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的诡异人生

  • 阅读设置
    我的诡异人生 第759节
      神像背着褡裢袋,猛虎驮着箩筐。
      箩筐里似堆积着雪白的米粒。
      看到那些被塑造出来的米粒,苏午瞳孔微缩。
      他的目光接着就落在青年神像手中结出的手印上——‘心灯印’!
      自他立灶君庙,重立‘阴喜脉灶庄’以前,世间本没有‘心灯印’此一种手印印势,也是他为了纪念师父,在偶然间发现以此手印能为心脉轮廓上的诸多神位燃灯续明,
      因而自发结出了此印,
      师弟师妹们都跟着他一同结成此种印势。
      所以,
      当下这位供奉在大殿中的‘捉虎郎’,极可能与‘阴喜脉灶班子’有极深关联。
      神像的面容是个青年模样,从神像塑造出的相貌上,苏午已难获得任何线索——毕竟太亚古今不论谁人塑造神像,都不可能把神的脸塑造得和人一样,
      此中有大忌讳!
      在这一点上,太亚一脉相承的习惯与密藏域多有不同。
      密藏域诸多呼图克图死亡以后,皆会在人间留下金铜塑像,塑像面容与其生前几乎一模一样。
      苏午只能从这座塑像的种种细节,去判断青年是否是‘阴喜脉灶班传人’?
      甚至于是自己的师弟?
      ——狗剩?!
      在离开灶神模拟以前,自己传授了狗剩完整的‘虎衣明王依止脉轮修行法’,他若真正掌握虎衣明王的力量,慑服豢养一头猛虎,其实并非难事!
      那这个雕像,
      会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狗剩而立的吗?
      苏午仰视着高大的塑像,心念翻腾不熄。
      “这座泥塑,中间修补了十多次,重新上金漆得有五六回哩。”捉虎郎庙的守庙老人和苏午一同凝望着塑像,感慨似地说道。
      低下头,
      苏午看到神像前供奉的一道道法器,
      更前面立着一座圆形的香炉。
      炉中线香燃烧,香气袅袅。
      ——他未看到灶班子开庙必须要有的‘石造火盆’,说明这座庙确实是个正常的泥胎庙,而非‘诡泥胎庙’。
      “老人家怎么知道这座泥胎中间修补了多少次的?”苏午一边向老者询问着,一边从香炉旁拿起一炷香,在烛火头上点燃了,插入香炉中。
      他看着那徐徐燃烧的线香,
      耳畔响起老人的声音:“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守这座庙啊,当然对这个清楚!
      我记事的时候,这庙是我爷爷在守。
      我爷爷过世了,
      爹老了的时候,他便来守庙。
      等他不再啦,
      我从外面打工回来,也老了,就由我来守庙。”
      “从这座寺庙建成以后,你家就一直在守这座庙?”苏午豁然转头注视着老者。
      老人坦然点头道:“对啊。”
      “那你家守了这座庙这么多年,
      难道就未留下甚么文字记载、记录一类的东西吗?”
      “嗨!
      以前识字的人哪有这么多?
      莫说留下文字记载了,以前就是能写自己名字的也没几个。
      今年来我倒是开始记载这庙里东西的损坏、修补记录了,但你应该不是想看这个吧?”老人摇摇手,笑着说道。
      苏午一时默然。
      老人观察着他的神色,这时候从怀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根来递给苏午,苏午摆了摆手,道:“我很少抽。”
      他现在已经基本没抽过烟了。
      老人把烟点上,
      吧嗒吧嗒地抽了半截,
      烟气遮掩住了他的脸,
      令他的眼神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他一边喷云吐雾,一边道:“说起写名字,我倒记得我爷爷跟我说过一件事——我们家这个李,和汤城本地的‘汤州李’,以及后来逃难过来的‘大枣李’都不是一股的。
      我们家这个‘李’,是‘捉虎李’。
      那位捉虎的仙人请了我的先人帮忙,送了他的姓氏给我的先人哩!”
      李!
      苏午闭上眼睛。
      想到师父递给自己一根树枝,让自己把‘李午’、‘李岳山’两个名字一笔一划地写给他看。
      ……
      “这白萝卜,脆甜,炖个羊肉炖个汤,好喝得很!”
      “够啦,已经够多了,吃不完的,李爷爷。”
      “再拿点,再拿点!”
      硬是拿大白萝卜把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以后,李老头才挥手与苏午一行人告别,他倚着庙门,看着苏午一行人上了越野车,黑色的车子驶入来时的路,渐渐消失在深林中。
      老人又掏出一根烟来,
      夹在手指间,并没有点燃,
      他眼神中有些困惑。
      困惑于自身为什么会毫无来由地,对那个陌生的男青年民俗学者那么亲切?
      难道是因为我们两家祖上沾着亲?
      李老头被自己脑海里突然浮现的想法逗笑了,
      他点燃香烟,吧嗒吧嗒地抽着,转去庙宇后院看看饭煮熟了没有,准备吃晚饭了。
      第487章 、停在老宅里的寿材
      汽车在乡村水泥路间穿行着。
      沿路一座座修筑得轩敞漂亮的村居前,衣着朴素的村民们聚在一起笑语交谈着。
      有村民背着农具,沿着侧方的斜坡道路缓步而下,显然是在田里忙活到如今才手工。
      车内,苏午坐在后座上,手里把玩着一枚铜质的八卦镜。
      ——这是他从捉虎郎神像前取得的一件法器。
      守庙的老人得知他想要将这件器物带走,却也根本没有阻止,大手一挥就答允了,此中固然有‘宗事单位’要求守庙老人家全力配合苏午的原因,
      但更大的因素,还是取决于老人家对苏午没来由地亲近感。
      对方不止一次地追问过苏午——有没有什么姓李的亲戚?
      数百年以前,
      他拜了一位姓李的老人家为师,
      那位老人家——李岳山视他若亲子,他周围还有几个同样都姓了李的师弟师妹,这种关系非是血脉至亲,却又比似血脉至亲。
      是以苏午点头回应了守庙老人的问话——他确实有许多姓李的亲人。
      拿到八卦铜镜以后,
      ‘天蓬-掌刑印’便将之收容。
      使之成为了‘天蓬-掌刑印’掌握下的一种‘刑具’。
      这是天蓬-掌刑印收集的第三种‘刑具’。
      第一即为‘厉诡文字’。
      第二则是‘缚诡索’。
      ‘八卦铜镜’的作用,苏午现下还没有弄清楚。
      他以此镜映照自身、云霓裳、江莺莺等人,都能将她们映照得纤毫毕现,一路上进行多番试验,仍然还未发现此镜的真实作用。
      或许这镜子是用来映照一些难以查见的厉诡的。
      苏午内心思忖着,念头一动,
      手中的铜镜就化作一片金光,闪动着消失无踪。
      “前面就是我们家以前住的院子了。”看着车窗外掠过的一栋栋民居,江莺莺指着远处一个修筑着几间破落平房,院门大开着的居所,向苏午说道,“我们家现在住的地方就在老院子上面几百米。”
      江莺莺家的老院子地处下坡,
      是一个较为荒僻的位置,周围少见住户。
      云霓裳听到江莺莺在后排说话,便将车速放缓了许多,以免错过几百米后江莺莺的新家。
      此时,
      那被砂石砖围拢起来的江家老宅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