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 阅读设置
    第101章
      【所以说——】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66章 墨家与发明篇14视频后续+朱翊钧的打赏
      【本期视频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说完结束词,天幕渐渐暗了下去,只余繁星与夜空相映,明月如洗,落下独属于他们时空的美丽光辉。
      吕雉望着星空,眸光闪动:“她果然.....”
      “妖言惑众!”
      陈平出乎意料的出言,厉声如惊雷回荡在朝堂之上,“怎么会是黔首创造历史!秦末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是陛下斩白蛇起义,从沛县起兵反秦,拯救了汉朝子民,还污浊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陛下结束乱世,难道称不上一句创造历史吗?”
      “不错,天女此言未免过于偏颇。”大臣们连连颔首:“功绩都归黔首,那昔日文王的反纣之举算什么,始皇帝灭六国算什么,陛下又算什么?”
      韩信忍不住反驳陈平:“按你
      所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便不算黔首了?天下响应号召起义的各路人马便不算黔首了?就算是刘.....陛下,他做沛公前也只是一个沛县的普通亭长。”
      陈平为之一噎。
      他反应迅速,即刻扭头盯住了刘邦,显然要他来评评理。
      “啊。”刘邦假装扶额:“风太大,朕头疼。太晚了,朕要回去歇息了,众爱卿且退下吧。”
      说完这话,刘邦脚底抹油瞬间开溜。
      正殿大门关上,臣子们站在殿门口,冷风一吹,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他们面面相觑,最后朝看不顺眼的家伙冷哼一声,扭过头,各回各家。
      张良和韩信二人的府邸离王宫不远,两人牵着骏马,慢慢行走回去。
      “原以为她对上面亲近不余,是不愿与凡人牵扯过深,没想到.....”
      天上人对如蝼蚁般的底层生民爱如亲子,对作为统治者的帝王却始终保持距离,除了文物交易外,态度近乎于冷漠。
      一时间,张良看不透她了,或者说他从来就没看透过。
      韩信牵着马绳,语气怠懒,“别忘了,她从一开始出现就不是为了上位者而来,她的主题是诸子百家,你看其中有一个皇帝吗?”
      “什么代天神授,就是笑话。”
      韩信倏然凑近张良,似笑非笑盯着他:“张子房,你该不会真在替老头担心他的江山吧?”
      “我......”张良大脑宕机了一瞬,表情因韩信的话变得有些古怪。
      韩信耸了耸肩,偏过头去,不再逗他的小伙伴。“好了,我明白,你是为了世间太平,不想再回到民不聊生的时候,”他悠哉道:“但人心生不生异是刘邦该头疼的事,挑破了毒疮,明君治下更安稳,昏君加快倒台,对百姓来说何尝不为一件好事。”
      “你说的对....”张良轻叹一声:“利益关系,总比毫无缘由的垂怜来得更叫人安心些。”
      “我看的不如你明白。”
      韩信说:“你脑子比我好使,只不过方才走进了死胡同。”他微抬下巴,示意张良:“明日不用上朝,去我家喝一杯?”
      看着韩信近来越来越生气的面庞,张良轻笑:
      “好。”
      两人渐行渐远,夜风中传来亲密交谈声:“多日不去你家,你得好好招待我,树坑下的万岁青梅酒我要一坛。”
      “自然,我待你小气过吗?”
      刘邦当着百官的面装傻,假装没听见天幕大逆不道的言语,但不是每朝的皇帝都像他这么大度。
      赵匡胤本就性格多疑,他以陈桥兵变上位,半逼半诱得小皇帝柴宗训禅位给他,后又杯酒释兵权,收回了重臣手里的兵马。
      担心天下人日后学他一般颠覆赵家的江山,由是改革军制,大力任用文人分割武将的政治权力,立下“皇帝不得杀士大夫”的祖训,使宋朝日趋重文轻武。
      天幕的话语,让赵匡胤妥妥的失眠了,他忧心忡忡,第二日便上朝下旨,不许家家户户百姓每晚都跑出来看天幕,并勒令朝廷以后不许开议事会,讨论关于后朝的任何事物。
      李煜坐在府邸中,听闻赵匡胤的情状,心中不由幸灾乐涡,忽然就觉得顶着违命侯的封号,好像也不是不能苟且地活下去.....
      “夫人,我想试试毕师傅的活字印刷术。”
      曾经的小周后,如今的郑国夫人见丈夫没了轻生的念头,惊喜之下言语哽咽:“夫君想做尽管去做,臣妾支持您。”
      李煜怜惜的看着她,妻子随他被俘送到汴京已有一段时间,这些日子他浑浑噩噩,是她悉心操持府中事务,照料他的生活。
      “不必自称妾。”李煜扶起小周后:“我已经不再是唐朝的皇帝了,往后你我二人互相扶持,称‘我’便好。”
      “是。”小周后莞尔。
      夫妻俩交流了会儿感情,开始商议如何进行试验,他们打算先照着印刷坊的工具去定制个雕盘跟墨刷来。
      结果派人出府一问,才知印刷坊接的单子爆满了,不止李煜想做出那未曾现世的活字印刷术,许多人为求名利同样念想。
      宋仁宗时期。
      毕昇家住在一个不起眼的胡同小巷里,往日小巷清冷,极少见到外人,今日他回家,却见窄小的巷口堵满了车辆人马。
      人人提着瓜果蔬菜等物,伸长了脖子往里瞧。
      毕昇刚一出现,就被眼尖的邻居看见,那人大叫一声:“毕师傅来了!”
      “什么,毕师傅在哪儿?我瞧瞧!”
      “毕师傅的本事比官老爷还厉害,我家孩子快县试了,毕师傅您给我家孩子摸摸,沾沾喜气罢!”
      “谢谢....谢谢,某人一届草民,谢过大家厚爱。”毕昇被大家伙挤得额头冒汗,围观群众太热情,他招架不住哇。
      这时毕老爹从屋内跑出来,喜道:“昇儿,皇家来人,召你去做活了!”
      皇家来人?周围群众顿时哗然。
      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朝毕昇走来,人群一静,连忙分开两侧为他让路。
      中年男子看着毕昇,亲切的说道:“毕师傅,请与咱家走一趟吧,活字印刷可是大功劳一件,陛下有不少奖赏呢。”
      明朝。
      悍臣们在朝堂上吵得唾沫星子满天飞,只差撸起袖子大打出手。
      明朝已经造出了雪花纸,雕版印刷术他们也有,官员们为了要不要推广活字印刷、办报吵翻了天,有的说不要,当务之急是改革变法,文学报纸之类的只是民生小事,没必要多耗费银子在上面。
      翰林院则表示强烈支持,办报一事戳中了士人的心头好,读书人最爱赚这种清流名声,且能让自己的思想传播随报纸传遍天下,多具有诱惑力啊!
      众臣争论不出结果,纷纷看向话语权最大的张居正。
      张居正说:“冯道为何要于乱世中印刻儒经。”
      “孔子为何要巡游六国讲学?”
      “诸葛武侯为何六出祁山北伐?”
      “秦历任六世明主,步步向前,为何到二世迅速覆灭,亡于楚汉?”
      张居正缓缓道:“答案我不说你们心里自然清楚,有些事必须去做,若是因为顾虑而瞻前顾后,就不会有后来的彪炳文章。”
      言罢,张居正点名翰林院院长:“具体办报一事交由翰林院负责,三日内呈上一份详细章程来,注意不得空言大义。”
      “诺。”
      得了办报的差事,翰林院院长喜笑颜开,明白张居正喜爱实干之人,决定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把报纸与民生政务结合起来。
      坐在最上首的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失了神,自始至终,对方都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张太岳。
      早朝结束,等百官离开后,朱翊钧突兀的唤住张居正:“先生,你记得之后来参加太子的抓周礼。”
      张居正默然,想起王氏肚子里还没出生就创下立储记录的胎儿,须臾片刻,说了一句:“等陛下生了再说吧。”
      说完,不等朱翊钧继续接话,张居正兀自往殿外走去,大雪漫天,穿着红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朱翊钧的视野内。
      浓重的不甘卷席朱翊钧的内心,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主动与张居正搭话破冰,结果对方一点也不领情,轻飘飘挡了回来......显得他这皇帝像个笑话!
      他对他那么恭敬,他一点师徒情谊都不顾吗?
      朱翊钧委屈又愤怒。
      江山延续......他咬了咬牙,既然他那么想要,他争取一番又如何!
      他会证明给他看,自己不是全然无用的废物!
      现代。
      宴明婉买了下个月飞去京市的机票。
      整理好需要邮寄的大件家具,联系搬家公司上门清理,趁着闲暇,宴明婉上网溜达了一圈,看看梦中情院有没有降价。
      “一,二,三,四,五,六,七......”好多零,这辈子她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零。
      宴明婉微微沮丧,至少现阶段她是别想了,老老实实租个公寓吧,首都机会多,到时候去拍卖行看下有没有机会出手一些从丧尸世界带回来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