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 阅读设置
    第230章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卷 《第六期:从黄河流域到如今的“大公鸡”》
      第一百零二章
      【华夏疆域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段。
      人们最初的“中原”概念, 就是指这块区域,也就是今河南位置。】①
      姜叶说着,身后视频出现一个巨大地图。
      地图整体轮廓清晰, 却没有细节,可是随着姜叶讲解, 黄河这条母亲河被标出来, 河南所代表的中原位置,也被点亮。
      “是我们中原!”看到河南, 诸朝本地人激动不已。
      他们为自己地区是华夏疆域起源的事情感到骄傲。
      “切。我们要是想, 也可以称中原。”
      诸朝被中原斥责为“蛮夷”的地方人们不服气道。
      【首先, 中原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疆域的扩充而改变。
      如最初的中原只指河南,等到春秋战国时, 中原概念扩大,把山东等地也给囊括进去。
      而此时,未来一统天下的秦国, 还被中原地区视为蛮夷。
      等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后朝代, 原本被视为蛮夷的秦国地盘, 早被视为中原地区。】②
      春秋战国诸侯王:“蛮夷就是蛮夷……蛮夷最后也变成了中原?!”
      那种感觉就像看不顺眼的人突然变成自己人一样别扭,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确实有血缘关系。
      “让那些家伙瞧不起我们秦国, 现在蹦不起来了吧。”嬴稷笑道。
      他可能是春秋战国那么多诸侯里,唯一能真心笑出来的存在, 谁让他们秦国是最后赢家呢。
      “说的还真是,以前秦国确实算是‘蛮夷’, 可我们居然没留意过这一点, 因为在我们印象里, 秦国早就是中原地区。”
      “这就是天幕说的中原概念吧,中原的大小,会随着疆域大小而扩展。”
      “那如果是疆域收缩呢?”
      “别说这么晦气的话,咱们华夏的疆域,一定会一直扩大。”
      秦朝,嬴政仔细看着秦朝疆域的轮廓。
      在以前他是极其自豪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拥有“整个天下”。
      可是现在,他知道,这远远不够。
      因为世界比想象中的大更多,而他最得意的大秦疆域,版图也没他想象中的宏伟。
      【汉朝疆域比之秦朝疆域更大,它在秦朝原本疆域基础上,扩充到西域等地。
      秦朝时期,人们去西域,可以称得上一句“出国”,汉朝时期,人们再去西域,就算是在国内远行了。】
      姜叶身后秦朝疆域以浅淡的颜色做区分,边界线也采用不同颜色,和汉朝疆域边界线区分开来。
      汉朝疆域的颜色同样浅淡,但却完全把秦朝的疆域覆盖住。
      这让嬴政抿唇,“早晚有一天,秦朝也会拥有偌大疆域。”
      他身为帝王,不甘心自己朝代的疆域面积落后于人。
      “哈哈,在秦朝算出国,在汉朝算出行,后世哪个子孙把西域给拿下的,真给祖宗争脸!”刘彻感到骄傲道。
      因为他所在时期,西域还没被拿下,西域纳入华夏版图,是他曾孙汉宣帝刘询的功绩。③
      “咱们现在的出国,在后世也算在国内出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们挑眉道。
      比如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放到后世,就是周游各省。
      “不过果然还是统一的好,毕竟出国比出行麻烦多了,每次都要学很多东西,比如语言之类。”孔子等人讨论道。
      虽然学语言之类对他们而言不算麻烦,但统一,多少能省他们精力。
      【等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都是在中原范围内。
      三国赢家们:魏晋,因为执政时间较短、执政能力拉胯等原因,疆域比之汉朝,极大缩水。】
      在秦、汉疆域图上,又添魏晋。
      它们疆域颜色更浅,秦汉疆域颜色浅,是因为不覆盖下。面的地图和文字,魏晋疆域颜色浅,还有掌控力薄弱的含义。
      “魏晋时期疆域为什么会那么小?”魏晋之前的朝代人们疑惑。
      “主要是因为没人,没人就没办法掌控地盘,疆域缩水自然在所难免。”如果魏晋之后的朝代人们知道,一定会这样回答他们。
      “就这实力,居然是大汉之后的赢家。”刘彻皱眉。
      他有。种对手拉胯,把自身档次也拉低的嫌弃感。
      “魏晋、魏晋,这是两个朝代吧,为什么把它们放到一块?”
      “因为挨得近,且短吧。”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相比起魏晋来,跨度时间更长,更加混乱,是名副其实的乱世时期。
      且此时在中原执政的诸多政。权,大都是外族,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认可中原文化,大多数都是不认的。】
      魏晋到南北朝时期,极其混乱,政。权数量多的让人头昏脑胀。
      看到的诸朝人们也忍不住眼花缭乱。
      “数量好多,眼睛根本看不过来。”
      “何止,就算看史书,没点时间,你都理不清那些政。权的关系和先后顺序。”诸朝有看过相关时期史书的人们心有余悸道。
      “噗,也就是说南北朝时期,是一群外族,在我们‘家里’打架?!”
      “当时的中原政。权是干什么吃的?!”嬴政、刘邦、刘彻等魏晋前面的华夏帝王纷纷破防。
      如果他们的话变成天幕,一定会有人回答:“那时候中原政。权不是被吃了,就是逃跑了,哪敢跟异族们对上。”
      可惜他们的话没变成评论,要不然嬴政等人就能提前解惑。
      魏晋朝代的执政者们面面相觑。
      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分别看向曹操方位,“曹魏果然不行。”
      “曹魏为什么不行?”曹操也很疑惑。
      “还有取代曹魏的晋,同样不行,这岂不是衬得曹魏实力也很难看。”
      对手拉胯,被这样对手打败的手下败将,会显得更拉胯。
      【南北朝之后是隋朝,隋朝也是一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可以对标秦朝。
      好消息,隋朝疆域不小,坏消息,江山还没捂热就没了。】
      隋文帝:“……”太扎心了。
      心酸,想哭,他那么大的江山啊!
      嬴政:“……”
      他不喜欢听秦朝国祚短的事,尽管这是事实。
      越被提醒,就越厌恶胡亥。
      【有拿隋文帝比肩秦始皇的,毕竟他们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隋文帝能不能跟秦始皇比尚有争议,秦二世胡亥和隋炀帝杨广却是公认的同一档次的昏君,诸多昏君排行榜,他俩稳居前三,明君们都跟他们没法比。】
      嬴政、杨坚:“……”
      实在不想听到自家超级败家子的。名字,感觉耳朵都脏了。
      “噗,天幕太促狭了……不过我大唐也有败家子,如果说胡亥和杨广是败家的雷同,那咱们大唐的败家子李隆基,就是败家的出其不意。”
      李世民刚开始忍不住想笑,可是想到自家情况,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