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 阅读设置
    第47章
      【她要是缺爱,能让韩信这个仅存的至亲大半生都远离咸阳?】
      【秦二是典型的理性盖过感性,徐福事件算难得的失控。】
      仅存的至亲?
      嬴政冷眼打量韩信片刻,才继续看向天幕。
      韩信因“至亲”一词心生异样,正在尝试自洽这种异样,遭受始皇帝的横眉冷眼时更是茫然。
      始皇帝为何如此看他?
      他想不明白很正常,就连嬴云曼都想岔了一秒——
      因亲情吃醋?
      好在嬴云曼智商情商双在线,很快就否掉这个无厘头的想法,并找出了正确答案:
      仅存=没别人=没孩子=韩信不行。
      啊这……
      嬴云曼顺着祖龙的逻辑往下捋,发现这事她得现在就说清楚。
      否则张良可能真成副CP了。
      当然,也是提前给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正宫说明情况:
      “女子生育有不低的死亡率,儿臣不会冒险。”
      哪怕是在21世纪的华夏,孕妇的死亡率都在万分之一以上,更何况是在医疗条件聊胜于无的秦朝。
      若嬴云曼只是个普通的公主,即便风险不低,她也会考虑要孩子。
      但她不是。
      若大秦是君主立宪制这样,女王死了自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继位,对国家几乎没有影响,那也可以。
      但大秦不是。
      在封建王朝,帝王的生死切实关乎国运,稍有不慎就是国乱之患、甚至是亡国之危。
      更何况她要做的事情太多,关乎华夏文明的兴盛。
      既然选择成为帝王,就不能为一己之私置天下于本可以轻易避免的危机之中。
      不过后世的皇帝不像她这么特殊。
      男帝没有这方面的弊端,而女帝既可以在继位前生下孩子,也可以选择在有孕后确立继承人。
      嬴云曼为什么不能先确立继承人?
      她上哪都找不到在红色思潮中长成、有着超出时代两千年眼光的继承人。
      许多事只有她能办到。
      她也只信自己会去办。
      嬴政微微颔首。
      秦国史上不仅有兄终弟及,还有兄长主动让贤。
      秦二在宗室中找继承人并不出格。
      那韩信重视子嗣吗?
      谋反失败被吕雉设计所擒,临斩时非要嘴硬“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之后被夷三族。
      显然是不怎么重视的。
      不过嬴云曼的历史不太好,她只知道韩信被萧何骗导致谋反失败——
      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
      她不确定在没有长时间的通信来“培养”感情的情况下,韩信能不能接受这一点。
      所以在韩信因她的话而懵懵地看过来时,她弯了弯眼。
      蒹葭说过,她笑起来非常好看。
      韩信立即望向天幕。
      皮肤的麦色都没能压住耳廓的红。
      【我先前试着用心理学分析秦二,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很多人都认为秦二精神状态极度稳定,三岁就早熟得像个圣人。】
      【但别被圣皇滤镜蒙蔽双眼,当我们用看待普通人的眼光去审视秦二的童年,就会发现她其实只是个叛逆的小孩。】
      【?楼主你是不是粉秦二粉到抛开事实不谈了?谁家普通小孩三岁准备造反啊?】
      【不至于,真不至于,咱秦二粉可以承认秦二打小就不是好人。】
      【+1,秦二天生的造反意志超圈粉的!】
      【妈耶,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叛逆”这么小儿科的词来形容秦二。】
      在后世,叛逆这个词并不严重?
      张良早就掌握理解后世人语言习惯的诀窍。
      叛逆罪自古以来都是重罪。
      秦二在三岁就准备造反,这就是叛逆罪。
      秦法会降低或免除身高不足六尺者犯罪的刑罚,但叛逆罪显然不在可以降低或免除刑罚的罪行之内。
      但从天幕上的讨论可知,“叛逆的小孩”更像是“不听话的小孩”。
      张良隐约触及到什么东西,但这种想法太过违背常识,他并没有继续深究。
      ………
      真爱粉的脑补开始了。
      嬴云曼面无表情地想着。
      别人可以用常理,但她嬴云曼是魂穿啊。
      心理年龄远超身体年龄。
      真爱粉要以三岁为前提去审视她的行为,这前提就错了,还能指望分析出什么正常的东西?
      嬴政也看出此“叛逆”非彼“叛逆”。
      他打量秦二,确定她高于六尺二寸,已壮。
      可惜。
      【秦二不是生而知之,她也得上学才认识字。】
      【不认字就不懂史。她的母亲早就去世,照顾她的宫女也不可能教唆三岁的公主去造反。】
      【所以首先要明确一个点:三岁的秦二不可能有造反的想法,最多就是昭阳宫不好玩,她想要翻墙出去玩。】
      【咦,这话有道理。】
      【对哦,不能因为秦二以后造了反,就把她以前做的事都当成是为造反做准备。】
      【别人可能是这样,但秦二……造反圣体,真不好说。】
      蒹葭连连点头:
      “我们怎么可能教唆公主造反,是公主教……教导我们!”
      公主三岁时,年纪最长的白霜也就十六岁呢。
      白露吓得打量四周,确定偏阁内只有她俩在等候,但还是提醒蒹葭压低声音,免得被人听去。
      “蒹葭,你知道公主是什么时候打算……的吗?”
      白露是不清楚的,公主从来就没跟她直说过要造反。
      蒹葭细想片刻,也是摇摇头:
      “我也不清楚。”
      她们都是在接受公主的教导、以及为公主办事的过程中,不断猜测并最终确定她的目的。
      ………
      不,她就是在为造反做准备。
      嬴云曼感觉被造谣。
      好消息:不是所有人都被楼主带偏。
      坏消息:所有秦人都会被带偏,比如她身边这两位。
      【听我说完,或许你会认为“造反圣体”真就只是调侃也说不定哦。】
      【来,我们继续以秦二是“普通小孩”的逻辑往下捋。】
      【成功翻墙出宫后,秦二在咸阳到处游玩,碰见了在对楚战争失败中失去父亲、最终流离失所的小乞丐。】
      【我认为直到这一刻,在偏僻的乐云阁长到四岁的秦二才知道“不祥”这个词的含义。】
      【也就有了随后找出62名孤儿、再去道德绑架陇西侯李信办养济院一事。】
      【这么说四岁的秦二其实是真圣母?】
      第34章
      【圣母本来是个好词, 是被网友们玩梗给玩坏了。秦二对外族是挺缺德的,但她对臣民一直都很好,会因为怜悯乞丐办养济院一点都不奇怪。】
      【她造反成功后也没丢下养济院, 反而建得全国都是, 这时候总不能说她还在为造反做准备吧?】
      李信为此前被天幕带偏的想法感到羞愧。
      是啊, 四岁的云曼公主怎么会是为了造反才找他建养济院?
      虽然伪造腰牌很出格, 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他的信任。
      不然得知公主私自出宫, 李信必然觐见陛下说明此事。
      那公主以后就别想翻墙出去玩了。
      将“秦二”和“翻墙出去玩”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李信不由得露出微笑。
      他的孩子都敬畏他,只有经常来府的云曼公主对他毫无惧意。
      ……
      在全国兴建养济院。
      秦二对臣民一直都很好。
      大秦的黔首们再度感激上苍降下圣皇。
      臣子、或即将成为臣子的秦人同样为之欣喜。
      养济院出身的星火燎原成员并不为天幕所言而惊讶,他们一直都知道公主的仁慈。
      至于异族——
      异族又看不到天幕。
      【秦二的造反意识,应当是在识字读史后才开始萌芽壮大。】
      【现在倒回去看秦二的行为, 我是这么理解的:】
      【嬴政把秦二关在乐云阁,她指挥宫女制作绳梯翻墙出宫。】
      【嬴政因对楚战争的失利责怪秦二“不祥”,她建立养济院照顾对楚战争失败产生的乞丐。】
      【嬴政先后定小篆和隶书为官方文字, 她就简化文字、数字。】
      【隶书?书同文不是小篆吗?】
      【隶书是由程邈在狱中创造的, 比小篆简洁易懂,秦二的简化字其实不是简化小篆,而是简化的隶书。】
      【谢谢楼主科普!】
      【这么看秦二还真是个叛逆小孩?】
      【主打一个跟政哥反着来。】
      【还有“我能做得比你更好”!】
      【所以秦二的造反意识搞不好还是政哥培养出来的?】
      【反向培养也是培养。】
      嬴政没有把秦二关在宫里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