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阅读设置
    第42章
      秦始皇同意了他的提议:“收六国之书,重新编撰,仿《吕氏春秋》,将其中不实之处尽数删除。”
      统一思想!
      【我们讲了这么多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他便没有任何错误吗?当然不是!】
      【秦朝二世而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埋下的雷,秦二世的昏庸残暴更加重了社会矛盾,才让如日中天的大秦王朝迅速崩塌。】
      秦国国君:“快记录下来,一字不漏,我们要给政儿打好基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秦始皇也坐正了身子,天幕的肯定对他统一思想、争取民心很重要,但大秦因何亡国才是接下来的关键。
      【秦朝在统一后频繁的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徭役赋税繁重,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秦始皇在咸阳周围复制六国宫殿二百七十余座,最后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征调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阿房宫,秦始皇陵。虽然直到秦朝灭亡,阿房宫也只有一个地基,但这依旧耗费巨大。】
      杜牧:“阿房宫只有地基!那我的《阿房宫赋》还有必要存在吗?”
      友人宽慰道:“牧之写《阿房宫赋》是为了讽谏时事,劝谏君王,与阿房宫本身并无关系。况且,天幕也曾赞过这篇文章,牧之又何必担心。”
      这时,天幕上出现了秦始皇陵的画面。
      始皇帝和部分负责皇陵建设的官员坐不住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一排排的兵马俑整齐排列在坑道中,与他们见过的陶俑只差个颜色。
      两千年过去了,居然保存的这么好!
      秦始皇可不这么想,他怒极反笑,天幕不是说没有打开朕的陵墓吗?这是什么?
      难道要打开朕的主墓室,打开朕的棺椁才算吗?
      还有坑道上那无数的人头攒动,似乎正在观赏朕的兵马俑……
      呵!这是陵墓,后世的人能不能对老祖宗有点尊重!
      秦始皇在心中咆哮!
      他不知道,正是因为尊重和喜爱,才会有这么多人不远万里到兵马俑游玩。
      【这是秦始皇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每年用工达七十万人,内部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明珠做日月星辰,以水银为河流湖海,秦陵中还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珍奇异宝。如今我们开发出来的只有外围的兵马俑,仅看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就能知道秦始皇陵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秦始皇恨恨道:“朕定要将其建设的更加隐秘,让后人找不到入口。”
      刘彻:“原来秦始皇陵居然有这么多兵马俑,看着还挺壮观的,朕想……”
      桑弘羊壮着胆子打断了刘彻的话,“陛下,国库已经没钱了!”
      刘彻无奈:好吧,还要打匈奴,不能把钱都花光。
      【尽管当时的一部分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如长城、郑国渠和灵渠,但无节制的滥用民力,致使田地荒芜,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秦始皇三十一年,一石米就卖到了一千六百钱,民众苦不堪言。秦始皇背离了秦国崇尚节俭的传统,也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祸根。】
      第39章 千古一帝
      【平民百姓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活下去,他们就能忍耐所有苦难。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战乱,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是安定和平。但秦始皇并没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他们刚刚从齐人、楚人、赵人、魏人变成秦人,对于秦国尚且没有多少归属感,但他们定是满怀期待的,期待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期待新的统治者能让他们活的轻松一些,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比过去好一点,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吃一口饱饭,可惜就是这样简单的祈求都得不到……】
      天幕下,秦朝黔首慢慢抬起了头,他们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多人已经直不起腰了,但他们还是努力地听着天幕的声音。
      “上天是在为我们说话啊!”
      “高高在上的陛下啊,请您听一听吧!”
      不知是谁先跪下来祈求,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哭求上天。
      端坐咸阳宫的秦朝君臣也有些动容,扶苏满怀期待的看着他的父皇,始皇神情莫测,第一次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如蝼蚁一般的民众。
      【成为秦人并没有变得比过去更好,反而多了繁重的徭役,有了严苛的秦律,他们不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只知道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人破门而入,以刑徒的身份迁徙远方……黔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也会比较,在六国遗贵的诱导下,无数百姓思念故国,与秦国离心。】
      【始皇以法家治国,推行愚民之术,可惜智慧并不是只在书本中能学到,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比高高在上的贵族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和在泥泞中求存的智慧。】
      【法家主张的公平公正也没有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百姓身上,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有基层官吏随意解释的律法,只有更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严刑酷法目的在于威慑百姓,维护统一,但它可以让人臣服,也会激起人们强烈的仇恨,导致国家烽烟再起。】
      评论区
      “秦朝是以法家治国,和我们现在的依法治国是不一样的。”
      “法家毕竟是一家之言,只要是由人解释的,就会有所偏颇。”
      “秦朝缺少基层官吏,秦末关东地区成片沦陷,官僚系统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还有很多郡守县令带头造反,可见,这些人本来就是秦朝的蛀虫。”
      ……
      秦始皇沉声道:“基层官吏!”
      扶苏不解:“父皇,这些基层官吏不是朝廷派过去的吗,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倒戈相向?”
      秦始皇:“李斯,你来说。”
      李斯忙解释道:“陛下,长公子,不说远的,就是这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也没有几个是老秦人。”
      顶着同僚们的怒目而视,李斯视若无睹,反正他的结局已定,只能选择做陛下的刀,陛下剑之所指,便是粉身碎骨自己也得上啊。
      “陛下天纵之资,以十年平天下,得到的土地比原来的秦国还要大几倍,我大秦一时无法培养出这么多官吏补充六国缺失,除了一些军中调过去的人才,很多都是原六国官吏通过考核后直接任命的。他们在当地有名望有资历,能更好的处理朝廷与原六国黔首的关系。只是没想到,他们才是最大的毒瘤……”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后,所有老秦人都以上战场赚取爵位为第一要务,文风不盛,自然也培养不出有能力的文臣。以前有六国人才入秦,供秦王驱使,如今都是秦人了,反倒筛选不出合格的官吏。
      秦始皇:“军功爵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秦了,李斯,拿出一个官吏考核任职的具体章程来。”
      李斯:“唯!”
      不只是他们,历代法家代表人物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韩非将自己的心得整理出来,写成了新的《韩非子》。
      商鞅则是思考如何修改秦律,才能更加适合未来大一统的秦朝。
      法家的愚民思想要不要改,要如何修改?法律如何保证公正?又要如何限制基层官吏,杜绝知法犯法之事?
      【纵观秦始皇统治时期,各种刺杀层出不穷,虽然都没有对始皇的身体造成伤害,但迟迟找不到凶手,使得他越来越多疑。】
      【仅史书记载的刺杀事件就有四次,荆轲刺秦我们前面讲到过,高渐离刺秦是为荆轲报仇,这两件事发生在秦统一之前。】
      【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路过博浪沙,他的车架被一个大铁锤击中,瞬间粉碎。幸好,始皇多次遇刺,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并不在那架车中,才侥幸躲过一劫。事后,秦始皇大索十日,依旧没有找到凶手。】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他家父祖五代相韩,韩国被灭后,张良就一心复国,他散尽家财找了一个大力士,刺杀始皇,可惜,他选择的车架是错的,一击不中,立刻遁逃,秦军根本抓不到他。】
      李斯惊呼:“张良!”
      秦始皇问道:“卿知道这个张良?”
      天幕称其为“汉初三杰”,定是才智无双之人,若此人能归附我大秦,可以其为榜样招揽天下英才。
      朕连一心刺杀朕的人都能容,还有何人不能容!
      李斯:“臣所知不多,只知他的父亲祖父都是韩国丞相,韩国灭亡时他尚未出仕,便没有被严格审查,臣也是在韩国权贵名单上看到过这个名字。”
      王绾、冯去疾等朝臣不得不感慨,仅看过一遍就记下了他的名字,李斯果然能力很强,怪不得陛下会留下他的性命。
      比不过啊!
      张良此刻却有一种*了狗的心情,脸色黑沉一片。
      在天幕影响下,秦朝的统治定会越来越稳固,他已经有意前往咸阳一看究竟,天幕却将自己未来刺秦之事公之于众。
      这下子,只能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