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同人] 女帝我来当

  • 阅读设置
    第366章
      这一次若不将长安这潭水搅浑,我昭国如何南下占据益州?
      大王不是多次念叨吗?益州有诸多东西北方不能种植,所以我们得尽快打下益州。
      我也想见到大王口中记挂的橡胶树,究竟能做出何等神奇之物?”
      这事儿居然让贾诩都念念不忘了吗?
      杨秋都差点笑出声。
      倒也好,看来贾诩并不觉得此事为难,反而非常想要去兴风作浪一番
      “那就祝文和在长安如鱼得水!若是可以,看看李儒愿不愿意加入昭国。”
      贾诩点头表示同意之后,杨秋就让贾诩直接离开了,毕竟她并没有打算让贾诩在这里长留。
      之所以让贾诩亲自来,是因为这件事情在密信里面说实在不合适。
      他们两个可是在商讨着刺杀刘协,这种事情能大声嚷嚷,并且在信件里面讨论吗?
      万一有个意外信件遗失了呢?
      还是得当面说清楚更好。
      而贾诩离开的第二天,杨秋这边战场也有新的动静。
      那群内奸终于理应外合,联合鲜卑南下赶来的两千多个骑兵大烧了粮仓。
      第123章
      三月底的草原,风已不再如往日那般寒冷刺骨。
      南下的大部队在这几日也稍稍褪去了些许厚重的衣物,换上了较为轻薄的装备。
      轲比能率领着两万人的大军,随着幽州各种胡人部落的纷纷加入,这支部队已然壮大到了三万人之众,且这还仅仅是能够上阵杀敌的兵卒数量。
      实际上,幽州境内众多胡人部落中,大量的老少妇女都在朝着北方迁徙。
      在这场战争尚未结束之际,这些人如今只觉得向北而行更为安稳。
      轲比能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任由这群人前往草原居住。
      在这些迁徙的人群中,数量最多的当属乌桓人。
      想当年,他们因投降了汉朝,得以占据幽州那肥美的草场,那时漠北的鲜卑部落对此甚是羡慕。
      然而如今,这些人都将成为轲比能麾下的部落,他的实力得以迅速膨胀。
      或许,他能够成就檀石槐当年的伟业,统一整个鲜卑部落,成为鲜卑真正的大单于。
      没错,轲比能如今已然敢有这样的野心。
      他绝非安于平凡之人,更不会对现状的和平感到心满意足。
      他渴望一统草原,成为一个比檀石槐还要厉害的人物。
      而野心的膨胀,自然会让人的手段更加激进,也会让人更愿意去冒险。
      于是,他派遣人手联系昭国境内的胡人,试图诱惑一批人成为他的间谍为他效力。
      同时,他还费尽心机地去贿赂昭国军队里的人。
      只可惜,尽管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却仅仅贿赂到了极少部分人,军队里的兵卒实在是难以诱惑。
      好在,这一次靠着那仅有十多个人,再加上南下的两千多精锐鲜卑骑军。
      一场大火终于让幽州战场上的杨家军大败一场,将其粮草彻底烧成了灰烬。
      “单于,大好消息啊!那杨家军如今粮草尽失,上谷郡的粮仓也被我们烧毁。
      如今若要等新的粮草运送过来,起码得半个月之久,而那杨家军绝对撑不了这么久,到时候肯定会内部生乱。
      我听闻,杨家军已然在飞速往后撤退,倘若就这般让他们回到上谷郡,那我们这一次的计划岂不是功亏一篑?”
      说话之人乃是苏仆延,他曾是乌桓一大部落的首领,可谓一方地头蛇。
      那时的他呼风唤雨,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除了在汉朝征战之际需调集一些乌桓骑兵外,其他时候,他简直就是幽州境内的土皇帝。
      谁能想到,曾经那般庞大的汉朝,竟突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黄巾军造反,眼看差点亡国。
      那时,他们乌桓人被紧急征调了许多骑兵南下支援。
      虽然叛乱得以平定,然而并州之地又崛起了一股新的势力——杨家军。
      原本苏仆延以为这杨家军与他毫无关系,可后来杨家军造反,扩张的土地越来越多,最终触角伸到了幽州。
      那时,幽州内部开始出现动乱,他们幽州境内的不同乌桓部落也出现了内部分歧。
      当时,他依然选择支持汉朝,然后一同讨伐叛军,但这一场战争他们败得很惨。
      自此之后,汉朝再也没有力量管辖幽州。
      而他们这群乌桓人虽然没有被杨家军赶尽杀绝,可是在过去这几年里,杨家军竟然直接派人占领了辽东郡,平日里还在幽州境内不断剿匪,一点点蚕食他们的生存领地。
      因此,在昭国不断给辽东郡的兵卒运送粮草时,他们起了坏心想要打劫,却没想到遭遇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剿匪。
      这几年,那个张辽时不时就派强兵过来斩杀他们,幽州境内的乌桓人不是死亡,就是投靠昭国,又或者往北逃窜。
      再这样下去,他这个曾经统领几万人的首领以后就要变成光杆司令了。
      也是在后来这一两年里,他才回味过来了昭国的想法,为什么从来不带大面积的人过来剿灭他们,而是每次在运送粮草的时候,故意派的精兵过来剿匪。
      这分明就是在引鱼上钩,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损失精兵,到后来,他再也不敢攻击昭国的军队运送军粮。
      然而,他是彻底不敢招惹昭国了,但这一次对方却派着大军压境了,明显是要将他们彻底赶出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