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龙凤猪旅行团

  • 阅读设置
    第266章
      而宁星星拿着手机照本宣科地开始介绍,不仅仅介绍兵器,还介绍材质,心里感叹,老板大气,老板好有钱。
      两人拿出里面的刀,在场的以及各位面的武将们眼睛都亮了。
      别问,问就是想要,非常想。
      而白起等在客厅里的武将们现在只恨他们为什么年龄这么大了!如果他们也没有成年该多好啊。
      两位少年坐在箱子前,看着手中的刀,再看向里面的武器,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喜欢,每一个他们都非常喜欢。
      “谢谢宁姐姐。”
      两人开口感谢。
      宁星星笑容回道:“要谢谢我们老板,这是他特意为你们做的,他让我告诉你们,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希望你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祝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谢谢老板!”
      两人齐齐地点头。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确定了,天幕和宁星星他们对未成年人都会格外的照顾。
      “好了!”宁星星开口说道:“这次的旅行就到此结束了,送给三位陛下的高产粮种我们老板说他会安排的,让你们放心。”
      龙凤猪三人点头。
      他们位面的百姓都在期待着。
      宁星星将他们送进电梯,对着他们挥手,“我们下次再见!”
      电梯门关上,白光闪过,天幕消失。
      龙凤猪三个位面的文武百官在空旷的广场上等着,准备迎接他们的陛下和将军们回归,结果还没有见到人,皇宫的空地上就被高产的粮种占领,玉米,土豆,红薯都有。
      文武大臣:“!!!”。
      这么多!
      陛下他们干了什么!
      一个个激动地看着,在陛下和将军们出现的时候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三位陛下:“!!!”。
      也很震惊。
      他们知道一千多万的粮种不少,可没想到这么多啊!
      其他的先不管了,处理粮种才是关键。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停,即刻快马加鞭通知大秦(汉,唐)境内的百姓,让他们做好接手粮种的准备。”三位直接下命令。
      “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这三种粮食的种植方法,印刷出来。”
      ……
      一个个命令下来,整个王朝的所有人都开始为这件事情转动起来。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都城附近的百姓,哪怕他们有想过这次能分到粮种,但真正落实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欢呼。
      一车车的粮食从皇宫中运出来,由军队护送,从近到远,分发落实。
      并且将印刷出来的种植方法发放下去,有当地的管理者宣读。
      拿到粮种的百姓都有种做梦的感觉。
      而偏远一点的地方收到消息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喜极而泣,等到情绪平静后,拿起农具开始开始去地里折腾。
      嗯!
      这地可是要种高产粮种的,一定要更加用心才行。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过得飞快,皇宫里的高产粮种也在不断地减少。
      其他位面的人在想着下次会是哪些人的时候,龙凤猪三人忙得脚不沾地。
      就在这三个位面全国欢腾的时候,龙凤猪三人和宁星星同时收到了一个短信:“从今日起,由宁导游单独送给三位陛下的礼物价值不能超过一千元。”
      宁星星:“???”。
      有些不明白,他们自己挣钱为什么不可以!
      老板回了一句,“太忙,没空,以后礼物都你自己买!”
      而龙凤猪三人的手机里,还多了一句话:“维护位面平衡,人人有责。”
      第146章
      龙凤猪三位陛下看着短信,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飞机呢?高铁呢?汽车呢?这些都没有了吗?
      不用问他们都知道一千元肯定是买不到那些东西的。
      真的是好生遗憾啊!
      更是可惜了他们想到那么好的挣钱法子。
      是因为他们这次花的钱太多,买的粮种太多吗?
      直觉告诉他们不是因为这个,若是的话,天幕根本就不会将那么多的粮种传送过来,宁姑娘送的时候,只能在三种粮种中间选一个,这算一件礼物。
      可天幕这次直接将三种粮种都发了那么多,可以看得出来,至少它是不反对他们将高产的粮种带回来的。
      位面平衡?
      估计更多的是针对未来其他的东西。
      实际上三位陛下已经意识到了,太过先进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的世界。
      “政哥,政哥,你怎么看?”汉武帝直接发语音。
      “抓紧种粮食。”说完始皇帝皱眉,“你们有没有感觉自己的世界识字的人太少了?”
      这次他是深刻的体会到了。
      高产粮食自然是要好好地种,怎么种?
      印成册子发下去,还需要专门找识字的人宣读,浪费人力和时间,对于高产粮种的推广很是不利。
      “赞同!”
      汉武帝和唐太宗同时回了消息。
      可能是以前没有对比,觉得百姓只要老老实实地种田,识字与否关系并不大,可去了未来一趟,在那里不识字的反而很少见,上传下达变得非常容易。
      而不是像他们这样吃力。
      更别说多了一个传达的环节,麻烦不说,还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