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 阅读设置
    第119章
      随着乙.醚被彻底蒸去,那股怪异的甜味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酒精的气味。
      这样,就完成了溶质在乙.醚和酒精这两种溶剂中的第一次转移。
      身侧两人看着他将这几个罐子捣鼓来捣鼓去,越发不解其意。
      而法术般的神奇就发生在下一刻。
      只见这人将他们白天烧出来、碾磨好的炭粉撒进罐子里。
      本来还一片混沌的棕黑色,竟像是被这些细细的粉末吸引一般,随之慢慢沉下。
      留在上面的,则是一层干干净净、乳汁一般的液体。
      一棵绿色的植株,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变成油膏,再变成酒水,最后分成乳液。
      难道中原的修道之人,就是用这样神奇的炼药术,羽化而登仙?
      就在两人双眼放光之际。
      李明夷却再次将新的甜油注入乳液中。
      “……?”
      对上两声熬得通红、近乎愤怒的眼睛,他十分讲理地道:“还要再萃取两回,下半夜你们睡吧。”
      毕竟,他也不是什么铁石心肠之人。
      “不行。”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两人否决。
      想借机逃跑,或是暗中滋事。
      门都没有!
      对方如此坚持,宁可两人换班也要熬夜盯梢,李明夷为明天的计划考虑,合理选择继续睡觉。
      再两个多时辰的萃取后,天都亮了。
      伴随着响亮的鸡啼声起,一小层透明的棕色浓膏也清晰地出现在锅里。李明夷用木匙将其刮下来,倒进活性炭块里慢慢洗脱。
      这个步骤完成后,产出的就是目标粗品。再将之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酒精重结晶,就能得到这个时代下最精制的青蒿素。
      只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也还需时间。
      除此之外,尽管整个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几乎都是物理变化,仍有必要对终产物的药性和毒性进行动物实验。
      李明夷粗略预估了一下,最理想的情况,可能也需要花费一个星期。
      欲速则不达,他告诉自己。
      人事已尽,现在就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辛苦二位。”他呼吸一口早起清润的空气,看向眼前这两张无可恋的脸,“可以回去了。”
      收好器皿,回到疟疾病人院,也意味着新一天工作的开始。
      精神状态天差地别的三人,刚一跨进医用的那间房门,便听见一道被刻意压低的声音模糊传来,似乎是谁正在向阿使德里与执失思为传达着什么。
      来人用的是突厥语。
      李明夷听不懂,其余二人也听不太清。
      朝门站着的阿使德里闻言陡然变了神色,刚想张口说什么,便在归来三人的脚步声中抬起脸。
      “先生可算回来了。”他迅速换上一副欣慰之色,出门迎接,“先生漏夜外出,想来极为辛苦。”
      辛苦是辛苦,但辛苦的人倒不是他。
      李明夷的目光越过对方肩膀,落在来人的面孔上。
      是个陌生面孔。
      而对方显然也不认识这个突然出现、未曾谋面的中原人,紧绷的脸上情绪还没藏好。
      “先生之前的吩咐,我和执失思为已经都准备好了。”
      阿使德里往前迈出一步,挡住两人相对的视线,同时将声音压低。
      “前线军报,李光弼偷袭了石邑,抢了我们本来要取的粮草。蔡希德将军正生气呢。”
      听到这个失利的消息,两个曳落河的眼神在这一瞬清醒过来。
      “狗贼。”
      “小人!”
      相比之下,一语不出的李明夷,反应就显得过分平淡。
      毕竟他是中原人。
      阿使德里未去深想,苦笑道:“蔡希德将军已定了反攻计划,在下不得不回了。不过先生放心,执失思为还会留在这里帮您的。”
      “你速速归营。”
      身侧一人以强硬的口吻道。
      现在燕军已经开始和李光弼带领的朔方军有了摩擦,决战随时可能爆发,军医亦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份强势的态度,不是展示给阿使德里的,而是在警醒这位肆意妄为的中原游医。
      此事,可不容他置喙。
      “请便。”
      李明夷不甚在意地绕过身前之人,徐徐走到自己的床席边,整理行李。
      这回,该在的东西都在。
      得到应允,阿使德里向他歉意地俯首,接着向传令官递去一个眼神。
      军情紧张,两人这便离开。
      “那我们……”阿使德里不在,和这位不太近人的中原医相处,执失思为总觉得有点不自在。
      “我先去看看病人。”简单清点过物件,李明夷若无其事地开口。
      他的目光不经意往窗外那两道渐远的背影上一瞥。
      对方口中的石邑,不过是九门附近的一座小城。听起来,也只是被李光弼抢先了一步攻占,甚至都没有和燕军产生正面摩擦。
      而平常对他有意提防的阿使德里,今天却积极主动地将军报透露给他。不知道这位突厥军医有没有学过一个词——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难推断,一定是有比起更加严峻的事态,才催得他匆匆归营。
      李明夷收回视线。
      不管阿使德里有什么更要紧的事,现在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隔壁那些还在与疟疾抗争的病人。
      简单塞了两口周康准备的胡饼,李明夷带上查体用的听诊器、瞳孔笔,先一步走到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