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 阅读设置
    第152章
      说这话的人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仔细一想,就能发现分到荔枝的人数量还不少。
      周围人听了疑惑,“既然荔枝不是杨贵妃一个人吃的,为什么只骂她?”
      他们以前只跟风骂,从没考虑到其他原因,这一琢磨,直接发现不对。
      “因为她在替唐玄宗李隆基背负骂名,人们最想骂的并不是杨贵妃,而是想骂唐玄宗,只是不敢骂,只敢通过骂杨贵妃来对唐玄宗李隆基指桑骂槐。
      好在咱们已经改朝换代,要不然这话也不能直接说。”唐朝之后的女人们直言不讳道。
      男人们还想为唐玄宗挽尊,想说唐玄宗是被妖妃迷惑,是杨贵妃祸国殃民,她挨骂活该。
      可听到女人们的话,他们默默闭嘴,因为双方理由一对比,显得他们小家子气。
      除此之外就是女人们说的,已经改朝换代,他们没必要替其他朝代帝王粉饰太平。
      “不是说道路的事吗,好端端的扯什么荔枝!”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当事人看了很生气。
      尤其是那些骂他的评论,让他心里十分不舒服。
      相比之下,他宁愿别人骂杨贵妃是祸国妖妃,是杨玉环喜欢吃荔枝。
      而不是他年老昏聩,是他喜欢吃荔枝。
      “是啊,我们在通过杨贵妃骂谁?”
      唐朝人们怔住,实则很清楚自己心里的答案。
      “就骂唐玄宗李隆基怎么了?难道他不该骂吗!”
      “说的没错,骂杨贵妃哪有直接骂唐玄宗李隆基来的过瘾,反正他也不知道是谁骂的他!”
      几。乎转瞬间,天幕上多了不知多少骂唐玄宗李隆基的话。
      李隆基看到,心被气的直抽抽,“混账,他们怎么敢!”
      他的臣子们则神色凝重,“不出意外,那些人是其他时空,安史之乱后的百姓。”
      满满的恨意,感觉快冲出天幕,他们身为外人都为之心惊。
      而如此纯粹和庞大的恨意,绝不是改朝换代后的人,和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百姓。
      这样一来,时间和范围就变得有限。
      “咱们这个时空幸运,所以躲过一劫,而其他遭遇劫难的时空,倒也不必苛责。”
      也就是说,让他们骂吧,不需要反驳,反正被骂的也不是他们。
      而且这也就是他们躲过一劫,现在安然无恙,心态才能安稳。
      要不然他们家要是遭难,绝对会跟着一块骂。
      【没想到跟道路问题比起来,大家更关心唐玄宗李隆基。
      不过今天的唐玄宗李隆基不是重点,咱们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上。】
      李隆基想吐血,“天幕你们早干什么了?”
      “从一开始,你们就可以不拿朕举例!”
      不拿他举例,那些人注意力就不会放到他身上。
      李隆基十分确定,天幕就是故意的。
      不过除了李隆基外,其他人心里都很痛快。
      尤其是杨贵妃这个当事人,“骂得好,骂的妙。”
      荔枝要全是她一个人吃的,那她被骂并不冤枉。
      问题是荔枝不是她一个人吃的,李隆基吃的比她更多,最后挨骂的只有她。
      【然后是分配,古代资源都是向上集中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什么意思?
      可以简单理解为:两成的人掌握世间八成的财富,剩下的八成。人瓜分剩下的两成财富。
      这里的财富也可以换成权力等其他资源,道理通用。】④
      “什么意思?我有些没听懂。”有人问身边人。
      “我也不是很懂,但隐隐觉得可悲。”一知半解的人们道。
      而听懂的人们则沉默,他们承认,事实确实是这样。
      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又或别的什么。
      “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的,但失衡过多,也会发生变故,比如改朝换代。”
      “虽然还是一样的财富/权力分配方式,可人却变了。”
      虽然这种办法不能治本,但好歹治标。
      【古代的分配方式是极其失衡的,这也是为什么朝代们逃离不了改朝换代的命运。
      因为朝代越往后,社会阶级就越固化,土地兼并、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的问题更严重。
      等无法挽回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改朝换代,然后周而复始。】
      “这就是亡国本质!”诸朝执政者们睁大眼睛。
      数千年历史,诸多朝代,从开国到亡国。
      只用阶级固化、土地兼并、贪。污腐败、民不聊生几个词就能概括形容。
      当然除了这些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不过大致方向绝对没有错。
      “之前就说过反着来可以延长国祚,不过谈何容易。”
      早就明白并行动的执政者们叹息,因为他们面对的阻力实在太大。
      他们身为帝王想要延长国祚,而那些得到权力的权贵们难道就会拱手相让。
      这样说吧,能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不亚于改朝换代。
      起码改朝换代是摧毁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而他们却无法也不能摧毁现有秩序。
      “又来了,那种无能为力感。”
      这种眼睁睁看着事态变恶劣,却无力阻止的感觉,让人绝望。
      【咱们现在的分配方式,肯定比古代公平。
      但随着时间过去,这种分配是继续向大众倾斜,还是向少数人倾斜,这谁也说不清楚。
      毕竟咱们站在后世,看已经成为历史的古代自然显得高瞻远瞩,可身处局中,很容易当局者迷。】
      “嗤,这话说的,数千年那么多次轮回,难道后世就能成为那个例外?”
      “怎么可能,哪个王朝能做到?没有王朝能够做到!”
      这让想延续自己王朝的帝王们难受崩溃。
      “没有王朝可以例外,纵使朕改变了大秦的命运,未来大秦依旧会覆灭。”
      再没有这一刻,嬴政清晰看到秦朝未来的命运。
      那个他心中可传至千秋万载的大秦王朝,从一开始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干嘛要执着王朝千秋万载呢?真是不明白其他帝王的执念。”关于这点,刘邦十分洒脱。
      他不求长生,对自己建立的大汉也看的很开。
      当然这不是他对大汉没有感情,相反刘邦对大汉感情很深。
      只是刘邦更清楚,这事不是他一个人能阻止的。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只能接受,不然一直纠结痛苦吗?
      别闹,他没那么多愁善感。
      “千百年后,大汉覆灭,能为后世留下什么?”刘彻呢喃自问。
      突然,他想到后世的民族:汉。
      “这样也好。”刘彻突然轻笑,心中一直的憋闷和惆怅散去。
      他想求长生,天幕说世上没有长生;他想要汉朝国祚延续,天幕说没有王朝可以例外。
      但千百年后,华夏人民自称汉族,又何尝不是汉朝精神的一种延续。
      “王朝们的覆灭规律,也可以从经济角度解释吗。”李世民眨眼,心里倒是没那么惆怅。
      谁让他之前就因为唐玄宗李隆基的事生气过,比起唐朝覆灭,还是盛世大唐的腰斩更让他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