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的诡异人生

  • 阅读设置
    我的诡异人生 第494节
      此时想娣和青苗在院子里另支了张桌子,
      把后厨都准备好的饭菜摆了上去,
      但灶班子众人都没甚么胃口吃,
      众人巴巴地守在法坛前,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李岳山也没甚么吃东西的胃口,但徒弟们都看着自己,他暗下里叹了口气,转而走向饭桌,边走边道:“贼道士走之前说了的,
      这次是他们茅山巫还算有几分神志的长辈们抬棺,
      走阴大体上没甚么问题。
      你们都不吃饭么?
      上好的席面,不吃可就浪费了!”
      “大体上没有问题……
      就是说还是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吗?”珠儿眼圈红红的,轻声道,“若是……若是回不来该怎么办?”
      现下她说这些话,总显得不吉利。
      李岳山听言就要呵斥她,
      但一垂目看到李珠儿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就软了几分,把一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上,道:“总是有办法的,想那么多做甚?
      再不济,
      老汉再下去一趟,
      把他们捞回来!”
      其实,老道士离开前最主要的叮嘱,便是告诉李岳山,假若一个时辰内无人回还,那就收拾东西离开这里就是,切不可再起入阴间寻人的想法,
      没有完全准备,就去阴间捞人,极容易把所有人的性命都搭进去!
      “狗剩,
      去给香炉里再插一把香,
      看着香炉里的香,不要等它燃尽了才想到续。
      法坛上那两盏灯,待会儿我再教你们怎么续灯——现在都快来吃饭了,吃完饭还有好些事情要你们做!”李岳山指挥狗剩给香炉里添上香火,
      继而对众弟子呵斥道。
      珠儿、青苗、秀秀等人都守在法坛周围,
      听得师父的指令,他们才动身去吃饭。
      以往灶班子聚在一起吃饭,总是有说有笑,一顿饭很快便吃完了,
      但当下因为少了苏午,
      众人都颇为低沉,
      师父也无心多说什么,草草地吃了一碗饭就放下碗筷,向身处于这低沉气氛里,很是小心翼翼的想娣问道:“崔家应该还剩不少粮食罢?
      办这么大的席面,准备的鸡鸭鱼肉必也是少不了的。”
      “是哩,
      后面院子堆了好些东西,就丢在那里,不吃就浪费了。”想娣点头回答着,眼神有些心疼——先前那些人逃跑的时候,也是在后院糟蹋了不少东西的。
      “等到这边事情了了,
      就把后院的东西给周围的百姓分一分。”李岳山心不在焉地与想娣说了几句,
      见弟子们都吃完了饭,
      放下碗筷看着自己,
      自然明白他们内心在惦记着别的事情。
      于是又与想娣说道:“你帮着我们煮一点浆糊罢。”
      想娣不明白这时煮浆糊干什么,
      但这活计也没什么困难的,
      她点头答应过,拉着大彘去后院准备去了。
      “狗剩子,你去找点竹条来,把那些窗户纸撕下来一些,待会儿用浆糊糊几个纸风筝出来。”李岳山习惯找狗剩办这些杂事,
      他神色严肃地作出吩咐,狗剩顿知这事看似简单,实则或许干系到大师兄走阴此等大事,
      连忙郑重答应,转去找竹条了。
      “你俩把供桌前那片地方打扫打扫,尸水甚么的都清理干净了。
      去后院搬一座炉灶过来,
      把护命火点上。”李岳山接着向青苗、珠儿说道。
      青苗、珠儿立刻下去准备。
      转眼间,
      前院就剩下了李岳山与秀秀两个。
      “秀秀,
      好好呆在这里,莫要乱跑。”李岳山摸了摸秀秀的脑袋,背着手在院子各处打起转儿来,
      未过多久,
      狗剩带着一把竹条和窗纸回来,
      又转去寻想娣大嫂子要浆糊,
      李岳山不知从何处挖来了一篓细沙,待青苗、珠儿打扫过‘上清法坛’前的空地,摆上点燃着护命火的炉灶后,他将那一篓干燥的细沙铺在炉灶前,
      把弟子们都召集了过来。
      师父转头看了眼燃烧了一半的灯烛,同众弟子们说道:“我这儿有一个有民间搜集来的法子,能够略微查探过阴中的人此下行程如何,有否遇到甚么困难。
      必要时候,
      可以稍微施以援手。
      这法子我用过一回,管用还是管用的。
      不过需要我们齐心合力,中间遇到任何事情,切记不可以松懈心神——一旦心神松懈,必定会掉进阴间。
      另外你们需要记得,
      当旁边有人问你等姓名的时候,
      你便告诉它,你就是灶王神。
      此法很有些凶险,你们想好了再告诉师父,可要用此法去照看照看你们的大师兄?
      其实我们守在这里,对他而言,便是最好的帮助了。
      任何其他的手段,
      若帮他不成,反而把我们自己搭进去,
      对他而言反倒是一种牵累!”
      师父说过话后,就盘腿坐在炉火前,也不看弟子们的反应,从狗剩手里接过竹条和浆糊,用窗纸糊了几个纸风筝。
      他糊好风筝,
      弟子们心里也都有了定计。
      “还是试一试罢,师父。
      弟子这条命就是大师兄捞回来的,
      这个时候,若能为他做点什么,弟子也不惜性命。”第一个开口的弟子,却是青苗。
      珠儿紧随其后,跟着应声:“我与师姐想的一样。”
      狗剩跟着点头,
      秀秀还待言语,李岳山却把她拉到了一边:“若有什么不测,咱们这一脉就得靠你把香火传下去哩,你留在这里罢,秀秀。”
      师父转而把几个风筝分给了众弟子,
      让他们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按了手印,
      接着,
      从怀里取出一个被他磨砂得锃亮的黄铜烟斗。
      “用旁边的红线,一端系在风筝上,一端系在你们各自的腰上——要系紧了!”李岳山严肃地叮嘱着众弟子。
      众人依言照办。
      李岳山给自己亦系好了风筝,拿出最后一只纸风筝,
      亮了亮手中的烟斗,
      道:“这烟斗是你们师兄亲自给老汉做的,便以它来代替你们大师兄。”
      说着话,
      他便要把烟斗系在最后一只风筝上。
      这时,
      李珠儿褪下了手腕上的铜手镯,递给李岳山,道:“师父,还是用这只镯子吧,大师兄还在镯子里留了字儿哩。”
      其实苏午赠送众人的东西上,都刻了字,
      但李珠儿当下主动要求,
      师父又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呢?
      他点了点头,
      把红绳一端系在风筝上,