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阅读设置
    第164章
      “荀谌在官渡之战后神秘消失,任何历史记载都没有再出现他的名字。”
      “所以就有人猜测,荀谌是卧底。”
      “……”荀谌:就不能是看不惯官场倾轧,跟祖父一样归隐田园吗!
      【至于袁绍麾下的四员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文丑战死沙场,张郃、高览投降曹操,得到了曹操的重用,终于能够建功立业,发挥所长。】
      【所以,袁绍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他能聚人却不会用人。】
      张郃:“某反正也不得袁公信任,天幕又说了将来的选择,不如直接投靠曹操,一步到位。”
      只是不知,某单枪匹马前去投奔,曹操会不会重用?
      高览与他的想法一样,他们在袁营都是不受重视的小可怜。远不及颜良文丑的信任,更比不过谋士们在袁绍心中的地位。
      颜良文丑则是满心不服,他们将来怎么会死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中。
      此时刘备还在颠沛流离中,关羽也没有任何亮眼的战绩,自然名声不显。
      【官渡溃败后,袁绍身体迅速衰败,时常吐血。冀州各郡县见袁军被曹操歼灭,立刻另谋出路,纷纷反叛。】
      【建安七年,袁绍病逝……】
      袁绍:“建安七年……”
      我快要死了!
      【袁绍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蛮横无理、懦弱低能、昏庸残暴。相反,他待人宽厚,对治下百姓很好,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他死后,北方四州的百姓悲痛异常,一片素缟,如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袁绍老怀大慰:“吾所做的事终究还是能被人记住的。”
      审配:“主公对百姓一片赤诚,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罗贯中:“文学作品怎么能叫抹黑呢,这是修辞,是比兴!”
      不把袁绍写的残暴一些,怎么能突出曹操平定北方的英明神武,但就是这样英明神武的曹操也没有打败刘备。
      综上所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天命所归!
      萧何:“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比高祖可差远了。
      张良:“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才是他最大的祸端。”
      刘邦:“不论谁谁胜谁负,大汉终归败了。”
      刘彻:“曹操将要一统北方,接下来难道还会将统一的天下还给刘协!”
      刘询:“曹操将行王莽之故事……”
      【袁绍的势力也如他本人一般风烛残年,但依旧要选人来继承。】
      【因为长子袁谭已经被过继出去,次子袁熙从不参与夺嫡之争,审配等人便假称袁绍留下遗命,立三子袁尚为嗣。】
      袁绍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审配逢纪,虽然三子确实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选,但这种事可不是手下人能擅自决定的。
      郭图当即发难:“审正南,逢元图!你二人是要做秦之李斯赵高吗!”
      审配:“比不得你,落井下石,小人行径!”
      逢纪:“郭公则,你又比我们好到哪里!”若是你抓住机会,一定会立袁谭为嗣。
      乌鸦不要笑猪黑!
      田丰冷眼看着他们的争斗,沮授想要调节一二,被田丰暗中拦住了。
      田丰对沮授摇摇头,闭口不言。
      直到袁绍发怒:“都闭嘴!吾还活着呢!”
      为了及时接收到天幕的信息,分析未来的局势,袁绍将自己的八个谋士都聚集在邺城,四位大将防守各方。
      如今却尴尬了,颜良、文丑还好,张郃、高览本就不得袁绍信任,也不知他们会不会提前投靠曹操。
      即便依旧效忠袁绍,他们之间的裂痕也是如何都无法弥补了。
      散会后,沮授问田丰为何阻拦他。
      田丰无奈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冀州已经人心各异,四分五裂,袁氏完了!”
      沮授:“至此危难之际,更是我等为主公效力之时啊!”
      田丰:“你便是说了,袁公会听吗!”
      沮授:“……”
      田丰:“天幕已经将我等的失败一一展露,郭公则、审正南他们还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丰已经心灰意冷了……”
      第152章 群雄逐鹿
      【曹操并不急于收获胜利的果实,他等着袁家祸起萧墙。】
      【果然袁谭、袁尚为了争权夺利,彼此征伐,袁谭夺权失败,便投降了曹操。曹操攻破邺城,袁尚逃亡幽州,投奔二兄袁熙,后来他们又逃亡乌桓,企图联合乌桓对抗曹操。】
      评论区
      “曹操兵临城下的时候,袁尚正在跟袁谭厮杀。”
      “他留下审配、苏由镇守邺城,结果苏由早就跟曹操暗通款曲了。”
      袁绍再次咬牙:“袁谭!苏由!”
      “曹操大军包围邺城,还挖了一个壕沟,引漳河水将邺城死死围住,围城打援。”
      “袁尚手下有一个人叫李孚,他被派到邺城给审配送信,但邺城已经被曹军层层包围,水泼不进。李孚便想了一个法子,他带着三个骑兵,装作曹军的都督,一路上检查曹军的军纪。尤其是到了城门的时候,把几个包围城门的士兵都捆了起来,又叫城墙上放下绳子,顺利进入邺城。”
      袁绍:“做得好!没想到吾帐下还有这样智勇双全之士!”
      “袁尚和审配顺利传递了消息,他们约定好里应外合的暗号,两军同时发难。但两方前后夹击,依旧被曹操压得死死的。”
      “最后是审配的侄子审荣暗中为曹操打开了城门。”
      “不知审配知道后是个什么样的心态,他可是为袁氏宁死不降啊!”
      审配怒目圆睁:“竖子尔敢!”
      “审配算是袁氏的死忠了。”
      “他在曹操的围攻下,死守了半年之久。”
      ……
      审配:“吾虽死依旧是忠臣,不像尔等为了苟活不惜做个俘虏!”
      袁绍拉着他的手有些想哭:“正南才是吾心腹之臣,是我冀州栋梁之材啊!”
      刚刚才被安抚过的沮授:……
      【曹操成功占据邺城,北方四州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评论区
      “曹操对袁绍留在邺城的家人还是很好的,还亲自去祭奠了袁绍的陵墓。”
      “邺城留下来的只有袁绍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家眷吧。”
      “哦……”
      袁绍想起曹操的某些爱好,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曹操:“孤与本初感情深厚,他的家眷自然要好生奉养。”
      “袁熙的妻子甄氏便是这一战后成为曹丕的妻子的。”
      袁绍:我儿媳妇便是再漂亮也不能强抢啊!
      曹阿瞒,真不愧是你儿子!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断绝袁氏复起的希望,巩固北方的领土,解决时常骚扰边境的游牧民族,曹操亲帅大军征讨乌桓。】
      【当时正值连续数天大雨,阻碍了曹军的前路,乌桓又派出重兵扼守要道,曹军一时无法前进。】
      【这时,当地名士田畴为曹军指引了一条小道,曹操带着前锋疾驰数百里,在白狼山与乌桓大军遭遇。】
      【曹军只有先头部队,乌桓却是大军陈列,以逸待劳。曹军将士畏惧乌桓军队的气势,想要等到后方的大军一起进攻,只有张辽认为应趁着乌桓阵势不整,立刻出击。】
      【曹操采纳了张辽的建议,并将指挥权交给张辽。张辽果然不服所望,打败乌桓军队,并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剩下的二十多万乌桓大军投降了曹操!】
      霍去病赞道:“兵贵神速、出奇制胜!”
      评论区
      “张辽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
      于禁、张颌:五子良将!不知我等能不能名列其中?
      “张辽是聂壹的后人,就是汉武帝时发起马邑之谋的聂壹。”
      “马邑之谋失败后,他们家为了避免麻烦才改姓为张。”
      汉武帝:“聂壹的后人居然是一位大将!”
      “张辽自幼生长在北方边境,当时北方的胡人已经很强大了,而汉朝却内部倾轧,根本顾不上边疆,张辽的幼年经常面临胡人的劫掠。”
      “张辽最开始是丁原的部下,后来跟着何进、董卓、吕布、曹操。”
      “只有曹操能让他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让他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张辽:“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乌桓投降后,袁尚袁熙又逃亡辽东,辽东公孙康担心曹操趁机攻打自己,便杀了二人,将他们的头颅献给曹操。】
      评论区
      “玄菟小吏公孙度。”
      “这是当时人对他的蔑称。”
      “后来公孙度东征高句丽,西征乌桓,威震海内外,成为辽东的土皇帝。”
      “他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康继承辽东,公孙康畏惧曹操大军,斩杀了前来投奔的袁尚袁熙。”
      “但公孙康也曾大败高句丽,扬威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