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53节
      谢衍拱手回礼:“晚辈谢衍,字朝宗。”
      小老头儿还没说话,刚钻进来的另一个老头就说:“你就是谢衍啊?听说这次的盛会,就是因你而起。有人运用你的成果,造出阻尼天平,让很多搞物理化学的突破瓶颈。”“也被骂得很惨呢。”另一个老头说。
      这几个老头,都是搞文史、艺术的。
      他们对谢衍的学术成果并不了解,反而因此更能接受谢衍,甚至还带着一种对天才少年的欣赏。
      天纵奇才,少年学士,说起来多浪漫啊!
      文人就喜欢这个调调。
      他们甚至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就坐在马车里议论起来。
      “那些理科学者,比我们还食古不化。好端端的少年奇才不呵护,反而还批评谩骂,这不是在摧残学术苗子吗?”
      “他们那边论资排辈,可是比我们还严重。”
      “我正月十七,被小辈请去参加文会,还遇到一个数学学士来发论文。哈哈,听说是搞出了很大的成果,但过于离经叛道不给发论文。数学院丢人都丢到文会来了!”
      “那篇论文我也看了。”
      “你一个研究金石的,能看得懂数学论文?”
      “谁读书的时候,还没学过数学啊?那篇论文就离谱,一上来就假设,一条直线有多条平行线。他这论文要是成立,我们中学的几何不是白学了?”
      “真就恁离谱?”
      “难怪数学院不给发论文,简直胡说八道嘛。”
      “……”
      这些老头子随便吐槽几句,并没有逮着汪大庆一直批判。他们更多是在看数学院的笑话!
      说话之间,又进来两个,终于把马车坐满。
      “诸位学士坐好了!”
      车夫提醒一声,挥动鞭子猛踩油门。
      众人都带着仆从,今天的交通不好,仆从们都没有坐车,而是跟在马车后面跑。
      路途之中,互相介绍,谢衍一时间也没记全。
      古煜,字德光,画家,书法家,秦汉史学专家。
      刘可,字献之,史学家,经学家,当代大儒。
      范庄,字端正,考古学家,金石专家。
      卫紫芝,字少隐,画家,书法家,宗教学家。
      吴松年,字伯坚,画家,书法家,还精通园林设计和庭院装潢。
      最后上来的,却是两个理科学者。
      辛秉文,字周臣,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谭佑,字宗吉。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因为不研究化学,辛秉文和谭佑二人,对谢衍并没有什么恶感,反而还对谢衍的阻尼论文极为欣赏。
      谭佑指着谢衍脚边的箱子:“听说小友受邀阐述分子论,这里面都是化学实验器材?”
      “算是。”谢衍笑道。
      辛秉文哈哈一笑:“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算是?”
      谢衍解释道:“它可以做化学实验,也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
      谭佑问道:“你越说我越好奇,到底装的是什么?”
      “天平。”谢衍说道。
      “你自己做的阻尼天平?”辛秉文问。
      谢衍回答:“是的。但跟聂学士的阻尼天平有点不一样。”
      再不一样,能有多大的差异?
      二人不再刨根问底。
      大明皇家学院的地址在城内,但那属于行政机构和编辑部,建筑占地面积并不大。
      这次举办大会,却是借用城外的太学地盘,全体太学生还因此放假几天。
      但很多太学生都没有离校,他们被允许趴在门窗外旁听。会后还组织了一些学术讲座,由学士们讲给太学生听。
      一辆辆马车缓缓出城,许多仆从跟在后边,渐渐已经看到太学校舍。
      附近戒严了。
      因为叶太后、小皇帝、大长公主、礼部尚书等达官贵人,下午会来出席开幕会议。
      众多学者乘坐马车,来到太学宿舍区。
      外舍生(自费预科生)已被轰走了许多,腾出宿舍给受邀学者们居住。这些自费生家里都有钱,就算暂时没地方住,也能自己去找客栈。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生活讲究,他们自己出钱住在客栈的高级房间,不愿意跑来太学跟仆从挤宿舍。
      谢衍和随从被安排进一个宿舍,被褥凉席需要自己携带。
      把箱子塞进床底下,由一个随从守着,谢衍跟另一个随从前往食堂。
      学者们伙食免费。
      一顿饭的工夫,谢衍又认识几人,其中还包括对他不咋热情的化学家。
      饭后不久,有人呼喊道:“皇宫车驾来了!”
      众多学者喜滋滋跑去校门口迎接,谢衍也跟过去看热闹,想看看那个年轻太后长啥样。
      第27章 反面典型朱神符
      谢衍还没走到校门口,就发现前方已是人挤人。不仅有许多学者,还有大量没有离校的太学生。
      负责前导的宫廷侍卫,正在有条不紊的疏通现场。
      谢衍没有再往前挤,跟着一群学生走到路旁树荫下。
      旁边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太学生,本来没把他当回事儿,余光无意中扫到他的腰间玉佩,然后就一脸惊讶的看着他。
      太学生作揖行礼,态度恭敬道:“在下太学内舍生薛璨,不知这位学士尊姓大名。”
      谢衍还礼道:“谢衍。”
      “啊!”薛璨一声惊呼,“你就是那个阻尼……”
      “还请低声些,莫要惊扰旁人。”谢衍报以微笑。
      虽然平时就能在太学见到许多学士,但薛璨此刻显得特别激动:“谢学士,我有好多同窗都在讨论你那篇分子论文。虽然……虽然抱有怀疑态度的不少,但认为你那篇论文有道理的也多。”
      谢衍说道:“过些时候就能验证了。”
      薛璨问道:“如何验证?”
      “到时候你就知道。”谢衍当然不是为了装逼,一直藏着天平不拿出来,是害怕横生枝节出什么意外。
      薛璨又问:“有人说谢学士在金陵读太学,还有人说谢学士在成都读太学,甚至有人说谢学士没读过太学。到底哪个消息是真的?”
      谢衍说道:“没读过。”
      “那谢学士出自哪位名师门下?”薛璨显得特别八卦。
      谢衍说道:“太祖门下。”
      薛璨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玉光兄,你在这里啊,教我们好找。”一个声音响起,足足来了十多个太学生。
      薛璨连忙介绍:“你们来得正巧,这位便是谢学士。谢学士,这些都是我的同窗。”
      双方互相见礼。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谢衍很尊重,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很尊重。
      但也有两三个例外,言语表情都很冷淡,完全不给谢衍好脸色。或许是出于嫉妒,又或许是受他们的导师影响。
      皇室队伍终于过来,走在最前方的是仪仗队。
      那些大戟和金瓜武士,一个个生得人高马大,平均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而且,全身盔甲鲜亮耀眼,威风凛凛摄人心魄。
      亦有皇家火枪队,肩上扛着火铳,修身制服显得很干练,步伐整齐划一纪律性极强。
      伞盖之下,叶太后牵着小皇帝走来,被一群太监和宫女簇拥着。
      “大长公主果然也在啊!”许多学者窃窃私语。
      大长公主是先帝最年幼的女儿,五十多岁了老来得女,因此对她异常宠爱。
      她身材高挑,穿着一件翠色长襦,下身是一条鹅黄罗裙。胸前挺拔虽不露沟,锁骨下却也白花花一片,伴着阳光反射看得人眼晕。高椎髻装饰着玉蝉金雀,还有几支步摇在晃来晃去。
      雍容华贵中透出三分淡雅,端庄秀丽中又有两分妩媚。
      谢衍的视线,在太后和公主身上来回移动。
      该选哪个呢?
      唉,好烦躁啊。
      上一次这么难以抉择,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因为选北大和清华的问题而苦恼许久。
      叶太后挺有味道的,西域混血,长得有点像马尔扎哈……不对,是古力娜扎。
      但大长公主好高啊,肯定有一双大长腿。
      “竟是长乐居士!”
      突然有人低声惊呼,但能听懂这句话的,肯定已经上了年纪。
      长乐居士,是女进士陶金凤修道时的别称。
      此时此刻,陶金凤以宫廷女官身份,跟在小皇帝的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