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综武侠] 我只想学医啊

  • 阅读设置
    第276章
      贺小乐道:“他和郭定都没有死,大家只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想被江湖风波缠住。”
      中年乞丐感叹道:“若叫帮主知道,现今江湖还有像你们这样的少年英豪,他一定会很高兴。”
      他接着道:“对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一次我们还请来了从前乔帮主的两位结义兄弟出山,他们也向边关去了。金国狼子野心,就要看他们的本事配不配得上这野心了。”
      贺小乐怔怔出神,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初黄药师抗金时的场面,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不计回报。
      他又何必再四处寻找助力?真正的助力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便已向边关赶去,不用人劝,不用人说。
      他对中年乞丐道:“谢谢你!”
      谢他让自己不再沮丧,谢他让自己知道,这一条路并不孤单。
      中年乞丐笑着“诶”了一声,他也同样从贺小乐身上感觉到了孔夫子的那一句“德不孤,必有邻”。
      贺小乐再无疑虑,运起轻功,向北而行。这一次,他步履轻快,如同御风。
      而在京城,却发生了一件与他有关又无关的趣事。
      宋帝从四年前便开始让人编撰《万寿道藏》,负责这项工作的文官名叫黄裳。
      如今,叶开作为皇帝亲封的国师,于情于理都要参与到《万寿道藏》的编撰之中,这一参与,他便发现了一件奇事。
      黄裳虽然一把年纪,却是个练武奇才,他竟然靠着收集到的道家典籍,悟出了高深武学,成了不世高手,而他对此却毫无知觉。
      这还不是最奇的,奇的是贺小乐使出的一些武功,居然和黄裳自己悟出来的一模一样。
      可叶开问过黄裳,黄裳根本没有武学上的徒弟,他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什么高手。
      那么问题来了,贺小乐是怎么学到黄裳自悟的武功的?而且他用出来似乎比黄裳的还要成熟。
      这个发现,让叶开觉得有意思极了。他准备等下次见到贺小乐的时候探他一探。
      而此时的贺小乐对此毫无知觉,他已来到北宋边境。所谓边境,于后世来说甚至还算中原。
      贺小乐叹了一口气,于朝代兴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童贯被押解回京,种师道接任元帅,李寻欢等人自然而然地入了元帅营帐。
      贺小乐找来的时候,因为他只有一人,又模样陌生,结果被人拦在了外面。
      营帐外,一个士兵问道:“你是什么人?”
      另一个士兵道:“可有印信?”
      贺小乐没想到会这样麻烦,他道:“我叫贺小乐,是来找李探花的。”
      营地的士兵自然认识李寻欢,但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们不敢擅作主张。
      ——有人冒充前来协助的江湖人,刺杀种师道。
      江湖多纷扰,有人一心天下太平,自然就有人唯恐天下不乱。
      其中一个士兵对贺小乐道:“劳烦等一等,我去问问李探花认不认识你。”
      贺小乐叫住他道:“李探花没有见过我,你找葛病、郭定或者丁灵琳都可以,他们认识我。”
      士兵准备提起的步子猛地放了下来,他奔回贺小乐身边,有些激动地问道:“你刚刚说你姓什么?”
      贺小乐一懵,答道:“我姓贺,恭贺的贺。”
      士兵道:“你就是贺公子!”
      贺小乐不知他为何如此激动,有些懵懂地点了点头。
      士兵观他表情,知他茫然,笑道:“贺公子你有所不知,您的传说啊,早就在军营传遍啦。”
      贺小乐更茫然了,他反问道:“传说?”
      就在这时,一人笑道:“此事不妨由我来说吧。”
      见来人是葛病,贺小乐惊喜道:“师父!”
      葛病领着贺小乐走了进去,边走边为他说明现下的情况。
      “军营里多了很多前来相助的江湖人,却也有些宵小之徒,想要通过刺杀种元帅扬名天下。为了防范这些人,所以前营的盘问多了一些。”
      贺小乐表示理解,他问葛病:“可他们怎么都知道我呢?”
      葛病笑道:“你以一敌三百的事迹,向右使在营中到处当故事讲,又有受过你恩惠的人搭茬,加上我和丁灵琳他们都是你聚集起来的,如此传奇人物,怎会不出名呢?”
      贺小乐被他夸得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葛病问道:“对了,向右使说你去找魔教教主帮忙,怎么只得你一个人来?”
      提起这个,贺小乐叹了一口气,把在江南发生的事讲给了他听。
      葛病也有些唏嘘,方腊的不甘他能够理解,就是不知道方腊自己能不能够想通,若是想不通,未来一场大战恐怕在所难免。
      不过,向谐他们还在营中,方腊却未让他们离去,这件事应该还有转圜余地。
      葛病道:“此事先告知李探花他们,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贺小乐问:“现在军情如何了?”
      葛病道:“大宋与金国拆伙,金国转而与辽国结盟,准备南下攻宋。”
      他叹了一声,说道:“现在朝中一些人在说,是王老志妖言惑众,将好好的局面变成现在这样,他们提出,要皇帝放了童贯,让童贯重新当元帅,然后把罪过推到种师道身上,以此恢复和金国的合作关系。还有一些求和派,已经在劝皇帝准备钱财跟金人议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