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她山之石

  • 阅读设置
    第44章
      
      其次,思考一下, 信中的什么内容能让钟逐音啧啧有叹呢。
      钟逐音又为什么要来金橖呢。
      最后,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
      钟逐音从汴京出发,一共耗时两个月的时间抵达金橖。
      她终于见到了赵篆清。
      ——赵停蔼的女儿。
      赵停蔼当年舍四皇子而助三皇子的背信弃义之事在汴京传得沸沸扬扬。
      这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如今她渐渐隐居幕后, 她的女儿赵篆清慢慢出现在人前。
      五月前, 十五岁的赵篆清作了一篇诗赋, 淮安名士为其写序言, 泉堂大士为其作注,两人皆对此赋大加赞赏,一时间林州的豪贵之家将此诗赋竟相传阅与誊写, 令林州的纸张供不应求。
      此事很快流传开来, 远在汴京的金谚听闻后,尤为瞠目结舌,将此事说给了金卮听。
      两月前,赵篆清不知为何到了金橖, 在金橖文人举办的一场诗词会上提笔写下一首诗,夺得诗会的魁首。
      诗会上的事很快就传到金橖士族名门的耳朵里, 赵篆清的诗被人口口传诵, 又是风光大放。
      赵篆清直接扬名了。
      一同她的母亲赵停蔼的事也重新被提及。
      *
      金卮觉得这是一种对圣上的挑衅。
      金卮:虎, 真是虎。
      钟逐音:勇猛, 真是勇猛。
      本来她是不该管这件事的, 但金橖是她曾经管辖的地区。
      因为这事, 金卮还头疼了几晚。
      最后她给钟逐音写信, 希望钟逐音去会一会这成名极快的赵篆清。
      钟逐音觉得有趣, 便答应了。
      以上就是故事的开端。
      *
      赵篆清又参加了一场清谈会。
      而钟逐音懒散地坐于席间观察着她。
      衣着简练, 腰挂白玉莲纹佩。
      十五年纪尚小,面容稚嫩,初见神容,身量要比同龄人高得多,侃侃而谈,语调淡淡。
      赵篆清有着胸有成竹的镇定。
      钟逐音与赵篆清的视线对上几次,她朝对方笑了一笑,旋即悄然起身离开席间。
      对方必然知道她是谁,毕竟她们的目的就是引起汴京人士的注意,怎么会不关注从汴京而来的钟逐音。
      回到客栈,钟逐音给金卮回了一封信。
      [台启: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采薇君,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啊。
      两月前接获你的手书,至今未回。今日无事,就提笔回以一函。
      你与沈少姥如何?可有述情意?想必有我作波澜推助你们两人竹筏前行,定是顺风顺水。
      得我此友,汝之幸甚。
      赵篆清此人,年纪轻轻,确有真才。
      我意多留金橖几日,与她交道一二。
      暂书至此,日后面叙奇遇。
      敬希赐复,顺颂时祺。]
      钟逐音的目标就是招揽天下所有奇才。
      ——眼下,正有一个新目标。
      【作者有话要说】
      [与她交道一二]直白来说就是钟逐音想招揽赵篆清。
      赵篆清的第一个扬名事迹,借用了一下“洛阳纸贵”的典故。
      开篇是金卮给钟逐音写信,所以结尾是钟逐音回以金卮一信。
      首尾相连,有始有终。
      (对了,后面还有一章,大概算半个番外(?))
      ——
      【下一本写《A栋大楼全是神经病》】
      *
      这篇文就先这样完结啦(虽然可能完结得有些突兀)!这是有史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文!(人物真的有点多,虽然她们的性格有相似之处但也完全不同,她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什么想看的关于这篇文人物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但是可能写可能不写噢。
      修文是肯定会修的,但应该就是改改错别字,加一些小细节啥的,如果有大改的地方,我会在章节后面标注。
      感谢看文!
      # 番外
      第41章 非常简短的合集
      ①【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楚素娥篇】
      赢冬来临,天地间萧瑟苍凉的雪白,天色下松木覆雪, 银装素裹,凛冽的冰棱倒挂。
      楚素娥推开门,看见庭院中的青竹被风雪压弯, 霜雪随风扑来, 她被冻得浑身一抖, 拢紧了氅衣, 让上围的狐毛更加贴近她的脖颈。
      她直径走到青竹旁,伸出藏在袖中温热的手握住青竹的一节,上下摇晃, 将青竹上覆盖的雪皆摇落。
      手一松, 青竹便高歌挺立、亭亭而起。
      看着这富满生机力的一幕,楚素娥想起一句诗。
      “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轻雪又棉。”
      就像是她顽强的生命一样。
      “楚素娥你疯了吗?不冷吗?”
      她身后传来匡维的声音。
      楚素娥转身看向匡维,她与她隔着大概一米三左右的距离。
      不知道匡维什么时候跟了出来。
      她依然是那幅傲态样, 看上去心情不太美好,皱眉:“回屋吧冷亖了。”
      楚素娥却开心地笑了, 一把挽住匡维的手臂。
      “好好好。”
      她身上的雪早被人摇下。
      ②【这就是传说中的顶峰相见?——孟阿皎与晏青禾】
      孟阿皎与她的妹妹苗二丫时隔十四年再一次相见了。
      ——在孟阿皎二十三岁这年。
      早在两年前, 孟阿皎就不再是钟逐音手下的暗卫。
      钟逐音说她很适合朝廷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地方。
      “口有蜜, 腹有剑。”
      这是对她的真实侧写。
      于是她踏进了朝廷这个深不见底的权利漩涡。
      这里的氛围的确适合她这种擅长在背后给人一刀的人。
      和苗二丫相见得很突然, 她知道今年的榜眼叫晏青禾, 但她不知道晏青禾就是苗二丫。
      所以当她在朝廷看到晏青禾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时, 她的心情极为复杂。
      虽然说世人千千万万, 其中不乏长相有些类似的, 然而那种属于血肉之间的联系却难以复刻。
      尤其是当晏青禾和她眼神对上的一瞬。
      她万分确定, 晏青禾就是苗二丫。
      她朝明显分外惊喜激动的晏青禾笑了笑。
      她们都一眼认出了对方。
      有时她也很佩服自己,不管她面对的人,在内心里她是对其厌恶也好,还是憎恨也罢,她都能露出温文而讨好的笑意。
      要说她不恨晏青禾,那必然是假话。
      晏青禾只比她小一岁。
      就凭苗铁柱那一句“大丫嘴巴甜,说不定以后能做姨娘”,所以就将她买给人牙子?
      凭什么?凭什么是她?
      她那么努力去讨所有人的欢心,最后还是会被买掉,她做得努力算什么?
      不过,以现在的角度往前看,那也是她的机遇,让她能彻底摆脱苗家村的一次机会。
      后面她在梅府当了接近七年的下人,即使梅胧对她还算好,即使她靠着一张巧嘴和聪慧的脑子在梅府混得如鱼得水,但是她还是不甘,为什么她要一直屈于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