他们领着一起玩。”
      贾娴也在旁道:“既然有了第一个,后面就一个个来,就说史书上武则天,她母亲生养她的时候,都
      说有四十了,你一比,还年轻呢!”
      贾媃也是秉持着当下的传统观念,多子多福。
      可生子的是谁呢?多福的又是谁?
      说起年轻,史苗就想起苏家的那件事。
      年轻,先前苏家那个四奶奶算不算年轻?
      多少女孩儿发育都没完全就怀孕生子,最后难产而亡,虽然史苗一直在努力普及一些健康知识,奈何很多人都视若无睹。
      总之无论老大家,还是老二家,还有这几个庶出的姑娘,再加上而今的贾敏。
      无论哪一个姑娘报信,说是有喜,史苗听着,内心深处高兴不起来。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无知者无惧,此话实在有理。
      史苗担心每一个姑娘的生命健康,其他的都要往后稍一稍。
      这种心情,无人能懂。
      事已至此,她也只能表现出对女儿们的祝福。
      贾敏比其它几个姐姐幸运,因为夫妻关系是当中最和谐的一个。
      贾姝三姐妹在母亲跟前不诉苦,但背里多少有些消息,这几个姑爷,哪个是除了家里奶奶干干净净的呢?
      贾赦也有通房,贾政目前外面瞧着还是正人君子只有一个奶奶。
      林如海是清翰林,目前只顾着在朝廷上班,家里又有家底,只能着慢慢往上走,什么好处都叫他占了。
      据说模样品性都叫宫里的公主羡慕。
      倘若贾敏一直没孩子,大约还能叫人心里平衡些。
      偏生几样喜事撞在一处,这边林如海金榜题名,那边贾敏肚子争气。
      林如海白天在宫里忙,夜里在家里忙。
      都当上探花的人,还要抄书,贾敏都眯了一阵儿,林如海还没来睡,她披着衣裳拐去书房,就看到林如海在抄书。
      贾敏捧着一盏透亮的琉璃灯上前:“你这是在作什么?”
      走进一看,是以前的养生秘诀。
      贾敏笑了:“我还以为你在抄什么名家书籍。是母亲那些杂志上的养生栏目?”
      林如海点头:“嗯,抄一抄,有用。”
      他也刚好抄完,放下笔就问:“今日我听人说,你吐了两回。”
      贾敏心里熨帖,他每次回来都要问:“是吐了两回,……都会恶心反胃的。”
      林如海有些庆幸,当初未雨绸缪:“还好咱们家丫头大多识字,抄出来给她们看看。”
      然后又起身绕到贾敏跟前,特意强调:“你也要看。”
      再指了指贾敏的鞋子:“以后不可这样让你们奶奶这样穿着鞋出门,小心绊倒。”
      真是个细节怪。
      贾敏确实没把鞋穿好,只随便套着就走出来了。
      林如海确认贾敏把鞋子穿稳当,才慢悠悠扶着妻子回去。
      “以后夜凉,不要出来了……”
      夫妻俩走得老远,林如海絮絮叨叨的话若有若无被风吹过来。
      几个丫鬟听着都一脸笑。
      旁边一个嬷嬷模样的人也看着他们消食的方向笑。
      姑爷真是一个和善体贴的人。
      这嬷嬷忽然道:“这种时候,奶奶不方便,要不要给姑爷安排一个房里人?”
      刚刚还在看着贾敏和林如海一脸姨母笑的丫头登时脸色就冷了:“姑爷要了吗?你作什么主张。”
      那嬷嬷马上就不敢说话了。
      可惜为时已晚,史苗也是有耳报神的,这件‘小事’很快就被传到史苗耳朵里。
      这个嬷嬷是贾敏原先乳母的亲家,贾敏的乳母病了被儿子接回家去养着,不能在贾敏身边伺候,故而举荐她顶了这个好差事。
      贾敏的大丫鬟蒹葭亲自来报告:“回老太太,她就是这么说的。”
      人性如此,史苗直接就问旁边的赖嬷嬷:“她家是不是有什么人,正当年岁?”
      赖嬷嬷脸色比史苗还铁青:“她是有个侄女。”
      这就说得通了,谁会无缘无故想起这事,肯定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