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41节
      附近那些本来惊恐的民夫,也不由自主跟着他呼喊,随即越来越多民夫欢呼呐喊。
      明军阵地整体前移。
      武举元他们也被派出去,把更多壁垒给削平,还要夯实那些不平整的壕沟,因为后续还有攻城器械要通过。
      “轰轰轰轰!”
      炮声又一次响起,这回却是轰击龟兹城的防御工事。
      城楼、战棚、箭塔……一个又一个被炮弹拔掉,女墙也出现大量的缺口。
      如此情况之下,城墙就算再高大坚固,这座城市的防御力也几乎减半,守军只剩居高临下的优势而已。
      一个个攻城器械被推往城下,那是武举元在后方运粮时,最早随军出战的工匠们打造。
      连续两道城外营垒被攻破,明军即将推进到城下,城上防御工事也被摧毁。如此紧急关头,或许是意识到死守肯定完蛋,带有瓮城的城门竟然突然开启,许多敌军士兵高呼着圣战口号杀出。
      那些圣兵来不及整队,在贵族将领的引导下,直冲明军的攻城器械。
      迎接他们的,是子弹和箭矢!
      这次武举元却看得清楚,他跟民夫们配合着,刚把一段壁垒削平还未撤走,城内守军就从瓮城里冲出来了。
      那些敌人距离攻城器械还有数十步,就纷纷中弹中箭倒下。
      仿佛被洗脑一般不惧死亡,幸存者还在继续往前冲。可又一轮火枪齐射,却终于把他们打醒,惊恐叫喊着转身而逃,只有极个别能够逃回瓮城。
      “呜呜呜呜~~~~”
      就在攻城器械越推越近的时候,西北方突然传来号角声。
      明军围三缺一,那边是缺的一面。
      龟兹将士还在继续坚守城池,可却有东喀喇贵族畏惧死亡。
      这里不是东喀喇国的地盘,他们只是过来帮忙的。眼见着明军可能要攻破城池,有一位东喀喇贵族率先弃城逃跑,还把其他几个贵族带得跟着一起逃。
      隆隆马蹄声在武举元的西南方传来,那是明军骑兵出动了,直追敌方的逃跑者而去。
      “拿下了。”
      武举元一屁股坐在残存的壁垒上,笑着看向正在被攻打的城池。
      以他对军事的一知半解,也明白守军出现逃兵是啥结果。
      王城之内。
      “陛下,黑汗国的军队逃了好几支,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在这里拼死作战!”
      “知道了。”
      龟兹国王隈欲一声叹息。
      他已经老迈了,近几年体弱多病,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想了想,他对首席宰相巴依不花说:“让全军投降吧。”
      巴依不花却说:“陛下,两军已经交战,哪里停得下来?此时下令投降,敌军必然趁机杀到城内,恐怕明国的将军也止不住。应该先派使者,从没有被围的西北面出城,或许使者可以被带去见明军主将。”
      “那就派使者出城。”隈欲坐在那里生无可恋。
      他其实一直没有啥抵抗欲望,如果他能做主的话,从一开始就投降了。
      可他连九位宰相都指挥不动,那些宰相有的被东喀喇国控制,也有一些被西辽给控制。还有全国的神职人员,一大半都心向东喀喇国,根本就不把隈欲放在眼里。
      爱咋咋地。
      城内越来越混乱,一个又一个东喀喇贵族,舍弃步兵弃城而逃,根本不管那些步兵是他们发起圣战带来的。
      这些家伙,除了鱼肉百姓啥也不会。
      当初偌大一个东喀喇汗国,连叛军都无法平息,居然让耶律大石趁机吞并,只给他们留了一小片土地做属国。
      而今他们忽悠着百姓搞圣战,许多百姓拿着锄头木棍就来了,真打起来他们却扔下圣战百姓逃跑。
      隈欲派出的龟兹使者,出城没多远就被大明游骑抓获。
      “我们是来联络投降的!”
      使者带着的翻译大喊。
      十多个游骑围上来,互相对视一眼,纷纷举起弓箭。
      这个时候投降,不是在扯淡吗?
      猛然间,西边又一道城门开启,无数士兵蜂拥逃出。
      那些都是从喀什而来的圣战百姓,此时已经扔掉粪叉、锄头、木棍,冲破防守城门的士兵往家乡方向逃去。
      第1057章 人屠黄佐
      城内城外,遍地尸体。
      武举元跟其他民夫一起,奉命打扫着各处战场。
      “大军屠城了吧?”
      “不知道。”
      “听说是回鹘兵在滥杀。”
      “我们带来的是回鹘兵,这里也都是回鹘兵,他们同族咋还杀得恁狠?”
      “嘿,你这就不晓得了。高昌国的回鹘兵,信什么教的都有,高昌朝廷也懒得管。龟兹国却只能信天方教,不信那种教的就要被杀。两边的仇怨大着呢,尤其是焉耆那边,经常有黑汗国带着龟兹兵杀过去。”
      “你怎知道这些?”
      “我们村有商人在高昌赚了大钱,招了许多同乡去做商队伙计,这些都是他们回家过年时讲的。”
      “还有啥稀奇事?”
      “嘿嘿,最稀奇的是妻客。”
      “什么妻客?”
      “就是在高昌人的家里去做客,他们会用自己的妻女招待客人。”
      “那样招待?”
      “就是你想的那种。这是回鹘人的传统,不止高昌回鹘这样,陕西、宁夏的回鹘人也会用妻女待客。”
      “那我们怎办?官府让我们娶回鹘女子为妻,我宁愿娶死过几任丈夫的寡妇,也不要被好多男人胡乱睡过的荡妇!”
      “……”
      话题很快就从屠城,转移到妻客这种异闻上,并且因自身将娶回鹘女子而恐慌。
      他们对发生了什么一知半解。
      其实,跟随明军而来的回鹘军队,根本就不被允许进入龟兹城,早就防着他们屠城或者劫掠呢。
      但这些高昌回鹘军队,奉命去西边追击溃兵。
      那些溃兵,皆为东喀喇过来的圣兵。
      高昌回鹘将士对其恨之入骨,追上就杀根本不要俘虏。他们自己虽没遭遇过圣战,但祖父辈却跟那些圣兵打过交道。
      当时高昌、龟兹还是一家人,两位回鹘王二元共治。
      连续百余年,龟兹都是东喀喇圣战的目标,高昌贵族经常带兵去救援,各种各样的屠杀见闻传播甚广。
      即便龟兹王室被迫改信,东喀喇的圣战依旧没有结束。
      因为在龟兹回鹘境内,还有大量平民信仰别的教派,东喀喇非要杀到全部改信为止。
      完全结束圣战,并非由于回鹘人都改信了,而是东喀喇汗国过于腐朽打不动了。
      至于民夫们听到的屠城传闻,则是大明将士被狂信徒激怒了。
      明军攻城的时候,大量守军弃城逃跑,却还有许多守军奋死坚守。他们扛不住明军的兵锋,于是纷纷撤往内城,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被明军迅速占领内城城墙。
      傍晚时分,战斗基本结束。
      黄佐勒令大军肃清残敌、维持治安,却有一些神经病,聚集信徒乘夜袭击巡城的明军。
      好几支明军遭到袭击,立即将其击溃并追杀。但那些家伙逃进民居,搜捕时往往被屋主隐匿,事后又跑出来搞各种动作,甚至还有人故意放火制造混乱。
      黄佐是什么人?
      钟相麾下的大将!
      他们就是靠摩尼教造反起家的,屠杀的僧道、儒生难以计数,怎会不明白那些天方教徒的路数。
      黄佐直接下令,闹事者逃到哪里就杀到哪里。如果逃进一处民宅,房主不把人交出来,直接把里面的男丁全部杀光。
      而且,黄佐亲自带兵血洗寺庙,城内外的天方寺院全被他屠了。
      次日民夫进城,看见到处是尸体,于是就有了屠城的传闻。
      其实真没有屠城,城内一大半军民都还活着,被俘的士兵只要不闹事就能活命。
      杀到后半夜的时候,城内居民已经非常“配合”。一旦有闹事者闯入自家,便主动抓来送给明军,坚称自己跟闹事者无关。
      武举元正在清理一处寺庙,忽听背后有人说:“城内外几处大寺,全部改为摩尼教寺庙,从高昌那边请一些摩尼教高僧过来。还有所有的龟兹百姓,必须改信别的教派,老子看到天方教徒就烦!”
      说话之人,正是黄佐。
      虽然高昌摩尼教和汉地摩尼教,教义迥异得完全成了两种宗教。可黄佐本身就是摩尼教徒出身,他对摩尼教有着天然好感,干脆就趁机在龟兹发展摩尼教。
      当然,黄佐不敢做得太过分,只是支持摩尼教而已,也允许百姓改信佛教、景教、拜火教。
      巡视了城内各处,黄佐前往王城。
      龟兹王室成员已被看押起来,此刻被带来拜见大明将领。
      “小王拜见大明天将军!”隈欲拖着微胖的病体跪下,他的妻子儿孙也跟着下跪。
      黄佐扫视一眼,说道:“全部押往高昌,交给吴都护处置。”
      他不再理会这些人,而是亲自带兵押送俘虏,去西边不远处的沙漠。
      那些俘虏,还有汉人民夫,搬运着大量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